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5:42:1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气功止念练习要诀

BY:Claire 2024-07-17 05:42:15 394 ℃

  修道人第一要善,在斩除杂念,再使念念归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无念,正所谓“一念不生,寂然不动”者是。当入坐时,杂念最难除,万念纷纭,莫可止极。愈除愈不得除,愈止愈不得止,有如抽刀断更流者是。对此先可用斩截工夫!妄念起于识根,将识根斩截,则自对境无心,或转议成智,则自对境无妄。妄念之生,在于妄尘;欲减妄尘,先净六根。六根清净解脱,则无六尘;六尘即无,则无六识;六识既无,则自真心现前,而妄想杂念,亦自不消而无矣。
  其次,可用觉照工夫。古真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念起即照,照之即消。”佛家常谓:“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但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便即可无念也。无念之念,谓之正念;正念现前,识念自然污染不得。”正念唯一,便可念念不生,无念即无生,无念亦无灭;由斯而渐至于止念之境。念止至寂,浑浑沦沦,寂寂惺惺;无人无我,无天无地;自然冲虚云明,寂静如如,而入真无念无息之大定之天,与道合一矣。故清净子诗曰:“妄念难于神既边,神边六贼乱心田,心田既乱身无主,六道输回在眼前。”


  修道之人,能至念头不动,或一念不生,便自可一时有一时之福,一日有一日之福,一有有一月之福。此须由炼而渐至,非可一练即几也。理可顿悟,功须渐至!见卵而求时夜,见婴而求勇士,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及其用功之久,自然有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能所而记忘,色空俱泯,无滞无疑,不染不着,而得入大自在天也。六祖云:“惠能无技俩,不断百思想。”此是六祖境界,非初入道人所可得而言也。故初学道人,总以无念为下手工夫。无念之初,先求简念,简之而至一念,一念专精,再简之便可无念矣!吕祖百句章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故无念实为修道之人门切要功夫。
  念头之起,全在一心向外放驰,将放驰之心向内收回放在腔子里,一驰即收,久久纯熟,自可到念闲不起境地。此即古圣所谓“退藏于密”者是!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求入心”三字诀,即为千脉。心不放,即能存。放则念起,存则念止,看它从何处起,从何处出,从何处止,便得“本心”“真心”之所在。真心与本心,只是一点灵明,虚静寂照,无声无臭;一有营为,便生念虑;思虑心一起,即失真体。在此处认心,只是心之运用,而非心之真体也。陆约苍有云:“看前一念过去,后一念未来,这过去未来之间,是名无念。欲向此一眼认定,再莫放他,便是真心所在。求即求此,存即存此,养即养此,学问即学问此。”尹真人诗曰:“灵光终夜照河沙,凡圣原来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尘动被云遮。”六根不动,念即不生,六尘亦自灭矣。念起即妄,念止即真。止念旨要,即在求复其念头不起之真体,而得彻见本来面目,以为入圣入道之初功也。

  一念起则一害生,故圣人常以无念为宗。圣罔念则狂,狂克念则圣,圣狂之分,祗在一念。仙凡之别亦然。无明即在念起,断无明即止念。止念之下手,即在用克念法。克念法。克念之道,有须从事上克者,有须从,理上克者,有须从心上克者。工夫不同,下手处不同,归处趋则一。惟以从心下手为简耍,克至万念俱无,一念不起,得道矣。洪自识谓:“念头起处,几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业。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时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大抵心地清净,则一动即觉,觉即转,转即无矣。其次,在用观心法。观心不动,其念自止。复观一念未起之前,念自不绩。在云:“观心心不有,心无境自空。若从用心止念,则有如火上添油矣!
  修道人欲除澄神,首在能不起烦恼心,不起贪求心,不起妄想心。一有妄想心,则凡明知其不可能者。亦无不幻念粉飞。一有念求心,则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无不贪心难断,一有烦恼心,则即处瑶池仙境,玉阴天宫,亦无不基础念凡生。三心斩绝,则自可心地清静,一念不生。设不能一念有生时,亦可以“一念齐心,永不旁务。”进之,委心虚无,不绩不随,则自抵于“无念”境界矣!

  六祖有云:“凡夫即,烦恼即菩提。”凡夫乃真佛种子,烦恼为无上菩提。超凡以入,入而有在佛位,即佛以入凡,佛凡无分,此时大慈大悲无上成就。脱烦恼以证菩提,用烦恼亦可增长菩提。再进一步,菩提而不以菩提自了,再转向烦恼中去,所谓汤中行者是。惟工夫到此境地不易。又张拙见道偈谓:“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与憨山**所谓:“想与而现,烦恼起而道成。”亦烦恼即菩提之又一注脚也。修道人右由此参!
  六祖又云:“前念迷即凡夫,笔念悟即。”凡夫与,祗在一念迷悟之间;迷即凡夫悟即,作圣人亦然。这是何等简易事,一念转回,顿超立就。老子教人以“能婴儿乎”?孟子教以“不失赤子之心”,佛陀教人以“取父母未生前本醚面目”,都是教你向后退转,向内收敛,不向前奔驰,向外追求;以向前向外即迷。向后向内即司也。以婴儿、赤子与父母未生要来面目,均为无境、无相、无念、无心意识之本身。故六祖接着又说:“前念着境即凡夫,后念离境即菩提。”这即是说;对境有念即凡夫,对境夫念即菩提。对境生心即凡夫,对境不生心即菩提。着境即离,一离即减;前念即减,从念不生;心境俱泯,内外无分,如如不动,浑然一气,即可入真如境界。吾人须知,境从有上立,道向夫生参!体认老子一个无字,则本来无心,何物,保处惹尘埃!”即得衣钵也。
  体得无进万事休,人生可必追求!夫奈世人忙到老,大体前头不肯休。正是“与世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故古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觉了时无了时。”惟欲当下割断万缘,死心学道,求得一个休歇处,亦非易事,亦非难事。能休则当下即是!不能休则虽万世,亦仍依然故我也!  

气功功法_练习气功有什么好处

从练功体态分站功以站式练功,又称站庄。站庄不仅是一种气功锻炼方法,而且是武术的基本功,是达到武术上乘功夫的重要途径。卧功以卧式练功,有仰卧与侧卧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

气功美容:气功美容之盘腿静坐气功

练功时,舌尖顶住上颚,全身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排除杂念,尽量使心情平静下来,不想任何事情。意念:取良性意念,如默想“我的面部肯定比以前红润好看了,眼睛一定很有神气”或“我面部的皱纹肯定减少了,要消失了”或“我面部的色素斑肯定不明显了”等,反复默想5分钟后把手慢慢地放在腿上,再慢慢地睁开眼睛,练功完毕。练功时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养生气功_传统道家气功的入门修炼

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这些论述,不仅被很多练功者所证实,而且得到了现代医学科学实验的证实。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练功可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和调整。

Hash:85353800783e0ac16fd3df88d055b8240b8f206d

【声明】本文由用户Clair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