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54:5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大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大学生厌学的原因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2:54:50 1308 ℃


一、大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呢

  1.不要整天觉得大学质量不好,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

  有的大学生因为高考发挥不好进入了不理想的大学,就整天看不惯学校里的一切事物,怨天尤人肯定会导致厌学。要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能改变大学,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比如考研等等。

  2.看看其他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可以考虑换专业。

  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许填报专业不合适自己,所以进入大学学习后对专业没有一点兴趣或者感觉太难学不进去,这种情况可以看看学校其他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可以考虑换专业。

  3.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努力。

  上大学以后,不要因为要适应所谓的朋友而改变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应该找到那些对学习有激情、志同道合的同学,互相坚盾,一起努力学习。

  4.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有的大学生只知道读完高中以后要读大学,至于读完大学以后干什么就茫然无知了,自然没有学习的热情而厌学。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5.每学期都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让自己充实起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如果没有学习计划,是不会有一个好的成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的话会导致恶性循环而厌学。大学生应该 每学期都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让自己充实起来。

  6.多看看校友成功的例子,激励自己好好学习。

  一个大学一般都有一定的历史了,每年都会有很多成功的校友,他们进入社会后成功的表现与他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应该多看看校友成功的例子,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自然不会再厌学了。

二、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属于青少年学生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不会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内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

  2.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3.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4.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5.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强迫症。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摆脱也摆脱不了,非常苦恼,使注意力无法集中。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无主见,就像被思维控制一样,昏晕而过,迷茫糊涂,而这种强迫症,是不会贴附在学习上的。

三、如何才能消除厌学和逃学现象呢

  家长方面

  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社会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容易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也忘掉。

  要注意赞美和鼓励。家长必须懂得,语言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相反,批评过多,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学习时更易犯错误。

  学校方面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实施“人格教育”,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应改变过去的观念:将“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强制你学习”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何谓吸引?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达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使儿童每一分钟都成为快乐的、审美的享受。

  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

四、厌学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

  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大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大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大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呢1.不要整天觉得大学质量不好,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有的大学生因为高考发挥不好进入了不理想的大学,就整天看不惯学校里的一切事物,怨天尤人肯定会导致厌学。要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能改变大学,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比如考研等等。2.看看其他专业是否适合

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如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记者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挂牌仪式上了解到,目前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达15%。专家提醒: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胡月老师建议:1.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要自卑、自傲以及自恋,要让自己充满自信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_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有什么体现

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科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与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成才教育充分结合起来。

Hash:70aaa5af1908d73640420193a72b8586b0057fa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