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21:01: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乳腺癌需及早诊断乳腺癌

BY:Wilma 2024-07-16 21:01:14 645 ℃

[诊断要点]

1、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多数为无意中或普查时发现。检查时肿块边界欠清,质硬,表面高低不平,活动度小或完全固定,与皮肤粘连而出现"酒窝征",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如属晚期,乳房皮肤可出现淋巴水肿,呈"桔皮"样改变,周围皮肤出现卫星节,肿块可溃破有恶臭味。2、B超对诊断很有帮助,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3、钼靶摄片可见肿块阴影,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状阴影,有时可见分布不规则的细砂状钙化点,腋窝淋巴结肿大也能在片中显示。4、针吸活检大多可明确诊断。5、常规作胸片及肝B超检查,以发现或排除远处转移灶。6、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有无乳腺癌的易感因素,如家族史月经初潮过早(12岁以前)、绝经期过迟(55岁之后)、高龄未婚、未育或35岁后初产、曾患过一侧乳腺癌以及某些癌前期乳腺病变等。7、临床分期。第一期:癌肿直径<2cm,与皮肤无粘连,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第二期;癌肿<5cm,与覆盖皮肤有粘连,但尚可推动,同侧有散在而活动的淋巴结触及;第三期:癌肿>5cm,与覆盖皮肤有广泛粘连,与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有融合成团的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很小;第四期:癌肿广泛侵及乳房皮肤,与胸壁粘连固定,有时肿块溃破,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成块固定,锁骨上或对侧腋窝扪及肿大淋巴结,常伴有肺、肝、骨骼等远处转移。另外,亦可按照国际通用的TNM分期法进行临床分期。[治疗措施]1、如疑有乳腺癌应立即住院治疗,切忌在门诊作肿块切取活检,以免延误治疗及癌肿扩散。2、在硬膜外或全麻下完整切除肿块送冰冻切片,如证实为乳腺癌,可参照下述原则处理第一期:保留胸大肌的简化根治术,或全乳切除加腋窝低位淋巴结清扫(胸小肌外侧缘以下),术手加放疗。第二期:乳腺癌根治术或简化根治术,术后加用化疗以及酌情加用放疗。第三期:乳腺癌根治术,术前术后加用化疗与放疗。第四期: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采用积极的综合疗法。但个别病例如全身情况较好,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亦可考虑切除原发灶或行全乳切除术。位于内侧的第一期乳腺癌一般不行扩大根治术,而于术后加用胸骨旁放疗,亦可考虑行简化根治术加内乳淋巴结清扫;位于内侧的第二期乳腺癌可行根治术加术后放疗,或行扩大根治术。3、多数患者术后应加用化疗,特别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病例。化疗使用宜早,一般不应超过术后2周。如术后须同时加用化疗和放疗者,原则上应先化疗、后放疗,如同时进行或穿插进行亦可。4、应常规测定肿瘤组织的雌激素 受体孕激素受体平。术后常规服用抗雌激素药物,如三苯氧胺10mg,每天3次,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者,至少服用2年,受体阳性者可服用1年。对40~50岁的绝经前妇女,如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较多,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可于术后1~2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5、抗癌中药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河北傅山中医肿瘤医院运用高科技成果开发研制的细胞分子调节剂抑癌中药"傅山神"系列制剂(水丸、胶囊、口服液等)和抑癌针剂,打破了"毒癌、杀癌、抗癌"的"传统思维定势",药物本身毫无毒性,也不对癌瘤产生直接的正面刺激,它是细胞基因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其克癌原理是:抑制癌瘤新生管网的形成,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切断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渠道,造成癌瘤得不到营养来源而逐渐枯萎,废物不能排出而逐渐变性坏死,而且不伤害正常细胞。在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癌免疫监护系统的再生,激活各类杀癌细胞的同时,调节细胞周期引擎分子和细胞动力,使失控的癌细胞恢复正常的周期节律,让癌细胞发生逆转。该药配合放、化疗,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白血球的数量。即使已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晚期患者,也可控制转移、减除癌痛、改善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癌生存期。

乳腺腺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乳腺癌

26岁的林小姐,体检时查出左乳有两个花生大小的结节,没有明显不适,后经确诊为乳腺增生,她怕此病诱发乳腺癌,心里挺紧张。她的担心竟然引起了办公室其他3位女士的共鸣,她们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有结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姑娘。她们都奇怪:“患乳腺增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

乳房肿块自测乳腺增生或乳腺癌?乳腺癌

乳房的护理是每一位女性朋友生活中护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出现乳房疼痛时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某些乳房的疾病,更害怕自己得的是常常听到的乳腺癌。于是,在去医院看病时,当医生告诉你是“乳腺增生”时,女性朋友会感到害怕,因为听说乳腺增生可能会

易误诊乳腺癌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

Hash:7b2d6d5e9badfd27ee2c3e5053b46ce198a97e87

【声明】本文由用户Wilm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