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9:43:0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扁平足怎么治疗呢?

BY:大叔18岁 2024-07-17 19:43:07 1403 ℃

扁平足患者多见于青少年,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主诉一般为足部疼痛肿胀,在站立或行走后时间久后尤为严重。常见病因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那么小孩子有扁平足应该怎么治疗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生活中怎么预防扁平足

脚跟疼痛、足弓塌陷。长期站立或从事奔跑、跳跃等活动,如果稍不注意姿势,很容易造成足跟下部疼痛,严重时甚至会患上“跟痛症”。而爱美女性更容易忽视对脚的关怀,高跟鞋给女人带来魅力的同时,对脚部的伤害也更为严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双脚处于非自然状态,前足横弓压力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足弓塌陷等症状。

鞋的大小要合适。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鞋内最好垫有薄的鞋垫,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都容易损伤足部。穿高跟鞋时注意走路姿势。穿着高跟鞋走路时,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液循环。买个足弓支撑垫。足弓需要支撑的人,可根据脚码数选择合适的矫正垫。加强足部肌肉锻炼。日常生活中可以赤足在泥沙地面行走,可锻炼足的内在肌,以预防扁平足。

孩子扁平足怎么治疗呢

平足症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应在发现后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预防可能出现的骨与关节的不可逆病变,不仅成人如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足症也如是。

足垫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

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对于畸形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

儿童患者放置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合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形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但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扁平足的危害

1、扁平足经常会导致宝宝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膝盖骨腱炎,髋骨腱炎、拇趾外翻、阿基 斯氏肌腱炎腰痛及甚至颈痛等症状。

2、容易造成脚跟受伤。因为扁平足的人走路呈内八字状,脚趾朝外,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而使脚跟受伤。

3、扁平足的人无法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如果长期行走或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足部的软组织过度使用而发炎,以及关节部位受力不当引起疼痛。

4、扁平足还可能会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这是因为扁平足因缺乏脚弓支撑,舟状骨塌陷,脚底韧带拉长,再加上受到压力不均的影响,走路时脚跟往内旋转,影响脚跟,后小腿及膝盖,因为关节两侧韧带受到不一样张力的影响,使膝盖内弯,导致功能性短腿,进一步影响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倾斜旋转,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椎侧弯,导致斜肩。

扁平足的症状表现

扁平足的症状表现:

姿势性平足症状:为初发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体征可消失。

痉挛性平足症状: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足跟变宽,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完全塌陷,向内突出。严重者,足部僵硬。固定于外翻、外展和背伸位,活动明显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也难改善。部分病人可继发腰背痛及髋、膝关节疼痛

足弓塌陷可引起足的结构改变:

①跟腱挛缩:内侧纵弓塌陷后,跟腱作用于踝关节的力矩减小,跟腱的牵拉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坚硬的足弓传达到前足部,为了推动身体向前,抬起足跟,跟腱需要变得更短、更紧、更有力。

②中足的松弛:致使中跗关节不能锁定。

③前足移位:内侧纵弓塌陷后,跖骨跖屈,跟骨向后半脱位,跟骨前结节不再支撑距骨头。为了适应这种位置,前足和中足均围绕着距骨向背侧和外侧移位。前足外展,足的外侧柱缩短。

④胫后肌腱应力加大,易发生胫后肌腱劳损:严重者可有足内侧韧带的损伤。

⑤距下关节旋前,跟骨外翻。

⑥中足的不稳定使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位置,久而久之,这些关节发生退变,成为固定性畸形。这样会使踝关节承受更大的应力,最后导致踝关节退变。

常见扁平足的致病因素

扁平足是病因主要有:

(1)遗传因素。

(2)先天性足骨畸形。

(3)足部外伤或慢性劳损。

(4)足内在肌或外在肌力弱或麻痹、痉挛。

(5)外八字。

(6)后跟外翻。

(7)X型腿

(8)拇趾外翻。

(9)肥胖

(10)老人性机体退化。

(11)发育期骨骼生长过快

(12)营养不良

(13)长期穿穿过硬鞋底。

扁平足的临床分类:

扁平足在临床上分为姿势性平足症、痉挛性平足症和强直性平底足。临床表现主要为久站或行走时足部疼痛或不适,站立时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处肿胀压痛,休息减轻,晚期发展为痉挛性平足,并可引起骨性关节炎并发症。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本症可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若为先天性者则多在10岁以后出现症状,常因各种损伤和劳累、肥胖而诱发,双侧多见。本症重在预防,一般行非手术疗法多能奏效,少数患者则需手术治疗,亦可获得较好疗效。疗效欠佳者多数是未经正规治疗或伴有合并症、并发症者。

三种不同类型扁平足的发病原因:

1.姿势性平底足即发病初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仅在站立和行走过久后感足部疲乏、酸痛足底和足背浮肿,一般经休息后可完全消失。

2.痉挛性平底足即发病中期由姿势性平底足发展而致,主要表现为腓侧肌群痉挛,足呈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下塌,疼痛加重,行走和站立均不能持久,经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3.强直性平底足即发病晚期,由以上2种类型处理不当发展而来。痉挛的腓骨肌发展为强直,足骨间韧带亦强直使足固定在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消失,行走及站立困难疼痛却减轻由于足的正常功能消失,不能吸收震荡力,可出现腰及下肢其他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而致疼痛。

扁平足分为姿势性平足症和痉挛性平足症

我们都知道在临床医学上,发病因素可以简单的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那么针对扁平足这种疾病主要是有哪些因素引起的呢,又是如何分类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痉挛性平足症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

扁平足的危害,扁平足的检查方法

扁平足的检查方法2距骨跖屈角:沿足跖侧画一条水平线与距骨中轴线相交。

扁平足有什么症状,怎么矫正扁平足

对痉挛性扁平足症患者应注意休息,严重的扁平足患者可在麻醉下先行手法矫枉过正,尔后用小腿石膏靴固定足于内翻内收位。扁平足的症状消失后,再穿平足矫形鞋和鞋垫。

Hash:0cf15d0a000618f375ed6b68663570bc692d4e6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