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2:46: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心脏骤停这样急救最有效

BY:大叔18岁 2024-06-28 22:46:57 1913 ℃

一、心脏骤停是由什么引起的

  心脏骤停为心脏疾病引起,80%病人由于心电功能异常,20%病人为机械收缩功能丧失,也可因循环衰竭或通气障碍引起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心肺骤停).不论心或肺何者先行衰竭,两者通常密切相关。心电功能异常为心脏猝死的最常见机制,VF为来院前心脏猝死主要的心律(占70%).

  VF时,心室肌整体的协同收缩能力丧失,使有效心排量立即终止,导致循环停止。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VF而心脏骤停,但54%幸存者在随访中无提示心肌梗死心电图和酶的变化,VF亦能由下列原因引起: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加重(原发性VF),低电压触电(110~220伏2~3秒),电解质紊乱(特别是K和Ca),淡中近乎溺死引起的溶血,深低温(<28℃),以及心室肌由于缺氧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茶碱肾上腺素)致敏引起交感过度刺激。

  持续性VT为心脏骤停相对少见的病因,但从复苏的效果和存活率的角度是最好的,所属疾患包括冠状动脉病,心肌病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尖端扭转型VT(参见第205节)为有QT延长的一种独特的VT,发生于使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或吩塞嗪类药物的病人以及低血钾或低血的病人。

  心搏停止为心电图上无电活动,无脏器灌注,血压脉搏不能测出,其原因包括严重广泛的心肌缺血,心室破裂,严重高血钾(血清K+ >7mEq/L)或高血镁使心肌细胞膜过度极化。

  电机械分离指有心电除极而无机械收缩,其原发机制为心脏破裂,急性心包填塞,心脏整体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腔内肿瘤血栓阻塞以及慢性心力衰竭

  循环休克有许多原因,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如由于大量失血,在严重烧伤胰腺炎使第三空间液体大量丧失),周围血管张力丧失使静脉回流减少(如败血症过敏性休克,深低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药物或麻醉过量);或心室充盈或心室排出受阻(如心包填塞肺动脉巨大栓塞,张力性气胸),但舒张期动脉压过低为导致冠脉血流不足,心肌电不稳定和心搏停止的常见原因。

二、心脏骤停有什么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经过取决于基础病因。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无力等,但无预告价值。发作前可能有其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短阵心脏骤停常于几秒或几十秒内发作停止,心跳与呼吸重新出现,意识随即恢复。

  1.惊厥是心脏骤停的最早出现的信号,一般在心脏停搏15秒以上,由于脑缺氧引起。

  2.昏迷 一般在心脏停搏30秒内出现。

  3.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摸颈总动脉。

  4.心音消失。

  5.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

  6.瞳孔散大 在脑血流停止45秒钟开始,约1分45秒扩大明显。

  (二)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可分为3种类型:

  1.心室颤动 又称室颤。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若颤动波波幅高并且频率快,较容易复律;若波幅低并且频率慢,则复律可能性小,多为心脏停顿的先兆。

  2.心搏完全停止 又称心搏停顿或心室停顿,心脏大多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心电图呈等电位。

  3.心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但心脏并无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压及心音均测不到。心电图示宽而畸形、振幅低的QRS-T波,频率在每分钟20~30次。心脏骤停的3种类型可相互转化,但其后果均是心脏不能有效泵血,故均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三、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叩击心前区: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 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离胸壁20~30 厘米处,突然、迅速地捶击一次。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 息和吸入性肺炎

  4、头敷冰袋降温

  5、急送医院救治。因为,牛奶中的容易和药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稳定的化合物,使牛奶和药物的有效在分受到破坏。如补血药当归,含有2份铁离子,是补血有效成分,但如与牛奶同服,铁离子将失去活性,其补血作用也随之减弱。药中的生物碱也因易与牛奶中的氨其酸反应失去疗效,有的甚至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四、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保健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地评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死亡率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为非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者,经及时除颤易获复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预后往往不良。

  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复苏成功,亦难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资料显示50%的心源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亚群。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的5个急救要点有哪些

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怎么抢救

很多的原因都会造成心脏骤停的问题出现,心脏骤停会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的问题,首先的表现就是大动脉的消失,还有就是心音的消失,随后就会丧失意识,呼吸也会停止,而且瞳孔也会变大,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抢救的话就会死亡,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到底是什么样的,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心脏骤停如何急救_

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

Hash:944c564123a790399c6c28b9cc4ee5713587bac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