更新时间:2024-06-26 09:41:02

太极拳 的好处,太极拳的起源

一、太极拳的好处

  好处一:长期练太极拳可以减轻的抑郁症,还能改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治疗神经衰弱。

  好处二:能使血气运行顺畅,提升免疫力。女性朋友练太极拳能调养血气,畅通经脉。它不激烈,不使人透支,合乎生命运动规律,不损害人的身体。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增加肌力及肌耐力,减肥。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汗流浃背而不气喘,适合心脏病、高血压练习。

  好处五:练太极拳不仅能缓解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减轻疲劳、强健筋骨、提高人体伸展和平衡能力等。

  好处六:治疗肠胃病,消化不良——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胃部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

  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坚持练太极拳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太极拳的起源

 

 1、陈家沟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极拳为明末陈王庭所编创。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武术史研究者唐豪、顾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此结论。主要依据为陈王庭遗诗中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闹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作为其编创太极拳之论据;再者,据《陈氏家谱》载,陈王庭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由于广为流行的几大类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有着渊源或师承关系,故加重了此说法的权威性。在一段时间内,这一观点曾占主导地位,如《简明武术辞典》等书中均用此观点。

2、张三丰创拳说

  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理论”,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论的发挥者,于是道教、道家与太极拳的关系问题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视,张三丰创拳说实则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一观点由来已久,“陈王庭创拳说”盛行以前,即为传统定论。如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诏之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且附有《张真人传》。更早如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中也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今人亦多有赞同此说者。其佐证文献如《三丰全书》。其中记载“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等。

3、王宗岳创拳说

  王宗岳在中国太极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历代拳家所公认。他首次运用易学概念,并阐发《周子全书》于拳理之中,写成《太极拳论》。遂使“太极拳”名称得以确立,其文也成为太极拳传统理论的顶峰:由于王宗岳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迹可查,故有人据此认为王宗岳总结前人经验,首创太极拳于世,后传人陈家沟:因现存有文献记载,“王宗岳传拳蒋发,蒋再传陈长兴”之说。

4、武当山创拳说

  中国武术与宗教渊源颇深。至少在理论上可见其广泛的牵涉。而流行的“内家”“外家”之分,将武当归于内家,少林归于外家,其立论客观与否,可另为议论。但无疑加重了武术的宗教色彩。与此相应,出现“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山”的观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持这种看法的认为,“炼丹”是中国道教的一大活动内容,也是古代研究养生术的一种方法。武当道士在长期的内丹实践基础上(多为静功),结合呼吸吐纳以及导引方法,发挥而成太极拳,其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经络(如带脉、任、督脉等),调和气血,以达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击之功。

三、太极拳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 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yan一声)月刀等。

  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 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武当山钟云龙、陈师行等道长相继开办武当武术传统训练班,21世纪开始,吸引诸多海外人士,来武当山学习武当武术,太极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极馆,对来武当山寻求太极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个完善的,核心的场所。

四、打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招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太极拳的好处,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的好处,太极拳的起源

坚持练太极拳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广为流行的几大类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有着渊源或师承关系,故加重了此说法的权威性。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

阅读:307 收藏:36 分享:44


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的派别

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的派别

一、太极拳有什么特点全面性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适应性太

阅读:976 收藏:139 分享:7


太极拳养生 杨氏太极拳42式详解

太极拳养生 杨氏太极拳42式详解

杨式太极拳又称作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知名的流派,据传是由杨露禅所建立,下面是杨式太极拳42式口令,精辟的记录了杨氏太极拳的奥秘之处,一起来看看吧。杨式太极拳第二段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杨式太极拳第三段19、云手(三)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

阅读:860 收藏:246 分享:140


太极拳教程太极拳的种类介绍

太极拳教程太极拳的种类介绍

现将五派太极拳按起源先后简介如下:一、陈氏太极拳:主要为武术之乡的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阅读:1447 收藏:271 分享:70


入门太极拳如何练 太极拳练习推荐

入门太极拳如何练 太极拳练习推荐

开始学太极拳时,不要追求太多招式跟着比划完了事,要先了解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的精髓,解开初步动作的入步门坎,一个起势动作也要做到全身布满意气,也就是全身用意不用力的状态。太极拳的每个动作姿势是好记的,动作记住后,主要是太极拳的状态要有,比如很普通的“站立”,也要先松静,不要有压力感,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一定要要把整个身体调整好。对于初学者,太极拳的每个动作要求反复练习,要求有动作的意力来摆好每一个姿势,每个部位的用力,都是有技巧的,不要盲目地拉和翻。

阅读:998 收藏:377 分享:196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阅读:977 收藏:63 分享:201


太极拳新手必知 太极拳六个基本功

太极拳新手必知 太极拳六个基本功

基本功是掌握及提高太极拳技术的基础训练,是端正人体基本姿势、提高专项素质、壮内健外的根本环节。此势包含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以及攻守等势,所以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重心逐渐后移,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目前平视。

阅读:941 收藏:404 分享: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