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08:27:48

轮状病毒性肠炎 的症状是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检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又名秋季腹泻。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25亿婴幼儿腹泻,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1.婴幼儿患者 潜伏期为24~72h,起病多急,呕吐常为首发症状,伴有腹泻1天数次不等,多为大量水样便,黄绿色,有恶臭,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可呈假性霍乱腹泻。患者有低热,很少超过38℃。发病初期多数伴有流涕,喷嚏与轻咳。半数以上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可因严重脱水,病情在数小时内恶化而死亡。一般发热、呕吐多在48h内消退,而腹泻可持续1周以上。病情重者,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常需数周至半年方能恢复。

  新生儿也可发病,腹泻较轻,可有腹胀及排血便,X线检查可见异常肠型,甚至可发生肠穿孔。

  2.成年患者 潜伏期最短数小时,最长可达1周,平均2~3天。本病多起病急,以腹痛腹泻为主,乏力,伴恶心呕吐等。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腹泻一般每天5~9次或10余次不等。严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肠鸣音增强,腹部压痛以脐周明显,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脱水。多数患者体温正常,少数患者有低热。病程短,一般3~5天,多呈自限性,少数可达9天以上。

二、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本法快速准确,但设备昂贵,操作要求高,故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其中EIA法特异性、敏感性最高,且操作简便。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4.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时,有助于病毒侵入。机体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多时,如在婴儿时期,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随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易感性下降。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一是轮状病毒直接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害,引发病理改变;二是轮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了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

  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通过其外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质内增生并使其受到破坏、脱落。由于绒毛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导致乳糖向其他单糖转化受阻,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使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随后,来自隐窝底部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替代已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由于其细胞功能未成熟,仍处于高分泌、低吸收状态,结果导致肠液潴留,使腹泻时间延长。轮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的非结构蛋白NSP4,在轮状病毒致病过程中起肠毒素的作用,可引起细胞内Ca2 水平升高,促使小肠黏膜cAMP水平上升也参与腹泻的形成。如腹泻及呕吐严重,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发生。

四、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治疗

  1.洛哌丁胺(Loperamide、苯丁*、易蒙停)?本品对肠壁具有直接作用,可抑制肠蠕动和收缩,口服成人2~4mg/次,每天1~3次;5岁以下儿童1滴/kg·次(滴剂),每天2~3次。应用后,偶见有便秘、眩晕、恶心、口干及皮疹。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

  2.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苯乙*,止泻宁)?本品可提高肠张力,抑制肠蠕动,为一个非特异性的控制急慢性腹泻的有效药物,其止泻作用迅速,对一些顽固性腹泻只限于症状治疗,适用于急慢性腹泻及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口服成人2.5~5mg/次,3~4次/d,2岁以上儿童1.25~2.5mg/次,3~4次/d。

  控制腹泻后应及时减量。偶见皮疹、恶心、眩晕、失眠、口干、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减量或停药后消失,过量可引起严重呼吸抑制及昏迷,长期服用可产生欣快感并成瘾。2岁以下小儿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3.思密达(Smeta,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保护全消化道黏膜的止泻剂,此药为袋装。每袋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3g,主要作用是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结合,修复黏膜,提高黏膜对攻击因子的屏障作用。口服,成人每次1袋,1天3次,根据情况连用3~5天。儿童<1岁,每天1包,分3次服;1~2岁,每天2包,分四次服;3岁及3岁以上,每天3包,分3次服。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检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检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1.婴幼儿患者潜伏期为24~72h,起病多急,呕吐常为首发症状,伴有腹泻1天数次不等,多为大量水样便,黄绿色,有恶臭,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可呈假性霍乱腹泻。患者有低热,很少超过38℃。发病初期多数伴有流涕,喷嚏与轻咳。半数以上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

阅读:930 收藏:102 分享:4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直径约为70nm,呈球形。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有独特的形态,如车轮状,故名。其两层外壳包裹着中心的蛋白核心,外层壳体呈轮缘状,环绕核心基因编码蛋白。

阅读:728 收藏:245 分享:84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_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_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小儿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不要吃不洁食品。母乳中存在特异性轮状病毒IgA,母乳喂养婴儿少得或不得轮状病毒性肠炎,故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

阅读:1642 收藏:53 分享:13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回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致病原因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回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致病原因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致病原因1、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或吃了腐败变质有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容易引起轮状病毒性肠炎。2、不良刺激: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轮状病毒性肠炎。3、水土

阅读:718 收藏:18 分享:52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后及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理生理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后及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理生理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概述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在中国流行多发于夏季,以五六月份为

阅读:1742 收藏:138 分享:20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如何治疗护理小儿腹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症状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如何治疗护理小儿腹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症状

一、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症状1.消化道症状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

阅读:1628 收藏:59 分享:96


大便轮状病毒阳性什么意思,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表现

大便轮状病毒阳性什么意思,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表现

一、轮状病毒阳性什么意思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

阅读:1150 收藏:81 分享:99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_如何治疗护理小儿腹泻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_如何治疗护理小儿腹泻

②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苹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并能吸附毒素,故适合于小儿腹泻、痢疾后食用。小儿腹泻病护理1.按医嘱调整饮食,不得随意增加或改换食物;口服补液盐者争取家属密切配合治疗。

阅读:1722 收藏:167 分享: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