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7 05:38:48

气功 功法_练习气功有什么好处

一、气功简介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兼具两种类型的特点。

  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佛医、儒医、医家*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二、气功分类

 

 按练功内容分

  古称气功为“性命”之学,内容可分为:

  性功

  性指心性、神意活动,《坛经》曰:“心为地,性为王,王居心地上。”性功主要从炼神入手,完全集中于意识活动的锻炼。开始多从上丹田练起(但守上丹田者并非都属于性功),或不搞意守,任其自然。佛家的参禅,意念意守法的“以一念代万念”等法属此。涵养道德、陶冶性情也属性功范畴。脑力劳动者宜练此功。

  命功

  命指肾精以及身躯有形之物与气。命功从炼精入手,有聚津生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开始多守下丹田。周天功、强壮功多属此。欲健壮体格者宜练此功。

  性命双修功

  性命双修功(任何一种功法之高级阶段都双修):有先修性功、而后修命功以完性命双修者;有先修命功、后修性功以完性命双修者;有开始就上炼神慧以修性、下炼元精以修命而行双修者(性命双修之方法随门派而异)。现在很少真双修者(这是因为性与命是人体生命的两个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侧面,两者不可能截然分开,只是每一种功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从练功体态分

  站功

  以站式练功,又称站庄。站功对增力、壮体、发动真气、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效果明显。近人王芗斋、秦重三所传是也。站庄不仅是一种气功锻炼方法,而且是武术的基本功,是达到武术上乘功夫的重要途径。古语云:“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练武术,尤其练内家拳的都注重站庄,如太极拳的小马步庄、川水庄、形意拳的三才式、通臂拳的罗汉庄,长拳的童子拜佛庄……故站庄不仅适于体质较弱的病人,而且适于健康人以及体育爱好者。

  坐功

  以坐式练功,是练清静法门、周天搬运法门的重要方法。此法易启动真气而不外散。坐功的姿势,一般分为座具坐(坐在椅、凳上)、盘膝坐和跪坐三种。盘膝坐又分三种,即散盘——自然盘膝;单盘——一足抵于会阴部,一足置于另一大腿根部;双盘——两足分别压于两腿上,俗称“五心朝天坐”。

  卧功

  以卧式练功,有仰卧与侧卧之分。作用与坐功相似,启动真气稍慢。但身体极度衰弱和不能坐者或高度倦劳时,以卧姿练功,气机发动却较其他方式明显。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卧功是唯一可行的好方法。对一般练功者来说,卧功只作为睡前、醒后辅助的练功方法。

  行功

  古人未设行功,只是练功到一定程度后,要求走路也保持练功状态。所谓“行、站、坐、卧,不离这个”,“这个”就是内在的练功状态。武术很注重步法的锻炼。现在所传的行功就是从武术中某些基本步法脱胎演绎而来,它与太极拳的狮子滚球丹法、少林拳的逍遥步、五禽戏的熊形步……很相似。此法易学、易练,有和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宜于慢性病人的锻炼。

 

 从形体动静分

  静功

  练功时形体不动。上述的坐、站、卧功即是。

  动功

  通过各种动作,内练气,外练筋骨,达到壮骨强筋、神气合一的目的。可以用之强身,可以用之制敌……内家拳均属动功范畴,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

  动静相兼

  一指既练动功又练静功而言,一指某些功法具有动静两重特点,要求外动内静、由动归静。如达摩易筋经、峨嵋十二庄、蛤蟆气,以及智能动功各功法。

三、动作姿势

  (调身)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入静(调心)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 ,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

  1.意守法。

  2.随息法。

  3.数息法。

  4.默念法。

  5.听息法。

  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

  自然呼吸法。

  顺呼吸法。

  逆呼吸法。

  停闭呼吸法。

  鼻吸口呼法。

  气通任督脉呼吸法。

  潜呼吸法。

  真息法。

  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术语解释

 

 1.【周天】:

周天有小周天与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仅仅是感觉到气在身体内运行,称之为经络周天;内视到经络、穴位及内光、内景,才能说真正是周天路线通了,这称之为丹道周天。

 

 2.【内视】:

练功者将思维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内部,直到能“看”到各种图像,称为内视,医家称之为“返观”,俗称“开天目”。内视得好的还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

3.【静功】:

练功者用各自的办法,排除多种念头,将思维集中于一念,并尽量将此一念定下来。定得好的甚至将此一念也除去了。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静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现“内视”、幻听、直觉等诸多人体功能。

 

 4.【盘坐】:

这是静功中常用的姿势,有三种。散盘——两*叉在双腿下而坐;单盘——一脚放在另一只脚的上面而坐;双盘——两*叉搁在双腿上而坐。

 

 5.【丹田】:

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连线与卤门下垂线的交汇处,又称天目、天目穴、泥丸宫。中丹田——双乳连线的中点往胸内部的中间。下丹田——脐下3寸往腹内进去的中间。而功夫达到相当程度,则“全身无处不丹田”。

 

 6.【天门】:

俗称囟门。

7.【天顶】:

即百会穴。

 

 8.【意念】:

即后天思维、后天意识、显意识,简称思维、意识。

气功功法_练习气功有什么好处

气功功法_练习气功有什么好处

从练功体态分站功以站式练功,又称站庄。站庄不仅是一种气功锻炼方法,而且是武术的基本功,是达到武术上乘功夫的重要途径。卧功以卧式练功,有仰卧与侧卧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

阅读:560 收藏:290 分享:93


气功美容:气功美容之盘腿静坐气功

气功美容:气功美容之盘腿静坐气功

练功时,舌尖顶住上颚,全身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排除杂念,尽量使心情平静下来,不想任何事情。意念:取良性意念,如默想“我的面部肯定比以前红润好看了,眼睛一定很有神气”或“我面部的皱纹肯定减少了,要消失了”或“我面部的色素斑肯定不明显了”等,反复默想5分钟后把手慢慢地放在腿上,再慢慢地睁开眼睛,练功完毕。练功时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阅读:149 收藏:386 分享:148


养生气功_传统道家气功的入门修炼

养生气功_传统道家气功的入门修炼

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这些论述,不仅被很多练功者所证实,而且得到了现代医学科学实验的证实。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练功可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和调整。

阅读:421 收藏:209 分享:26


强身健体气功怎么练,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练习气功的好处气功和体育的区别

强身健体气功怎么练,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练习气功的好处气功和体育的区别

一、强身健体气功1、以动、静作标准:可以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其中静功还可按姿势分为卧式、坐式、站式,具体功法如放松功、内养功、站桩功等等。动功大多采用站式和行走式,如峨嵋十二桩、太极拳、五禽戏等。也有坐着练的动功,如坐式八段锦。特殊情况下

阅读:138 收藏:273 分享:99


气功练习方法,气功大师带你练就好气功

气功练习方法,气功大师带你练就好气功

电视里面的气功,有疏通经脉的功效。气功,在古代是写作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打开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当然,气功也有具体的分类,分大类的话,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练练气功,修养身心。

阅读:826 收藏:204 分享:99


强身健体气功怎么练_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强身健体气功怎么练_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坚持健身气功的锻炼,有助于人体的阴阳得以平衡,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得以调和,脏腑得以调理,元气得以充沛,机体的抗病能力得以增强,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这都是练功者应禁忌的。需要注意的是,气功和体育是有所区别的。

阅读:1393 收藏:102 分享:8


气功常识,少林气功采气秘法

气功常识,少林气功采气秘法

同时两手导引至下丹田位置后放回身体两侧。大多数采气方法都要求将身体放到太空之中,意想所采之气缓慢罩住自已形体。采太阳之气形体采气法。练功者采取站、坐、卧中的任一种形体,放松入静,意想天上太阳慧光能量流从上而下进入人体。这时全身有一种冲胀感觉均为正常。练功者采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从身体斜方展开成120度,臂微曲,掌心与肚脐同高或高于头顶,或平于会阴穴,主要由太阳的位置决定。掌心内含朝着太阳,意想上方太阳能量流随吸气吸入劳宫穴和百会穴,或吸入天目穴,或两穴同时吸入,呼气时内视直达下丹田。

阅读:435 收藏:457 分享: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