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7:34:5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分娩时第二产程的进展及处理方法

BY:Ava 2024-07-17 07:34:54 801 ℃

分娩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医学上称其为三个产程。在第一产程子宫收缩使宫颈口完全开放;第二产程是胎儿通过产道离开子宫降生到人间的过程;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的阶段。

一旦通过过渡期,胎儿娩出的时间即到了。第二产程通常需要1小时,但也可短至10分钟或长达3小时。

临产早期一样,如果给予麻醉,第二产程可明显延长。许多妇女发现,虽然经历了第一产程的长时间消耗,第二产程却突然增添了力量,因为这时宫颈口已开全,而且她们知道胎儿很快就会娩出。这时,产妇可以采用一种更主动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自己感到更加自信。

第二产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随宫缩而屏气用力时,不适感似乎完全消失。只要第二产程进展不是太快,能使会阴部逐渐扩展,那么产妇感到的仅是一种压迫感,而不是疼痛。胎儿入盆后,盆腔压力极度增高,局部神经因受压会出现麻痹。对许多妇女来说,正是由于神经受压,感觉阻断,所以会阴撕裂、会阴切开及缝合均不会使她们感到疼痛。

第二产程的宫缩每次仍持续60~90秒,但间歇时间为2~4分钟。产妇的体位可影响分娩模式,直立位使宫缩增强,侧卧及膝胸卧位使宫缩减弱。

虽然产妇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向下用力,但在医生说“屏气,用力”之前一定不要用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当胎儿头部出现在阴道口时,产妇会有急需排便的感觉以及刺痛和烧灼感。这时产妇的情绪可能发生改变,由疲惫、流泪变为兴奋,因为马上就可以见到自己的宝宝了。

用力的时间

如果医生告诉产妇可以用力了,那么,产妇就可在宫缩出现时向下用力。这时,因抑制用力所致的不适感会被有效缓解。实际上,在医生告知之前,许多妇女的身体已“告诉”她们:宫颈口已开全,可以用力了。当胎儿压迫盆底肌肉时,通过反射活动会激发出一种驱使产妇屏气并向下用力的冲动。这种冲动常被误为急需排便,因为胎儿对直肠的压迫刺激了肠壁上的排便感受器。

通常在一次宫缩过程中出现2~4次向下用力的冲动,或者是一次长时间的连续的冲动。作一次深呼吸,放松盆部肌肉,而后利用腹部肌肉屏气用力。用力时间的长短不像宫缩的时间那样重要,通常持续5~6秒的短时用力较好,这样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流。

有时,当向下用力的冲动第一次出现时,宫颈前唇可能没有完全扩张,这可能是因为胎儿下降太快或位置不当所致。推动未扩张的宫颈能引起局部肿胀及阻止产程进展 。为使宫颈前唇缩短,试着以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再忍过几次宫缩。有时“吹气式”呼吸能帮助产妇避免对宫颈的推动。这种呼吸就像在吹灭烛火一样,可阻止产妇屏住呼吸,以避免向下对宫颈施加压力。膝胸卧位能减少对宫颈和骨盆肌肉的压力,减少向下用力的冲动。

宝宝的出生

胎儿即将娩出的第一征兆是肛门和会阴部膨隆。随着每次宫缩的进行,在阴道口处,胎头的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当胎头不再缩回,保留在阴道口处,即称为胎头着冠。

在很短的时间内,会阴的厚度由约5厘米变成不到1厘米。这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在分娩后几分钟内即会复原。当胎儿的头部或臀部(臀位时)扩张阴道口时,产妇会感到强大的压力,可能还会伴有轻微的刺痛。如果估计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会阴裂伤,即应行会阴切开术

当胎儿娩出时,最好缓慢地、有控制地向下用力,这样可使会阴逐渐扩张,防止会阴裂伤。医生甚至会告诉产妇不要用力,这样产妇的子宫就会不太费力地完成最后一搏。

剪断脐带

胎儿娩出后,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脐带,然后在两钳之间剪断。如果需要,宝宝出生后,可立即钳夹和剪断脐带,这便于医生对宝宝的检查,也便于新妈妈尽早抱一抱自己的宝宝。但是否立即断脐并不重要,有些医生喜欢等脐带搏动停止后才剪断它,若母婴状况良好,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分娩产程,分娩产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而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可以多进行自我暗示,多告诉自己自然分娩的好处,也可以加快分娩速度,以减少分娩的痛苦。据悉,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产妇分娩方式与其妊娠期间血液中锌含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胎儿分娩产程如何划分,分娩产程中的禁忌

如果胎头下降困难或受阻,医生会根据情况助产或剖腹产结束分娩。女性分娩要讲究速战速决,如果产程时间长就很容易发生难产等异常情况,对胎儿和产妇都是极为危险的。

分娩产程_产程

产程的定义产程:从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的全过程称为“总产程”。总产程在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产程。第一产程是从临产到子宫颈口开全的一段时间,初产妇平均11-12小时,经产妇只需6-8个小时。第二产程是从宫口开全到胎儿生出的一段时间,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在数分钟即可完成。

Hash:386500715439fecda9ccda20c9abdd1bf5f492ff

【声明】本文由用户Av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