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55:4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了解抑郁症,切莫轻言患抑郁抑郁症

BY:Neva 2024-07-01 05:55:49 265 ℃

抑郁症的高发,让我们很多朋友一旦出现了一些类似抑郁的症状,就以为自己真的患上了抑郁症,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对抑郁症不是真正发解才会发生这种恐慌的,专家建议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多学习关于心理疾病的一些常识,正确判断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误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名嘴,患的是“抑郁症”吗?无论是他亲口的幽默,还是一种深度的忧虑抑或媒体的象征性说法,随着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对人类的三大杀手之一以来,“抑郁症”这个词儿,似乎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高频度的热门词汇。

事实上,“抑郁症”与“抑郁心情”、“抑郁情绪”是有性质上不同。尤其是,大众心里的“抑郁症”通常与普通人群中的“神经衰弱”、“亚健康”状态等相提并论

然而,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在许多正规传媒的舆论报道中,甚至心理、医疗等专业网站都对上述相提并论的含义,予以肯定,以至扩大或渲染非属“抑郁症”的人群范围。以至让那些本来只有一点抑郁心情的人群,由于对“抑郁症”的蒙胧认识,而由一般的“抑郁心情”转变成了“抑郁情绪”;而具有一定“抑郁情绪”的人群,因对“抑郁症”的莫名担心,更雪上加霜,心中阴霾重重,从而加重了抑郁情结,最终导致有这类不正确心理状况的人群患上了真正的“抑郁症”呢!

心理咨询的专业角度分析,“抑郁心情”往往还够不上心理问题呢,而“抑郁情绪”也不过仍属心理问题的范畴。但是,“抑郁症”却病态和病理范畴,在2005年8月国家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大典》中,“抑郁症”人群已不属于规范的心理咨询对象,已成为重性精神病的范畴。两者的区别,也体现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施用药物的问题。>>>抑郁是心灵的感冒

当然,“抑郁心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三者之间有着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辩证统一。被确诊为“抑郁症”的人群,必然有一个“抑郁心情”向“抑郁情绪”的发展深化过程,尤其是“抑郁心情”和“抑郁情绪”在时间和空间的量变积郁,是完全可能向“抑郁症”质的转变。

温馨推荐

因此,有“抑郁心情”或“抑郁情绪”的人群,虽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绪,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人群却应当及时去看“心理医生”,这是有效防止自己向“抑郁症“转变的有效手段。

笔者相信,随着心理咨询师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人们对“抑郁心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这些界限,一定会愈来愈有自己心中的尺度。

抑郁不是抑郁症,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抑郁症

抑郁是人众多情绪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我们抑郁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种的。那么,抑郁是不是就一定是抑郁症呢?抑郁跟抑郁症到底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抑郁同愤怒、快乐、悲伤一样,都是人们用来表达内心感情的一种常见情绪。有些人的抑郁情绪是一过性的,通常引起抑郁的事物消失或结束是这些抑郁情绪消失的关键。但有些人的抑郁

抑郁症治疗产后抑郁症如何治疗抑郁症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

产品详细描述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忧郁症、AIDS、癌症列为21世纪重大疾病及卫教预防的重点工作,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抑郁症是因情绪障碍而引起诸多心理、生理现象的情感性的心理障碍性的精神疾病。我国忧郁症发病率约为2%~5%,由于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复发率更是高达85%,病人

抑郁不等于抑郁症,揭抑郁症特点抑郁症

抑郁跟抑郁症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很可能就会导致混淆疾病,最终导致我们就诊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正常人的情绪忧郁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病理情绪忧郁障碍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

Hash:84f6873cb1468891fe540e584b7a99b361df4900

【声明】本文由用户Nev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