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2:48:2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龋齿治疗,龋齿的病因是什么,龋齿的症状是什么,龋齿的检查方法

BY:Vida 2024-06-03 02:48:25 1683 ℃

一、龋齿治疗

(一)治疗原则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的形态、功能及美观,并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关系。

龋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程度的龋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釉质龋采用保守治疗,有组织缺损时用修复性方法治疗。深龋时先采用保护牙髓的措施,再进行修复治疗。

(二)治疗计划

根据龋损的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对于牙釉质龋可以用保守疗法,如化学疗法、再矿化法、窝沟封闭等;对于有龋损的患牙进行充填修复治疗;对深的龋洞先抚髓,如氢氧化糊剂衬垫,再修复治疗。

(三)治疗方案

1.保守疗法

(1)化学疗法

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①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②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牙骀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替换者;③静止龋。常用的化学疗法的药物为氟化物(75%氟化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酸性氟化钠溶液,含氟凝胶及含氟涂料),硝酸银(10%硝酸银和氨硝酸银)。

操作方法:①用牙钻磨去牙表面的浅龋,暴露病变部位,大面积碟状龋损可磨除边缘脆弱釉质;②清洁牙面。去除牙石和菌斑;③隔湿,吹干牙面;④涂布药物:氟化物,将氟制剂涂于患区,用橡皮杯或棉球反复涂撩牙面1~2分钟。硝酸银。用棉球蘸药涂布患牙区,热空气吹干后,再涂还原剂,重复几次,直至出现黑色或灰白色沉淀。

注意事项:①氟化物有毒勿吞入;②硝酸银腐蚀性大,使用时严格隔湿,防止与软组织接触。

(2)再矿化疗法

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称再矿化治疗。主要用于光滑面早期釉质龋和龋易感者的防龋。再矿化液主要由钙、磷和氟组成。应用方法主要为含漱法和局部涂擦法。

二、龋齿的病因是什么

细菌(30%):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口腔环境(30%):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涎液有以下几种作用:1.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2.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3.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4.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宿主(25%):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时间(5%):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至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龋齿的症状是什么

1.龋病好发部位

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的场所,菌斑积聚较多,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牙齿的窝沟是牙齿发育和矿化过程中遗留的一种缺陷,也是龋病的首要发病部位,牙齿的邻接面是仅次于窝沟的龋病好发部位,一般因邻面接触面磨损或牙间乳头萎缩导致食物嵌塞所致,牙颈部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即利于滞留食物和细菌,也是牙体组织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釉质与牙骨质未接触,牙本质直接外露时更容易发生龋坏。

2.龋病的好发牙齿

由于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3.龋坏程度

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由釉进入牙本质,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 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四、龋齿的检查方法

一、口腔检查:

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嵌塞食物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

1)浅龋: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局部可见白色或灰黑色的龋斑。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苦。

2)中龋:病变较深,累及牙本质浅层,局部变黑,可有温度或化学性激发痛,探之有明显龋洞且敏感。

3)深龋:病变深及牙本质深层而接近牙髓腔,遇食物嵌塞或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产生疼痛,局部多见黑洞。探针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探之极敏感或疼痛,无自发痛史。

二、辅助检查:

若确定龋坏部位有困难,可拍摄X线牙片,龋坏处可见黑色阴影。有条件者可用光纤维透照、电阻抗、超声波弹性模具分离、染色等技术,以提高龋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儿童龋齿_儿童龋齿的症状

儿童龋齿儿童龋齿的症状,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龋齿可分为浅、中、深龋。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患儿无不适感。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容易

龋齿发生的原因,龋齿的症状

四、龋齿对人体的危害1.龋齿对成人的危害①经常造成牙根尖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局部肿胀;如脓液和细菌被吸收,可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

龋齿治疗,龋齿的病因是什么,龋齿的症状是什么,龋齿的检查方法

一、龋齿治疗(一)治疗原则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的发展,保护牙髓,恢复牙的形态、功能及美观,并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关系。龋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程度的龋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釉质龋采用保守治疗,有组织缺损时用修复性方法治疗。深龋时先采用保护牙髓的措施,再进行修复治疗。(二)

Hash:b3c74a79cbc07ac5e21cdf81fe08f4b97e6b143f

【声明】本文由用户Vid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