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5:42:0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家庭教育谨防“好心办坏事”

BY:Netany 2024-07-16 15:42:02 717 ℃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1、无意中破坏孩子专注力

  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的跑过来,拿出一瓶,递给孩子:“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头瞅了一眼,撅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点评: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可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扰。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2、拒绝孩子的分享

  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的津津有味,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么?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点评:

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是在给他下套,久而久之会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3、轻易当孩子的代言人

  电梯里妈妈带着漂亮的女儿,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问:“唱得真好听,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点评:

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帮着“抢答”,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你是越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所以,不妨善意的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4、对宝宝过于保护

  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哎呦,摔疼了没有啊?红了!好疼啊!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会跟着嚷嚷疼。

点评:

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伤在儿身,痛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5、无条件满足孩子

  孩子喜欢吃,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的嘴里,谁知道孩子突然咆哮道:“是给我吃的”,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点评:

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将来唯恐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里不平衡。

妈妈“好心办坏事”习惯6、不给机会孩子去尝试

  小孩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嘛?”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点评:

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就有惯性了。

  (编辑:晶晶)

教育家说:家庭教育始于父母的自我教育

我苦苦寻找,想为千千万万的家长们寻找一个家庭教育的平台,寻找一些最先进、最有效、最容易操作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这份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中来。我不断学习。凡是能够找到的教育书籍,我都毫不犹豫地买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凡是能够听到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专家讲座,我都想方设法去听&

家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位

家长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学校教育相对缺位的实践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补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和作用。家长教育:学校教育资源的富矿一所学校,教师资源是有限的,而

家庭教育 家庭“懒”法教育也可取

儿子第一次吃糖,我让他自己想办法。他先是横拉竖撕,未能如愿,最后干脆连糖带纸一起咬断,取出了糖块。对于玩过的玩具,我也引导着让他自己去收拾。这就是我对儿子实施的“懒”法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子女懒散的就多;而有些父母不太动手的家庭,子女却往往比较能干,而且自理能力强。来源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栏目

Hash:1a3f1e4d616c9aeb67c979ae2d2c85ae3ecfd93a

【声明】本文由用户Netan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