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8 00:33:50

小儿泄泻 中药熏洗治育儿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其证候表现有所不同。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下泄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此病,效果显著,患儿易于接受,介绍如下:

鬼针草鲜者10棵、干者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熏洗患儿双脚,轻者1日4次,重者6次,年龄较大、腹泻较重者,可提高药液浸泡位置至膝部以下。

中药熏洗治小儿泄泻育儿

中药熏洗治小儿泄泻育儿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此病,效果显著,患儿易于接受,介绍如下:鬼针草鲜者10棵、干者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熏洗患儿双脚,轻者1日4次,重者6次,

阅读:1937 收藏:244 分享:50


中医推拿治小儿脾虚泄泻育儿

中医推拿治小儿脾虚泄泻育儿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国外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及助消化药治疗,但观察发现,运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推拿是中医学外治法之一,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各

阅读:886 收藏:11 分享:7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等所致。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小儿推拿是通过推,清,运,揉,捏等手法,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扶正驱邪,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

阅读:282 收藏:201 分享:209


益气通督法治小儿脾虚泄泻育儿

益气通督法治小儿脾虚泄泻育儿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国外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及助消化药治疗,但观察发现,运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推拿是中医学外治法之一,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各

阅读:672 收藏:202 分享:79


小儿泄泻时的中医诊断方法育儿

小儿泄泻时的中医诊断方法育儿

小儿泄泻是指小儿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或呈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而致脾胃运化失常;也有素体虚弱或久病脾虚,中焦运化无力等均可发病。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病情反应均与成人有别,且乳婴儿

阅读:391 收藏:297 分享:19


小儿脾虚泄泻的中医疗法

小儿脾虚泄泻的中医疗法

患儿多形体瘦弱,面色欠华,泻下稀便,其色淡黄,夹杂未消化之食物,腹软不痛,肠鸣漉漉,纳少,舌淡、苔白腻,指纹淡暗,脉细弱。大便检验脓细胞、白细胞、隐血试验均阴性,可见脂肪球或未消化食物。此缘素本脾虚或因病后失调,喂养不当,伤及脾气,乃致生

阅读:3101 收藏:90 分享:144


对小儿泄泻的认识与治疗

对小儿泄泻的认识与治疗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那么,对小儿泄泻的认识与治疗都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小儿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

阅读:1268 收藏:152 分享:34


小儿泄泻时望诊、切腹有何意义

小儿泄泻时望诊、切腹有何意义

望、闻、问、切统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但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病情反应均与成人有别,且乳婴儿不会言语,年龄较

阅读:920 收藏:66 分享:259


小儿泄泻时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哪些?

小儿泄泻时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哪些?

叶孝礼老中医从事了30余年的儿科临床工作,总结出了十大治疗法则:(1)去积消食法:按“伤食宜消”法则,临床上对伤食泻多采用去积消食法。常用消食药品如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等。若乳积或鱼肉积滞者,应重用山楂、鸡内金;由谷类致积者,重用

阅读:641 收藏:324 分享: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