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3 19:14:14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的饮食,食疗,糖尿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纤维食物;2.宜吃含糖低的蔬菜;3.宜吃含钙丰富的食物;4.宜吃富含硒的食物;5.宜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6.宜吃五谷杂粮等粗粮类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蒜苗蒜苗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及预防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有解毒作用炒食即可,不可过度过热。可以考虑每天食用藕属于非常好的一个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凉血清心的作用。可以凉拌食用。也可以使用藕粉等制品芹菜富含粗纤维的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具有明显的消脂降糖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炒食或者凉拌均可,可以每日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2.忌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3.忌吃精制糖类的食物;4.忌吃淀粉质高的食物;5.忌吃过咸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虾米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所以对于糖尿病是不建议食用的。可以吃一些淡水鱼来替代,鱼类营养丰富,属于必不可缺少的白肉,营养丰富而且食用有多种方法。肥甘厚味食物此类食物含有含量丰富的脂肪,糖尿病属于代谢障碍疾病,摄入过多此类食物肯定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可以适当的服用瘦肉和其他肉禽蛋奶类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奶酪奶酪营养丰富,但是因为是浓缩食品,含糖量是很高的。所以这个对糖尿病人是绝对禁止的。可以食用一些低糖低脂的乳制品比如说脱脂牛奶、酸奶等。

糖尿病饮食原则

(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维持健康,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3)维持正常的体重。肥胖者减少能摄入,可以改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双可使体重增加,以增强对种传染的抵抗力。

糖尿病吃什么好

一、糖尿病宜吃食物种类

 ①谷类

包括米、面等主食。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三合面(玉米、黄豆、白面按2:2:1比例做成),含有多量维生素B和食物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②大豆及其制品

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豆油中还有较多的w-3多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所含的谷丙醇也有降脂作用。但如果已发生糖尿病肾病,,则不宜再食豆制品。

③畜禽鱼类

均含丰富的蛋白质,一般在20%左右,含碳水化合物极少。白色的瘦肉如禽肉和鱼肉含饱和脂肪酸较少,且鱼油特别是深海鱼油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有利,红色的瘦肉如畜肉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应少吃。

④乳类

牛奶等乳类制品营养丰富,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组成,这两个单糖在肠道吸收均很快。成年后,肠道内的乳糖酶明显减少,多相对缺乏,故分解慢,对血糖影响较小。牛奶中所含蛋白质的量亦较高,且为优质蛋白质,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均有利于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饮用,一般每天以250~500ml为宜。但其中所含脂肪比例较高,故有高脂血症,者可改服脱脂牛奶。

⑤蛋类

主要含优质蛋白质,一般为13%,含碳水化合物很少,多在3%以下,故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其蛋黄中脂肪特别是胆固醇含量很高,故高脂血症,者应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⑥油脂类

烹调油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应按定量食用,尽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为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豆油、玉米油等。

⑦蔬菜类

蔬菜一般含热量很低,大多在3%以下,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等。花叶类蔬菜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很少,糖尿病患者可任意选用,有时可以作为充餐食物和加餐食品。海洋植物含有较多的碘及可溶性纤维,对身体有利。瓜类与花叶类接近,特别是苦瓜、南瓜等对糖尿病有一定益处。但根茎类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如马铃薯等,应作为主食看待。

⑧水果类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水分、纤维素和果糖,味道鲜美,色彩夺人,能激发食欲,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尤其是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水果所含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约为6%~20%,所含葡萄糖对糖尿病不利,但果糖则影响较小,其对血糖的影响与其他含多糖类食物类似,故国外的糖尿病专家主张对水果不予限制,但应计入每天的总热量。传统认为,水果可以吃,但应适量。

病情控制较好,空腹血糖≤7.8mm0l/L(140mg/d1)者,可以适当进食水果。

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此时血糖较低,吃一点含糖的水果,血糖不会明显升高,餐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高起来。在选择水果时,应选择含糖量最低的水果,如苹果、鸭梨、橘子、橙子、李子、草莓、菠萝等。香蕉、干果中的栗子、白果等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用量应计入主食量。一般而言,每天吃200g水果就要相应减少25g的粮食。

⑨甜味剂

a.蔗糖: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以适当进食,但应控制在总热量的5%以下,而且应与其他食物一起混合进食。

b.果糖:比起蔗糖和大多数淀粉,进食果糖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因此用果糖作为甜味剂是有好处的。但多食果糖可能会引起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因此有高脂皿症的患者最好少吃。

c.木糖醇、山梨醇等糖醇:是具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吸收率低,一般为葡萄糖的六分之一左右,故食后不容易引起血糖增高,而且产热量少,1g仅产热量不到8.36kJ,肠道吸收不完全,因此可以用作甜味剂,但应计入总热量。每天最多不要超过50g,以防因吸收不完全引起渗透性腹泻。

d.不含热量和营养素的甜味剂:如糖精、蛋白糖、甜叶菊片等,均具有很高的甜度,代谢时不需胰岛素,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但大量摄入糖精有诱发膀胱癌,的作用,不宜多用。而且因其可通过胎盘,孕妇不宜食用。蛋白糖即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纯正,直至目前未见明显副作用,为较理想的甜味剂。甜叶菊片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甜度与糖精相似,应用较广。

二、糖尿病宜吃食物目录

(一)水果类

杏: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保护血管;

樱桃:增加人体内部胰岛素的含量;

草莓:辅助降血糖;

李子:适于虚劳,有热型糖尿病;

山楂: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荔枝:含有降血糖的物质;

橄榄: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无花果:低糖高纤维果晶;

西瓜:适于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

甜瓜:对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有益;

木瓜:降低血糖;

桃子:降低餐后血糖;

杨桃:迅速补充水分,生津止渴,降血糖;

猕猴桃:调节糖代谢;

橘子: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出血;

柚子:调节血糖水平;

橙子:预防糖尿病;

柠檬:预防脏器功能障碍等糖尿病并发症;

芦梨:有助于胰岛B细胞的修复;

酪梨: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效;

苹果:减少血糖含量,预防糖尿病;

菠萝:减少对胰岛素和药物的依赖性;

椰子:适于糖尿病烦渴多饮者;

石榴: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心血管病风险;

番石榴: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火龙果:更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

(二)蔬菜类

苦瓜:被誉为“植物胰岛素”;

黄瓜: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南瓜:提高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水平;

冬瓜: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

银耳(白木耳):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

海带: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

紫菜:降低血液黏稠度;

香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都有利;

平菇:防治高血压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草菇: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

口蘑: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松茸:对糖尿病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鸡腿菇: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及肥胖症,;

金针菇: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

青椒:辅助调节血糖;

辣椒: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茄子: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莲藕:抑制尿糖、生津止渴;

山药: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菊芋: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治疗肥胖症;

荸荠:辅助治疗糖尿病多尿;

魔芋: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洋葱: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及释放;

大蒜:明显抑制某些葡萄糖的生成酵素;

西红柿:适合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

西葫芦:促进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

胡萝卜:防治糖尿病、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

白萝卜:稳定胰岛的结构与功能;

芹菜:平肝利尿,降血糖;

芥兰: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菠菜:更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

香菜:辅助降血压;

苋莱: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荠菜:有益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莼菜:辅助治疗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

豆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豌豆苗:有益于2型糖尿病患者;

空心菜:有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裙带菜:降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

石花莱: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马齿苋: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

大白菜: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

圆白菜: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紫甘蓝:降血糖、消暑止渴;

白菜花:改善糖耐量和血脂;

西兰花: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莴笋: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

竹笋:使餐后血糖平稳,辅助降糖;

芦笋:调解血液中脂肪与糖分的浓度;

芦荟:能持续降低血糖浓度;

仙人掌: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三)谷物豆类

荞麦: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等很有益处;

燕麦:预防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生;

麦麸:补充B族维生素;

青稞:控制血糖水平;

黑米: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主食;

玉米:辅助控制血糖;

薏米:降压、利尿;

豇豆: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绿豆:辅助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

黑豆:调整血糖代谢;

黄豆: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红小豆:润肠通便、辅助降血糖;

(四)肉类

蛤:调节糖尿病患者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预防并发症;

牡蛎: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治疗糖尿病;

黄鳝:显著降血糖、调节糖代谢;

鲤鱼:调整糖尿病患者的内分泌代谢;

鳕鱼:有一定的降糖功效;

鳗鱼:调节血糖;

金枪鱼: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肉类食品之一;

三文鱼:减少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乌鸡: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及孤独症;

鸭肉:与芡实搭配,可用于糖尿病脾虚水肿;

鹌鹑:辅助治疗糖尿病;

牛肉: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兔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

肝脏:补充硒元素,辅助降血糖。

(五)干果

榛子:适合癌症、糖尿病患者食用;

板栗:防治餐后血糖上升;

胡桃: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莲子:对糖尿病的多尿症状有一定疗效;

花生:有益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杏仁: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减肥;

芝麻:防治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

腰果:对糖尿病的防治有帮助;

西瓜子: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白瓜子: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食用油和调味品:

姜:明显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醋: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茶油: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橄榄油: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脂肪补充来源;

芝麻香油:有助于保护动脉血管;

葵花籽油:可以防治糖尿病等“富贵病,”。

(六)茶饮

绿茶: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康复;

红茶:有利于女性糖尿病患者预防骨质疏松,;

甜茶:辅助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

糖尿病吃什么不好

①易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奶糖、蜜饯、水果糖、巧克力、水果罐头、甜饮料、甜饼干、甜面包、果汁、果酱、汽水、蛋糕及糖制糕点等。

②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猪皮、鸭皮、猪肠等。对富有胆固醣的食物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以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如动物内脏(肝、脑、肾、心)、蟹黄、鱼卵、虾卵、蛋黄等。

糖尿病患者宜少吃的食品

①太咸的食品:如腌制品酱菜等。

②含油多、热量较高的坚果类: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杏仁、开心果等。

③油腻食物:如油炸、油酥食品。

糖尿病食疗偏方

1、药粥

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药粥有:

豆腐浆粥(《本草纲目拾遗》):粳米50g,豆腐浆500mL,食盐或白糖少许,先煮粳米,后加豆腐浆,至米开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普济方》):粳米50g,绿豆50g,共煮粥食用。绿豆有降血脂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鱼粥(经验方):赤小豆50g,鲤鱼1尾,先煮鱼取汁,后加赤小豆煮烂。适用于糖尿病水肿者。

菠菜粥(《本草纲目》):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芹菜粥(《本草纲目》):新鲜芹菜60~100g切碎,粳米10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木耳粥(《鬼遗方》):银耳5~10g(或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枣3枚。先浸泡银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银耳,煮粥食。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美国明尼索达大学医学院汉穆希密特教授认为,常食木耳可以减少和预防心脏病的发作。木耳有破血作用,糖尿病孕妇慎用。

萝卜粥(《图经本草》):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山药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60g,大米60g,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便泄者。

胡萝卜粥(《本草纲目》):新鲜胡萝卜50g、粳米10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药理研究:胡萝卜中琥珀酸钾盐有降压作用。

冬瓜鸭粥(验方):冬瓜一个,光鸭一只,大米200g,香菇10个,陈皮3g。先将光鸭于油锅煎爆至香,用葱、姜调味,入粥煮烂捞起切片。食鸭服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槐花粥(验方):干槐花30g或鲜品50g,大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菊花粥(《老老恒言》):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100g煮粥。调入菊花末10g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视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玉米粉粥(《食物疗法》):粳米50~100g,加水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30g(新鲜玉米粉),稍煮片刻服用。适用于各种糖尿病人。玉米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个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荔枝粥(《泉州本草》):荔枝5~7个,粳米50g,水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Ⅱ型糖尿病者。

葛根粉粥(《太平圣惠方》):葛根粉30g,粳米50g,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糖,作用。

生地黄粥(《月瞿仙神隐》):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g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

杞子粥(《本草纲目》):枸杞子15~20g,糯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葫芦粥(经验方):陈葫芦炒存性10g,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水肿者。

天花,粉粥(《千金方》):花粉30g,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200mL,煎至100mL,入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糖尿病口渴明显者,糖尿病孕妇禁用。

韭子粥(《千金翼方》):韭子10g炒熟,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性阳痿,病人。

2.菜肴与药膳

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菜肴与药膳有:

苦瓜: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动物实验表明苦瓜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常食苦瓜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可用鲜苦瓜作菜食用或红烧苦瓜,每次100g。糖尿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蚌肉苦瓜汤:苦瓜250g,蚌肉100g,共煮汤,加油盐调味,熟后喝汤吃苦瓜蚌肉。适用于轻型糖尿病。

南瓜:具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南瓜粉对轻型糖尿病确有疗效。可将南瓜烘干研粉,每次5g,每日3次,也可用鲜南瓜250g煮熟食用,既充饥又可降低血糖。

洋葱(葱头):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也用洋葱50~100g水煎服,也可作菜食用。

玉米须煲瘦猪肉:玉米须30g,瘦猪肉100g,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枸杞子蒸鸡:枸杞子15g,母鸡1只加料酒、姜、葱、调料,共煮熟食枸杞子、鸡肉,饮汤。适用于糖尿病肾气虚弱者。

苦瓜焖鸡翅:苦瓜250g,鸡翅膀1对,姜汁、黄酒、调料、植物油适量,先炒鸡翅膀,后入苦瓜、调料,熟后食肉饮汤。

沙参玉竹煲老鸭:沙参30~50g,玉竹30g,老雄鸭一只,葱、姜、盐少许焖煮熟后食肉,饮汤。适用于中老年糖尿病。

清蒸茶鲫鱼:鲫鱼500g,绿茶20g左右,蒸熟,淡食鱼肉。适用于糖尿病。

萝卜煲鲍鱼:干鲍鱼20g,鲜萝卜250g,加水煲熟,食肉饮汤。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黄鳝:具有一定降糖作用。用黄鳝制做的药膳有:参蒸鳝段,内金鳝鱼,烩鳝鱼丝,归参鱼鳝,翠皮爆鳝丝等均可选用。

清炖甲鱼:活甲鱼500g,葱、姜、笋片、酒适量,炖熟饮汤。适用于老年糖尿病肾阴不足患者。

韭菜煮蛤蜊肉:韭菜250g,蛤蜊肉250g,料酒、姜、盐少许,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不足者。

玉米须炖龟:玉米须100g,乌龟1只,葱、盐、料酒适量,炖熟食肉饮汤。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100g,蚌肉150g,盐、葱、料酒适量。炖熟食饮汤,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田螺:具有一定降血糖作用,大田螺10至20个,盐、姜、葱少许,煮熟食螺饮汤。

鳕鱼:鳕鱼胰腺含有丰富的胰岛素,可炖食。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蚕蛹:洗净后用植物油炒,或煎成汤剂。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海参:洗净炒食可用于各型糖尿病。

鲜蘑炒豌豆:鲜口蘑100g,鲜嫩豌豆150g,植物油、盐少许。适用于各型糖尿病人。

其他菜类:素炒豌豆、素炒豆芽菜、素炒冬瓜、素炒菠菜、炒绿豆芽、香干丝炒芹菜、冬菇烧白菜等均适宜糖尿病食用。

3.汤类、饮料

糖尿病患者宜于饮用的汤类、饮料有:

冬瓜瓤汤(《圣惠方》):冬瓜瓤(干品)30g水煎代茶饮。

葫芦汤:鲜葫芦60g,或干品30g,水煎饮汤。适用于糖尿病皮肤疖,肿。

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冬瓜适量煎汤。适用于糖尿病皮肤疖肿。

糯米桑皮汤:爆糯米花30g,桑白皮30g,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者。

菠菜银耳汤:鲜菠菜根150~200g,银耳20g,饮汤食银耳,适用于糖尿病大便秘,结者。

兔肉汤:兔1只,盐调料,煮熟食肉饮汤。

鸽肉银耳汤:白鸽半只,银耳15g,煮熟食肉饮汤。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鸽肉山药玉竹汤:白鸽1只,山药30g,玉竹20g,共煮熟食肉饮汤。适用于阴虚型糖尿病。

猪胰汤:猪胰一个,黄芪60g,山药120g,水煎汤,食猪胰,饮汤。猪胰子焙干研末,每次6~9g,每日3次。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双耳汤:白木耳、黑木耳各10g,冰糖少许,白木耳、黑木耳洗净加清水蒸至木耳熟烂,食木耳饮汤。适用于糖尿病人眼底出血症。

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g,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

苦瓜茶饮:鲜苦瓜一个,绿茶适量,温水冲泡。适用于轻型糖尿病。

消渴茶(《外台秘要》):麦冬、玉竹各15g,黄芪、通草各100g,茯苓、干姜、葛根、桑白皮各50g,牛蒡根150g,干生地、枸杞根、银花藤、薏苡仁各30g,菝葜24g,共研末制成药饼,每个15g,每取一个放火上令香熟勿焦,研末代茶饮。

地骨皮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地骨皮300g,为细末,用蒸馏方法,成露1500g,每服60g,一日2次。

消渴速溶饮:鲜冬瓜皮和西瓜皮各1000g,白糖适量,瓜蒌根250g。瓜皮切薄片,瓜蒌根捣碎水泡,放锅内水适量煮1小时,捞去渣再以小火继续加煎煮浓缩,至稠粘停火,待温,加白糖粉,把煎液吸净、拌匀、晒干、压碎,每次10g,以沸水冲化,频饮代茶。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白萝卜汁(《食医心镜》):白萝卜1000g,洗净捣烂,纱布包绞汁,每次50mL,每日3次。

鲜李汁(《泉州本草》):鲜熟李子适量,切碎绞汁,每次1汤匙,一日3次。

乌梅茶:乌梅15g,沸水冲泡代茶饮。

黄精枸杞茶:黄精15g,枸杞10g,绿茶3g,温开水冲泡代茶饮。

鲜生地露(《消渴病中医防治》):鲜生地500g,切成小块,制露1000g,每服100g,具有滋肾养阴,生津止渴作用。

麦冬茶(《消渴病中医防治》):麦冬、党参、北沙参、玉竹、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共为细末,每服1剂,白开水冲,代茶饮。

糖尿病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糖尿病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1)热量标准对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每日酌情增加5kcal/kg左右。

(2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者,蛋白质为每日1.5~2.0g/kg,有肾脏功能损害者,蛋白质每日小于0.6g/kg。

(3)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

(4)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因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食。

(5)烹调宜用植物油。

2、运动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有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3)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糖尿病对症护理

1、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

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3、并发症的护理

(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l~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

(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

糖尿病检查,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血糖仪试纸带法,血液血管血液 保健科用于监测中老...
空腹血葡萄糖,血液血管血液是糖尿病的诊...
75克葡萄糖耐量,血液血管血液常用于确诊糖...
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血液血管血液可帮助进一步...
50克葡萄糖耐量,血液血管血液可帮助进一步...
自我血糖监测,血液血管血液可以帮助糖尿...
糖尿病类尿常规,其他——糖尿病类尿常...
c肽释放试验,血液血管内分泌 保健科 特需病房c肽释放试验...
馒头餐试验,血液血管消化 保健科馒头餐试验用...
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血液血管内分泌 保健科葡萄糖胰岛素...
血清生长激素,血液血管内分泌血清生长激素...
腰臀围比例,腰部 臀部内科 中西医 保健科 康复医学科 营养科腰臀围比例是...
亚健康人群体检,全身内科 外科 保健科亚健康人群体...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血液血管血液 保健科血浆组织纤溶...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血液血管血液 保健科血浆组织纤溶...
血糖,胰腺 血液血管 甲状腺 颅脑心血管内科 血液血液葡萄糖试...
血脂,血液血管心血管内科 内分泌血脂是血浆中...
血液黏度,血液血管血液 保健科血液黏度是血...
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胰腺血液葡萄糖可的松...
血清胰高血糖素,胰腺内分泌血清胰高血糖...
脑脊液葡萄糖,颅脑儿科 急救 康复医学科 老年科脑脊液葡萄糖...
血浆黏度,血液血管——血浆黏度(PV...
尿β2微球蛋白,——在临床尿检查...
尿葡萄糖,胰腺检验科尿糖(GLU)测...
血磷脂,血液血管 胰腺 肝心血管内科磷脂测定对心...
血清胆碱酯酶,保健科测定血清胆碱...
血清磷,颈部 肾 血液血管内分泌血清磷(Pi)...
血清载脂蛋白A-Ⅰ,肝 血液血管 胰腺 全身——载脂蛋白A-Ⅰ(...
餐后2小时血糖,胰腺内分泌餐后2小时血...
血清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血液血管——血清血管紧张...
血清C肽,胰腺检验科 泌尿C肽(C-PR)常...
尿色,肾 输尿管检验科尿液颜色(UCO...
血清胆碱酯酶 ,肝 其他——血清胆碱酯酶...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科尿微量清蛋白...
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液血管——血小板聚集试...
血清甘油三酯,血液血管 心脏血清甘油三酯...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2-胆固醇,心脏 脾 全身血液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血管 全身——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 胰腺 女性生殖肾 内分泌 保健科通过测量极低...
血清载脂蛋白AⅡ,心脏 胰腺 肝——测量载脂蛋白...

一、糖尿病,初诊应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可以导致心、脑、肾、眼、神经等多脏器损害。因此,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除了要明确诊断以外,还应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以及有无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等。

(一)血液检查

(1)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检查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在患病初期,或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饮食、运动规律时,建议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2)肝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肥胖、血脂紊乱、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故还应做肝功能和血脂化验。

(3)血脂检查

(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紊乱,这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各种心血管疾病。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反映抽血前8~12周的血糖情况,建议2~3个月检测一次。

(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就需要做OGTT试验,以明确其是处于糖调节受损(I-GR)阶段,还是真的患有糖尿病。

(6)胰岛功能测定

它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该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的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的胰岛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和曲线特点,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并协助判断该患者所患糖尿病的类型。

(7)细胞自身抗体检查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的检查。做该项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的这些抗体往往呈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则正好相反。其中,GA-DA在糖尿病患者的血中出现得早、持续的时间长,对诊断最有意义。

(二)其他特殊检查

(1)心脏及下肢血管检查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没有心脏病,症状不等于心脏没有问题,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十分必要。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此外,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可以了解有无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足,。

(2)血压检查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理想目标是120/80mmHg左右。

(3)眼科检查

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失明,应定期和常规进行眼底检查。眼科检查可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这些病变可引起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或者突然失明。

(4)肺部CT或X光胸片检查

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胸部X片可以明确是否同时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5)心脏、腹部B超检查

可了解糖尿病患者有无糖尿病性心肌病,、胆囊炎,、胆结石,、肾脏病变、胰腺钙化或结石等。

(6)骨密度测定

有助于发现骨质疏松,症。

(7)神经科检查

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另外,做立、卧位血压测量,以判定有无“体位性低血压,”;肌电图检查可了解有无身神经病变。

(8)头颅CT检查

患者一旦出现手脚不灵便,意识改变,口角歪斜,喝水呛咳等,应做头颅CT检查,以便明确有无脑出血,或脑梗死,。

二、检查前注意事项

1)  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饭后至第二天检查前不再进食药物,过夜空腹10-14小时,可以饮水。

2)  抽空腹血后口服含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或吃100克面粉的馒头,准确记录服糖或吃馒头后时间,分别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准时抽血。

3)  检查过程中不能进食,勿服药物。

4)  试验前三日必须正常活动,正常饮食。

5)  疾病和创伤,如发热、急性心脑血管病等,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应待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试验。

6)  药物影响,如皮质激、生长激素可升高血糖,而乙醇、他巴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降低血糖,。

糖尿病就诊指南

糖尿病就诊指南针对糖尿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糖尿病挂什么科室的号?糖尿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糖尿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糖尿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糖尿病患者就医,解决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肥胖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老年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待血糖控制稳定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血糖水平稳定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3、每日尿量多少,,多尿与饮水的关系如何。4、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5、有无心悸、怕热、性情改变等伴随症状?6、大便、睡眠情况。7、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8、治疗情况如何?9、有无药物过敏史?10、家中是否有糖尿病患者?

重点检查项目

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8.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诊断标准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为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FPG)<6.11mmol/L,并且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为正常。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怎么办,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老年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糖尿病一般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措施之一。应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使其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治疗需持之以恒。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如有条件,学会正确使用便携血糖计,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学会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和胰岛素的注射技术,从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生活规律,戒烟、戒烈性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糖尿病药物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一)磺脲类(SUs)

药物作用:

SUs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2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

禁忌证:

本类药物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

(二)二甲双胍

药物作用:

此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例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双胍类药物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

禁忌证:

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忌用,对老年患者也应小心使用。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本类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

(四)噻唑烷二酮(TZD)类

TZD类也称格列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视为胰岛素增敏剂。

TzD类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此类药物主要为吡格列酮。

(五)苯丙氨酸类衍生物

苯丙氨酸类衍生物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该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低血糖危险性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可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二、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介绍

胰岛素可以促进合成代谢、糖原合成及肌细胞、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并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临床应用的胰岛素由猪、牛胰腺中提取,也可通过基因工程人工合成人胰岛素,胰岛素纯度大为提高。胰岛素根据其作用快慢和作用时间长短可归纳为速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三类,近年又有速效和无峰长效胰岛素类同物。

(二)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胰岛素制剂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⑤为了使注射时间和胰岛素作用高峰尽可能接近餐后血糖高峰,又有一种快速吸收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即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问世,这种制剂比皮下注射一般胰岛素有较快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作用,可于进餐时注射,持续约4h,低血糖发生率低,无免疫原性。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五)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六)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③胰岛素过敏,反应,由IgE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过敏反应,先有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荨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罕见严重过敏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处理措施包括更换胰岛素制剂种属,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以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反应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糖尿病其他疗法

 一、饮食治疗

1.饮食治疗的必要性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的不足,如果像正常人那样进食,饭后血糖就会升得很高,并且会对胰岛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加重病情,同时也影响其治疗和预后。因此,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病情轻重,不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都必须合理地控制饮食。一般病情轻的有时只需控制饮食,即可使症状逐渐消失,血糖、尿糖降到正常水平,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就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配合饮食治疗也会使病情逐渐稳定,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

2.饮食治疗的目的

①维持健康,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

②维持正常体重。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使体重下降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提高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③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尿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以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④使患者愿意接受,并能坚持饮食治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3.不同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重点要求

①1型糖尿病,患者

重点要求是饮食的定时、定量和定餐,掌握好胰岛素、饮食与活动量三者的平衡关系。根据活动量的增减,灵活调整胰岛素、饮食量和餐次,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以往病情控制不好、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及营养不良,的青少年,要给予足够的热量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和体重。

②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

重点要求是降低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减轻体重,改善症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采取类似1型糖尿病患者的措施。

③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如合并妊娠、糖尿病肾病,等,则应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

4.制订总热量

①计算标准体重

确定患者体形是肥胖、消瘦,还是正常。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以内者为正常。成人理想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一105=理想体重(kg)

②计算全天总热量

参照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休息状态下给予热量105~125.5kJ,轻体力劳动给予125.5~146kJ,中度体力劳动给予146~167kJ,重体力劳动给予167kJ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患者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士5%左右。

5.糖尿病饮食三大营养素的合适含量

①碳水化合物

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②蛋白质

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③脂肪

脂肪约占总热量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300mg。若有高脂血症,,则应分别减少到70%和少于200mg,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帮助胆固醇转运,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等,可适当多吃,但摄入过多是否对身体有害还不清楚。

6.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

按上述方法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将热量换算为食物重量。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16.76kJ,每克脂肪产热37.7kJ,将其换算成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1/5、2/5、2/5或l/3、l/3、1/3,也可按4餐分为l/7、2/7、2/7、2/7。在使用降糖药过程中,按血糖变化再作调整,但不能因降糖药物剂量过大,为防止发生低血糖而增加饮食的总热量。

7.其他物质摄入说明

①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也是碳水化合物,但人类的肠道中没有分解食物纤维的酶,故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就不产生热量。按其理化性质可分为非可溶性和可溶性两类。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以摄入40g食物纤维为宜,推荐增加到40~60g,而且以天然来源的食物纤维为好。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但提供饮食中纤维素含量,还有利于各种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②食盐

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跟普通人~样,每天进食的钠要少于3g,若有轻中度高血压,应减少到2.4g,若既有高血压又有肾病应减少到2g以下。 

③酒精

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而只供热能,少数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热等反应,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后易引起低血糖。因此,为了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若逢喜庆佳节,欲饮少量,则应选择含酒精低的酒,如啤酒(含酒精约4%)、葡萄酒(含14%左右)等。饮用时要计算热量,减少主食,以啤酒为例,400ml约供热量469kJ(112kcal),相当于30g主食的量,而且不宜空腹饮用。

8.克服控制饮食饥饿感

很多患者经常因控制饮食后感到饥饿难忍,从而放弃饮食疗法。

(1)要清楚了解饥饿感是糖尿病的种症状,经过治疗后病情改善了饥饿感就会随之减轻。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食量与习惯有关,减少食量无疑会感到饥饿,但只要考虑到“一切为了治病”,慢慢也就会适应的。

(3)采取措施,解决饥饿。

①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番茄、黄瓜、大白菜、豆芽等。

②少食多餐:开始节食时可将正餐的主食匀出1/4的量作为加餐,在加餐时选用低热量蔬菜、25g主食或1个鸡蛋(50g)、1杯牛奶(150m1)等。

③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如白豆绿豆海带饭、绿豆粥、红豆粥,莜麦面、燕麦片、荞麦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面粉)、二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制成的馒头、面条等,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

④吃饭时先吃副食后吃主食。

⑤将口味变淡,放慢进食速度,做到细嚼慢咽,也可降低过于旺盛的食欲。

9.不同人群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

(1)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必须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特点,供应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不宜过于限制饮食。

①每日总热量一4186kJ(1000kcal) +(年龄一1)×(80~100)。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孩每岁增加80~100kcal直到14岁为止;男孩每岁增加100~110kcal直到18岁为止;3岁以内儿童则每岁增加100kcal。身体胖,活动少,青春期女孩用偏低热卡饮食;身体瘦,食量大,活动多者用偏高热卡饮食。

②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

③餐次分配:可分配为每日三餐加三次点心。早餐占总热量的25%,点心占5%;午餐占25%,点心占5%;晚餐占30%,睡前点心占10%。

(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①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尽量向标准体重靠近。血糖较高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还可使血糖下降,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②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避免大的变动,以免引起营养不良。

③纠正影响糖代谢的饮食习惯,如嗜甜食、饮酒、吸烟、晚餐进食过多等。

④如果需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⑤每天饮食总热量按每千克标准体重25~30kcal,肥胖者酌减,消瘦者酌增。饮食成分宜低脂、低盐,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

⑥选择易于消化、清淡、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等。烹调油限制在20~25g以内,提倡多吃汆、煮、拌、蒸、卤的菜,炒菜少放油。禁食或少吃油炸食品及脂肪含量高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核桃等。

(3)消瘦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20%者为体重减轻,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消瘦型糖尿病多见于糖尿病晚期。

①增加热量摄入:一般要比正常供应量每日增加2092~4184kI(500~1000kcal),或按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126~189kJ(30~45kcal)计算,休息状态者给予126kJ(30kcal),轻体力劳动者给予147kJ(35kcal),中等体力劳动看给予168kJ(40kcal),重体力劳动者给予189kJ(45kcal)。

②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③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可酌情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至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1.5~2.0g。

④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油、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烹调宜用植物油。

⑤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铁、钙等。

(4)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

在保证每天有足够总热量的前提下,按肾功能及氮质血症,情况确定蛋白质的质和量。

①糖尿病早期肾病阶段,饮食安排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样。。

②临床肾病阶段(尿常规有蛋白),肾功能代偿期[血尿素氮≤7.2mm0l/L(20mg,/d1),血肌酐<125μm0l/L(1.5mg/dl)],应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可按每千克体重1.0~1.2g蛋白质计算。

③肾功能失代偿阶段[尿素氮>7.2mm0l几(20mg/d1),血肌酐>125μm0l几(1.5mg/d1)]要适当减少蛋白质,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8g蛋白质计算,尿毒症,患者摄入蛋白质以每千克体重0.6g蛋白质计算。

(5)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

①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患者,除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外,还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总热量的摄入。

②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基础上还要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量,每天胆固醇摄入宜低于300mg,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6)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治疗

在患者总热量已确定的前提下,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每天摄入嘌呤量低于150mg。

①嘌呤含量少可自由食用的食物:谷类(米、面及其制品),蛋类(鸡蛋、鸭蛋及其制品),果蔬类(除需要限量食用外),其他(如清茶等)。

②嘌呤含量50~100mg/100g的食物应限量食用:蔬菜类(如菠菜、芹菜、扁豆、蘑菇等),肉禽类(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等),鱼类等。

③嘌呤含量100~1000mg/100g的食物应忌食:动物内脏(如肝、肾、脑、胰等),各种荤汤(如肉汤、鸡汤、鱼汤等),鱼类(鱼卵、凤尾鱼、沙丁鱼、贻贝等),各种含酒精饮料。

二、运动疗法

(一)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方法,具有与饮食控制一样重要的地位。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并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①运动促进了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

运动需要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所以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消耗而使血糖持续下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也可降低。一般认为,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可持续12~17个小时。

②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减少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利用增强,可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③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水平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使肌肉组织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肌肉组织发达,全身肌肉/脂肪的比值增加,使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体重范围。

④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全身代谢旺盛,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也增加,肺泡与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加大。同时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心脏和血管舒、缩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供血量,心搏出量也增加。

⑤运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

使血压降低,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有预防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作用。

⑥运动可以提高抗凝血因子的活性

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患心脏病,、脑卒中(中风,)及高血压的危险。

⑦运动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

长期有规律地,特别是精神愉快地运动,可解除精神紧张,减轻大脑的负担,减轻焦虑,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改善及平衡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适当运动使全身代谢加快,血流加速,大脑内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力也得以提高。

③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

防治关节病变及骨质疏松,。

⑨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由于合理的运动强度以及持久而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力,改善血糖、血脂代谢,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动脉硬化,等都得到改善,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肌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二)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应范围

①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波动于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用量过多之间。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量增加,血糖升高,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肝葡萄糖生成降低,血糖降低,甚至可诱发低血糖反应。

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

②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来说,适当运动有利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但对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三)糖尿病运动疗法禁忌证

①病情很不稳定,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

②有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③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视网膜病变,重度高血压,下肢大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

(四)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1.运动前的准备

①首先作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心肝肾肺功能、眼底、神经系统、周围血管等。评估实际生活中的活动量情况,如果让患者带着计步器测定,活动量过少者为每日2000步以内,活动量中等者为每日2000~10000步,活动量较大者为每日>10000步。如果让每日活动量在2000步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增加至每日10000步是不合适的。

②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棉袜和运动装。

③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让他们了解您的病情,了解出现意外要如何处理。

④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要停止运动。

⑤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并带一些糖果、饼干等小食品,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形式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骑自行车、滑冰、划船、跳绳、上下楼梯、步行车、活动平板等。

伸展运动: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迪士科等.

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有主要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每次8-10组,每组重复8-12次。

3.运动时间

应在餐后1h左右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每周至少保证在3~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min,一般不应超过1h,最好每天运动20~40min。

4.运动强度

可以用心率来确定适当的运动强度。最大安全运动心率(次/分)一220一年龄,一般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70%左右为宜,即运动后心率(次/分)一170一年龄,如果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应以身体能否耐受,有无不良反应,达到健康锻炼为度。譬如,患者年龄60岁,则运动心率达110次/分时不再继续增加运动强度,持续30min即可。

5.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

运动应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过程中要遵照三部曲来安排。

①运动前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先做15秒钟的热身,一般在运动前伸伸脚,弯弯腰,慢走使肌肉先活动起来,心率慢慢快起来,以免受伤。

②运动过程:刚开始B寸,运动时间先由5~10mm逐渐加量,延长至20~30min。

③运动后恢复: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下来,最好要慢慢走一走,压腿弯腰,让心率慢慢地慢下来,放松10min,再坐下休息。

6.户外运动场所的选择

①公园、校园、湖边、河边、运动场内等空气新鲜、开阔平坦的地方是较为理想的场所。

②避开工厂生产区、靠近烟囱、煤炉等污染严重、环境嘈杂的地方,也不宜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或交通要道旁进行锻炼。还要避开高压线、变电所、广播电视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严重的地方,以免电磁波辐射,影响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最好远离楼群,避开“高楼风”。

7.保证运动安全

①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定时定量,以餐后0.5~1h运动为宜,运动强度相对固定,一般主张不要空腹运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②应按时测血糖,在运动前后容易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故应监测血糖,以保证运动安全。

③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便有低血糖反应时可以及时含服,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和零钱,以便随时通过电话与家人或急救站(120)联系。

④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中运动,如酷暑、严寒或雨中。

⑤在运动中如发生腿痛、胸痛、胸闷、憋气、眩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应停止运动,在原地休息,并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⑥每天坚持洗脚并检查双脚,以便及时发现双脚有无磨破、感染、红肿、青紫、水疱或血疱,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发病基础,~旦发现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糖尿病辨证论治

(一)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  尿病诊断标准。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

1、气滞痰阻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型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越鞠丸(《丹溪心法》)加减。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  半夏  佩兰  陈皮

加减:口苦、舌苔黄加黄连、全瓜蒌;脘腹胀闷甚加枳实。

2、脾虚痰湿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增大,或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荷叶  佩兰

加减:倦怠乏力加黄芪;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口黏腻加薏苡仁、白蔻仁。

3、阴虚气滞证

症状:形体中等或偏瘦,或见口干口渴,夜间为甚,两胁胀痛,盗汗失眠,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养阴理气。

方药:二至丸(《医方集解》)合四逆散(《伤寒,论》)加减。

女贞子  旱莲草  柴胡  白芍  枳实  甘草

加减:两胁胀痛加青皮、橘叶;口干口渴加生地黄、石斛。

(二)糖尿病期

典型的糖尿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在2 型糖尿病中约有50%的患者无症状,80%糖尿病患者以皮肤或外阴瘙痒,、皮肤化脓性感染、视物模糊等为首发症状。

1、痰(湿)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全瓜蒌  半夏  黄连  枳实

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石膏、知母;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偏湿热困脾者治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2、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丹溪心法》)或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加减。

天花,粉  石膏  黄连  生地黄  太子参   葛根   麦冬   藕汁  甘草

加减:肝胃郁热,大柴胡汤(《伤寒论》)加减;胃热,三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肠热,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加减;热盛津伤甚,连梅饮(《温病条辨》)加减。

3、气阴两虚证

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或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天花粉  葛根   麦冬   太子参   茯苓  乌梅   黄芪  甘草

加减:倦怠乏力甚重用黄芪;口干咽燥甚重加麦冬、石斛。

(三)并发症期

1、肝肾阴虚证

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或麦味地黄汤(《寿世保元》)加减。

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女贞子  旱莲草

加减:视物模糊加茺蔚子、桑椹子;头晕加桑叶、天麻。

2、阴阳两虚证

症状: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水肿者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加减。

制附子  桂枝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加减:偏肾阳虚,,选右归饮加减;偏肾阴虚,选左归饮加减。

3、兼夹证

(1)兼痰浊

症状: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脘腹满闷,肢体沉重,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明和剂局方》)加减。

姜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加减:脘腹满闷加广木香、枳壳;恶心口黏加砂仁、荷叶。

(2) 兼血瘀

症状:肢体麻木或疼痛,下肢紫暗,胸闷刺痛,中风,偏瘫,或语言謇涩,眼底出血,唇舌紫暗,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也可根据瘀血部位选用王清任五个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枳壳  赤芍  桔梗  炙甘草

加减:瘀阻经络加地龙、全蝎;瘀阻血脉加水蛭。

糖尿病如何鉴别?

糖尿病诊断

诊断标准:

1、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2、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注:空腹是指8~10小时以上没有能量的摄入;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个体前一餐进餐的时间,就诊时随时检测所得的血糖值;糖耐量试验需要在医院内进行。成人服75克葡萄糖(溶解在300ml水中)后2小时检测的血糖;正常人血糖:空腹3.9~6.1mmol/L,随机血糖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易混淆疾病:肾性糖尿,

1、非葡萄糖尿

鉴别标准: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饥饿性糖尿

鉴别标准:当饥饿相当时日后忽进大量糖类食物,胰岛素分泌一时不能适应,可产生糖尿及葡萄糖耐量减低,鉴别时注意分析病情,注意饮食史、进食总量,空腹血糖常正常甚可偏低。

3、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食后糖尿

鉴别标准: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血糖浓度升高暂时超过肾糖阈而发生糖尿,但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4、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肾性糖尿

鉴别标准: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低下,血糖虽正常而有糖尿,见于少数妊娠妇女有暂时性肾糖阈降低时,必须进行产后随访,以资鉴别。肾炎、肾病等也可因肾小管再吸收功能损伤而发生肾性糖尿,应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鉴别。真正的肾性糖尿如范可尼(Fanconi)综合征为肾小管酶系缺陷,颇罕见。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完全正常,还可进行肾糖阈测定,肾小管最大葡萄糖吸收率测定等以资鉴别。

5、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神经性糖尿

鉴别标准:见于脑溢血、脑瘤、颅内骨折、窒息、麻醉时,有时血糖呈暂时性过高伴糖尿,可于病情随访中加以鉴别。

6、继发性糖尿病

鉴别标准:由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血色病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如何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预防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迅速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其并发症涉及多系统多器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9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大会上,提出了积极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问题,并达成了统一认识。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发病。一级预防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糖尿病知识;

二是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三是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地实行干预。

一级预防的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干预。临床试验证明,通过减轻体重、体力活动增加、饮食调整等一系列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其次,应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药物干预也可以起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如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等异常症状,一定要仔细检查,及早诊断。

在治疗方面,应当贯彻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及治疗措施个体化四项原则。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血糖控制现代治疗五要点:

(1)饮食治疗。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日常饮食宜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提倡高纤维饮食、清淡饮食,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2)适当运动。体育锻炼宜饭后进行,时间不宜长强度不宜大;

(3)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与胰岛素;

(4)血糖监测。患者需掌握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学会如何监测血糖以及监测的频度;

(5)糖尿病教育。此外,糖尿病治疗要全面达标,除血糖控制满意外,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糖尿病并发症教育,如并发症的种类、危害性、严重性及其危险因素等和预防措施等。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尽早发现和处理。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可能终止或逆转。

DCCT试验和UKPDS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残废率。因此需早期积极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并要认真控制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大量饮酒等不利因素,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合理,适当体力活动及正确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肾性糖尿,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一旦出现,应积极治疗。常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

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及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烦躁、嗜睡和呼吸深快,呼气中伴有烂苹果味,也有部分患者以腹痛为首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显示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多为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并有酸中毒表现。血钾可正常或偏低,治疗后出现血钾下降。

出现DKA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主要的治疗有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和大量输液消酮治疗。

(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

简称高渗性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常见于老年人。常由于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和B受体阻断剂等诱发。

起病前多有多尿、多饮,伴有食欲减退,随即出现嗜睡、幻觉、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最后陷入昏迷。无深大呼吸。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糖强阳性,但无酮症或较轻,血糖常升高至33.3mmol/l以上,同时伴有血钠明显升高。

本病病情危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原则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二、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若不积极治疗控制控制血糖,会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大血管病变

主要表现为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二)糖尿病肾病,

常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见于病史较长,未积极控制血糖的患者。其发展主要分V期:

Ⅰ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增加;

Ⅱ期:肾损害无临床表现,尿白蛋白正常,运动后尿白蛋白增加;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尿蛋白总量>0.5g/24h;

Ⅴ期:终末期肾衰,,表现为尿毒症,、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

治疗主要为:①饮食调节,控制蛋白质摄入量;②降糖治疗(选用胰岛素等);③控制高血压;④肾病综合征可给予利尿,防治并发症,防治感染,禁用激素;⑤肾衰治疗(可作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超过10年,大部分患有均有视网膜的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按眼底表现分为二型六期:

1、单纯型

包括三期:

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

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2、增殖型

也有三期:

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

治疗主要为:①积极控制糖尿病。②药物保守治疗。③激光治疗。④玻璃体切割术。

(四)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早期最多见的神经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四肢远端有本体觉、位置觉、振动觉、温度觉异常,常有共济失调、踏棉絮感,四肢蚁走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随后可伴有深部钝痛与痉挛样痛,即痛性神经病变,疼痛呈持续性、自发性或疼痛过敏,。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为主。

(五)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技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就是足部溃疡,常合并有细菌感染化脓现象,严重的可演变成足部坏疽。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换药、负压吸引、或截肢等综合治疗。

(六)心血管病变

为本病患者最严重而突出的问题,基本病理为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远比常人为高,发生较早,进展较速而病情较重。

1、糖尿病心肌病,

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

2、糖尿病心脏病,

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广义的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

3、糖尿病与高血压

均为常见疾病,二者关系密切。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并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及病程延长而上升,女性高于男性。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有哪些原因

糖尿病病因

一、发病因素

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一)1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现一般认为是具有强烈的遗传或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有肥胖、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等。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二、糖尿病病理生理

(一)1型糖尿病的自然发病过程

第一期(遗传易感性:与HLA某些位点有关)

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胰岛B细胞损伤)

第三期(免疫学异常:循环中可出现多种针对B细胞的自身抗体,胰岛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

第四期(胰岛B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升高,以致出现糖尿病)

第五期(临床糖尿病:胰岛B细胞残存量小于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

第六期(临床糖尿病历经数年或多年后,B细胞完全破坏,胰岛素水平极低,失去对刺激的反应,许多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

(二)1型糖尿病胰岛病理

(1)早期病理改变

早在1910年即记载了1型糖尿病患者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的急性胰岛炎,随后报告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6个月后死亡的个体尸检显示胰岛的2/3有上述损害,存活的B细胞不到总量的10%。但病程长的患者无淋巴细胞浸润。1型糖尿病病程较短的患者可见胰岛B细胞的局部再生,但随着疾病的进展,B细胞的局部再生越加少见,且再生的B细胞随之亦被破坏。

(2)晚期病理

1型糖尿病患者诊断1.5~34年后的尸检显示:由于占正常胰腺98%的外分泌组织的萎缩,胰腺重量下降。外分泌腺的萎缩可能由于缺乏高浓度的胰岛素通过血管床对本身胰腺的灌注,胰腺内高胰岛素浓度对其自身有营养作用,而该作用是皮下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所达不到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少且小,重量不到正常人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1/3,B细胞几乎完全缺乏。胰岛几乎仅包含α细胞和σ细胞及位于胰腺头部远端的PP细胞。每个胰岛内α细胞和σ细胞的数量正常或增加,胰腺内总的α和σ细胞的量在正常范围。

(三)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

(以下1-4条为核心病因)

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

2.肝糖生成增加

3.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

4.脂解增加

5.胃肠道肠促胰素作用减弱

6.胰岛α细胞胰高糖素分泌增加

7.肾葡萄糖重吸收增加

8.脑神经递质功能障碍

 三、中医辨证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一)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母体胎养不足、后天损耗过度、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肾阳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二)饮食不节、形体肥胖、长期过食

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三)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而见多饮、多尿、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倦乏力、食少难化、大便溏薄、口干不欲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或淡黄。这是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症状

早期症状:饥饿和多食,手脚麻痹、发抖,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体重下降

晚期症状:昏睡, 失明,心衰、心肌梗塞,糖尿病足,脑梗塞脑出血,性功能障碍

相关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糖尿,血糖升高,疲乏,肌肉萎缩,感觉迟钝,皮肤干燥,间歇性跛行,足底溃疡,

一、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典型症状: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典型症状:经常感到口渴而多饮,多饮会进一步加重多尿。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典型症状:食欲亢进,经常感到饥饿而多食。

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

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典型症状:体重持续下降,肌体明显消瘦。可通过对糖尿病的合理治疗,控制体重下降,甚至有所回升。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典型症状: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典型症状: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若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并结核病,等。

二、分类

常见的糖尿病有下面两种类型:

I型糖尿病,

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Ⅰ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

II型糖尿病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三、人群划分

1、新生儿糖尿病,

医学上把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称为新生儿糖尿病,但发病率不高。

2、小儿糖尿病

多为第一型或需胰岛素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高血糖及尿糖,小儿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变,眼及肾脏受累。

3、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1997年ADA和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报告,将其归类为特殊型,属单基因突变的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是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根据其定义,该类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即已存在但妊娠期间才诊断的和随着妊娠期而发生的。

5、老年糖尿病

对于老年糖尿病的年龄概念目前尚不统一,国内多采用1980年联合国提出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称为老年糖尿病;而有些国家则以65岁为分界线。

糖尿病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待血糖控制稳定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血糖水平稳定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糖尿病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老年科,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愈率:药物可控制,不易根治

治疗周期:>120天(需要终身治疗)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相关检查:腰臀围比例,血糖,血脂,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尿葡萄糖,

常用药品:参芪降糖颗粒,糖脉康颗粒,奥利司他胶囊,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