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2:37: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心脏骤停如何急救_

BY:大叔18岁 2024-06-28 22:37:14 1355 ℃

一、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晕厥,超过15s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s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5min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在全麻和肌松条件下,神志消失和呼吸停止酿F心脏骤停的指征,此时主要凭大动脉搏动消失,病人伤口渗血停止来诊断心脏骡停。婴儿或幼儿的大动脉搏动检查也可用颈总动脉,但容易压迫呼吸道,故最好检查肪动脉、股动脉腹主动脉或心前区搏动。

二、心跳骤停急救的五个要点

  一、抢救场地要硬一点。心脏按摩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按压胸骨才有效。有些人在做心脏按摩时,拼命挤压左侧胸壁,这是错误的操作方法。其实心脏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三、压迫减压要彻底。压迫胸骨时,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不管是压迫还是减压,都要完全彻底,但是减压时,手仍然不能离开胸壁。

  四、频率不能太慢。心脏按摩的胸部按压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次,过慢不能发挥作用。

  五、按摩呼吸配合好。由两个人抢救一个人时,应该由一个人做15次心脏按摩后,另一个人做2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的人,应特别注意心脏按摩者手的动作,在其停止按压的间隙,立即吹气,吹气要大要深要快,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2秒以上。如果是一个人独立抢救,也要掌握心脏按摩15次、人工呼吸2次的频率。

三、心跳骤停的治疗方法介绍

  1.初期与二期复苏

  (1)恢复有效血液循环①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是:病人仰卧,背置地面或垫硬板,术者双掌重叠,双肘直,用肩部力量以掌根垂直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使胸骨下段下陷4cm左右,频率70~80次/分。②心电监测,若是心室颤动,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③肾上腺素:首先静注,如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则可心内注射或气管注入。④如一时难以电除颤,或电除颤一次不复律,可选用药物除颤与电除颤同时交替使用,能提高复苏成功率。⑤如心电监测时心室静止,可加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注,3分钟后可重复。⑥如心室静止用药无效,尽快行胸外心脏起搏,或经静脉心内临时起搏。⑦复苏20分钟仍无效,可开胸心脏按压,并继续用药,直到无望。

  (2)呼吸停止时立即疏通气道及人工呼吸①将病人头后仰,抬高下颏,清除口腔异物。②紧接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捏住病人鼻孔,如病人牙关紧闭可口对鼻吹气,使病人胸部隆起为有效,每分钟吹气12~16次,人工呼吸要与胸外心脏按压以1:5或2:10交替施行。③吸氧。④15分钟仍不恢复自主呼吸,应尽快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而不提倡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增加大脑氧耗或引起抽搐惊厥

  (3)纠正酸中毒如果心脏骤停患者发生在院外现场,应先就地进行徒手复苏操作,并尽快设法边急救边护送至附近医疗单位作二期复苏。

  2.复苏后期处理

  (1)维持血液循环心脏复苏后常有低血压休克,应适当补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药,维护血压在正常平。

  (2)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继续吸氧。如自主呼吸尚未恢复,可继续用人工呼吸机;如自主呼吸恢复但不健全稳定,可酌用呼吸兴奋剂;还要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3)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酌情处理。

  (4)积极进行脑复苏如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大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遗留智力与活动能力障碍,甚至形成植物人,因此脑复苏是后期的重点。①如意识障碍发热,应头部冰帽降温;如血压稳定还可人工冬眠。②防治脑水肿。③改善脑细胞代谢药。⑤高压氧舱治疗。

  (5)保护肾功能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心跳骤停有哪些表现

  1.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源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源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亚群。

  2.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3.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的5个急救要点有哪些

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怎么抢救

很多的原因都会造成心脏骤停的问题出现,心脏骤停会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的问题,首先的表现就是大动脉的消失,还有就是心音的消失,随后就会丧失意识,呼吸也会停止,而且瞳孔也会变大,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抢救的话就会死亡,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到底是什么样的,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心脏骤停如何急救_

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

Hash:cb7382f30c04eb04a5166b18cb106fab1147a4a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