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4:28:1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经络按摩,中医经络按摩穴位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4:28:19 1570 ℃

一、中医经络按摩方法

  中药

  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针灸

  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拔火罐

  拔火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中医经络按摩注意什么

  按摩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根据不同疾病与按摩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不论是自我按摩或由别人按摩,都要注意。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4.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嘱病人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病人在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小时按摩较妥。

  对病人要耐心、认真、亲切、负责,使病人对医生既信任又能配合治疗。自我按摩时也要注意放松和时间安排

三、中医分类

  内科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外科

  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儿科

  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妇科

  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针灸科

  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五官科

  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医经络按摩穴位

  1.头部按摩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

  (1)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

  (2)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3)拿捏颈项部以示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2.眼面部按摩

  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

  (1)眼眶部按摩双手示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示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

  (2)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力向下擦到下颏处,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覆连续约10次。

  (3)舌头顶住上颚部下牙往上作叩齿动作连续20次。

  3.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示指弯屈后,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4.四肢保健按摩

  加强手脚的新陈代谢,治疗酸痛,并可预防手肘、膝盖的退化。

  (1)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泽等穴。

  (2)互捻双手示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为宜。

  (3)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至酸胀感为宜。

  (4)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次。

  (5)推涌泉:快速用力擦热脚底,可加强肾功能,防止脚底冰冷。

  5.腰部保健按摩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 动,至腰部发热为止。并可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炼腰部肌肉。

  6.加强肠胃功能

  (1)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续2~5分钟。

  (2)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以腹部发热为宜。

  7.开通闭塞功能

  用手指罗纹面着力于面部或肢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要求按压方向垂直,力量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皮下组织的深部。此法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常与揉法合作,称为按揉法。按法有明显的开通闭塞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的血液供应,使机体内氧化作用增强,还能消除淋巴管内的瘀滞状态,增加组织的营养而消除水肿

中医穴位养生:中医拔罐最常用的九个穴位

人体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对身体是有益的,中医拔罐就是运用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功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拔罐需要用到的九大穴位。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五、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感冒按什么穴位中医推拿穴位治感冒的方法中医推拿这些穴位治感冒的方法

一、中医推拿这些穴位治感冒的方法感冒是冬天常见的,那么如何治疗感冒呢?中医推拿按摩可以治疗感冒吗?怎么治疗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推拿按摩治感冒的方法。普通感冒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通常来说,感冒都是因为受凉

感冒按什么穴位中医推拿穴位治感冒的方法_中医推拿这些穴位治感冒的方法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推拿按摩治感冒的方法。

Hash:bc50f7f49bb1b5de214fa87ddee9aa7bf3d0405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