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06:50:0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_,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11-03 06:50:06 490 ℃

一、心脏骤停有哪些急救护理措施

  一、呼吸骤停的急救方法

  1、迅速解开衣服,清除口内物,有舌后坠时用钳将舌拉出。

  2、患者需仰卧位,头尽量后仰。

  3、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患者仰卧,护理人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头部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紧患者鼻孔,以免吹气时气体从鼻逸出。然后护理人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口用力吹人,直至胸部略有膨起。之后,护理人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任患者自行呼吸,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吸气12—16次,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时间的三分之一。吹气若无反应,则需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吹气是否得当。如果患者牙关紧闭,护理人可改用口对鼻吹气。其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

  二、心跳骤停

  对心跳骤停在一分钟左右者,可拳击胸骨中段一次,并马上进行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挤压术方法是:

  1、患者应仰卧在硬板上,如系软床应加垫木板

  2、护理人用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二处,另一手重迭压在上面,两臂伸直,依靠护理人身体重力向患者脊柱方向作垂直而有节律的挤压。挤压用力须适度,略带冲击性;使胸骨下陷四厘米后,随即放松,使胸骨复原,以利心脏舒张。按压次数成人每分钟60~80次,直至心跳。按压时必须用手掌根部加压于胸骨下半段,对准脊柱挤压;不应将手掌平放,不应压心前区;按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心脏按压时应同时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二、心脏骤停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期和死亡期。

  1、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气急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源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源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亚群。

  2、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3、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 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

  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顿);④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癌症),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影响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4、生物学死亡期

  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8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击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占死因的60%,低心排血量占死因的30%,而由于心律失常的复发致死者仅占10%。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的心脏骤停,其预后取决于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前者心脏骤停发生时血液动力学并无不稳定;而后者系继发于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30%左右。

三、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原发性心脏疾患: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跳骤停的最常见原因,例如冠心病。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炎、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外疾患:包括各种急性窒息、各型休克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麻醉及手术意外等情况。

  心跳骤停的原理较复杂,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例如机械性剌激气管、肺门、心脏、肠系膜等内脏器官时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窦房结及其它室上的起搏点,以致引起心跳骤停。如胸部或腹部手术时可见。

  严重缺氧:例如大出血、麻醉意外等。此时除缺氧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外,心肌处于无氧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局部发生酸中毒离子释放,结果导致心自律性传导性受抑制,最后发生停搏。

  CO2贮留和酸中毒:例如窒息时。CO2和酸性产物的贮留可兴奋迷走神经,此外它们也可抑制心肌特殊组织的传导性,导致异位节律。并抑制心肌的氧化酸化过程,从而直接减弱心肌收缩力,终导致心跳停止。

  电解质紊乱心肌细胞功能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变化密切相关,例如不论高血钾还是低血钾,严重时均可导致心跳停止或心室纤颤

四、心脏骤停与心脏猝死的区别是什么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心脏猝死一般指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特点有三,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的5个急救要点有哪些

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是什么呢,心脏骤停怎么抢救

很多的原因都会造成心脏骤停的问题出现,心脏骤停会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的问题,首先的表现就是大动脉的消失,还有就是心音的消失,随后就会丧失意识,呼吸也会停止,而且瞳孔也会变大,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抢救的话就会死亡,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到底是什么样的,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

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什么,心脏骤停如何急救_

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

Hash:65f5363f9f446f35170711066fb741bcdae4c72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