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03:34: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究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正常吗

BY:大叔18岁 2024-07-05 03:34:36 312 ℃


动脉导管未闭合式儿童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女孩比较多,有些孩子会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的关闭,但是有些却不会闭合。有些家长对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合不太了解。究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正常吗?想要知道答案朋友们,请仔细的阅读下文吧!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般情况下常规检查正常,如合并肺部感染心内膜炎则出现感染象、血沉增快贫血、血培养阳性等。

1.X线胸片 导管细小时胸片正常,有中到大量左向右分流时左室增大,左心房增大明显,主动脉、肺动脉段突出,外周肺血管影增多,肺野充血早产儿增粗的肺血管影较难与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的肺实质病变及慢性肺部疾病相鉴别。

2.心电图 导管细小时心电图完全正常,导管直径越大,左向右分流加大,心电图显示左室肥大,Ⅱ、Ⅲ、aVF、V5~6等导联R波高耸,左胸导联T波倒置;左房增大呈宽大P波;如有肺动脉高压,则T波高尖,右胸导联R波增大。早产儿患肺部疾病时,右胸导联占优势。 3.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和多普勒可显示动脉导管分流量的大小。在高位胸骨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一、二肋间隙,逆时针稍作旋转,即可得到导管大小及形态的清晰图像(图2)。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等伴发的动脉导管未闭可通过胸骨上矢状切面得到理想的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可反映左心室容量负荷。M型超声左心房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超过1.3表示有较大的左向右的分流。彩色多普勒可快速显示细小的左向右分流,尤其适于检测手术后或经导管介入治疗后有无残余分流。连续多普勒超声适于估测穿过导管的射流速度,并可以此估测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压力差。已知体循环动脉压后可用此方法估测肺动脉压力。

4.心导管 现今的心导管术主要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而不是以诊断为目的。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干氧饱和度升高表示动脉导管平由左向右分流。但这一指标并不特异,主肺动脉窗、双动脉下室缺亦有相似结果。中到大型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压升高。因体循环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增加,导致体循环脉压增宽

降主动脉 影可显示动脉导管解剖学形态。侧位造影可显示动脉导管的走向和形态(图3),左前斜位可减小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的重叠影。多数情况下主动脉端壶腹部较宽,越近肺动脉端直径越细。无节段性狭窄的管样动脉导管较少见。心导管造影前及造影中均不可将导管穿过动脉导管,由此造成的动脉导管痉挛会影响对其大小的判断,从而影响填塞装置大小的选择。

5.CT和MRI CT和MRI能较好地显示和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的MRI检查在横断位自旋回波T1W图像上表现为连接于降主动脉上端和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的低信号流空血管影。在梯度回波电影序列上此处可见异常血流影。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对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效果最好,多角度的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可从矢状位、左前斜位和横断位等多个角度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的直接征象,对判断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和大小都很有帮助(图4,5,6)。CT诊断动脉导管未闭主要依靠在增强扫描横断位图像上见到连接于降主动脉上端和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高密度血管影。CT和MRI不仅能较好地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的直接征象,对于其他伴随畸形如主动脉缩窄等也能较好地显示或排除。

动脉导管未闭的CT和MRI检查还可清楚地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扩张、升主动脉扩张等对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有帮助的间接征象。

6.心血管造影 动脉导管未闭的心血管造影检查可用右心造影导管经右心途径由未闭动脉导管插到降主动脉,在动脉导管开口以下1.0~1.5cm处进行造影。导管选择NIH等右心造影导管,造影剂用欧米 target="_blank" class=blue>量?50,1~1.5ml/kg。通过观察造影剂向肺动脉分流可显示动脉导管大小及形状,另外造影剂可反流至动脉导管开口以上的主动脉弓,可排除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病变。也可应用球囊造影导管由右心途径插至降主动脉,当造影时先扩张球囊暂时阻断降主动脉血流,造影剂可向上反流经动脉导管至肺动脉及上行显示主动脉弓,尤其适合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病例。也可将右心导管入动脉导管操纵导管达主动脉进行造影,此法操作较复杂。

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造影也可经左心途径造影,经股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峡部或近动脉导管开口处进行造影,多应用于细小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导管选用Pigtail导管,造影剂用欧米帕克350,1~1.5ml/kg。通过观察造影剂向肺动脉分流可显示动脉导管大小及形状,并可显示或排除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病变。若做左心室造影还可显示或排除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造影投照体位可用左侧位,左前斜位或长轴斜位,其中以左侧位对未闭动脉导管的直接征象显示相对最好,最方便观察与测量未闭动脉导管的形态和大小,左侧位投照也比较方便测量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夹角,以判断是否为垂直型动脉导管未闭(图7)。某些特殊的动脉导管未闭则需采用其他投照体位,如右位主动脉弓时,动脉导管常连接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需采 正位或坐观位升主动脉造影方能显示未闭动脉导管的直接征象。

究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正常吗

动脉导管是胎儿在母体时赖以生存的联结在主动脉和脐动脉之间的一条生理性通道。这条生理性通道叫动脉导管。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应该闭塞。但极少数婴儿,一个月后仍未闭塞,形成一个永久性通道,临床上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未闭的动脉导管的直径粗细不同。直径越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小、越晚。直径越大,影响越大、越早。有动脉导管未闭的小孩出现症状的时间和导管粗细关系十分密切,导管比较粗时,孩子小的时候,易得感冒肺炎。上学时,如果容易疲劳,活动力不如同龄儿童,要注意是否有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直径小,可以在都不出现症状。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时间选择:如果是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同时手术。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究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正常吗?看了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此事要根据患儿自身来决定,有些是可以自己闭合的。动脉导管室患儿赖以存活的生命通道,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是及时到医院诊治较好。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时间选择:如果是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应尽早手术。如果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同时手术。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究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正常吗?看了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此事要根据患儿自身来决定,有些是可以自己闭合的。动脉导管室患儿赖以存活的生命通道,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还是及时到医院诊治较好。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1.早产儿 对于早产儿,早期就需限制液体和的摄入量。对于生后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在出生10天内静脉滴注吲哚美辛(消炎痛),可有效关闭动脉导管。但有肾功能不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禁用,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检测肾功能。近来使用布洛芬(异丁苯乙酸)静脉滴注促进动脉导管闭合,疗效与吲哚美辛(消炎痛)相当,且较少引起少尿。布洛芬分3次给予,首次剂量为10mg/kg,之后的24h按5mg/kg再用2次,导管闭合率可达70%。经治疗心功能不全不能纠正者,需手术结扎动脉导管。动脉导管结扎术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以避免转往手术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状态。手术合并症并不多见,可有导管撕裂、膈神经麻痹乳糜胸、误扎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故术后检查股动脉搏动十分必要。对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在出生当天进行预防性的动脉导管结扎,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2.足月儿和年长儿 有严重左向右分流的患儿,关闭动脉导管可以纠正心力衰竭并消除最终发展成为肺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为预防感染性心内膜,即使是小的分流也建议结扎动脉导管,尤其是这种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比较低,但单纯为消除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性而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尚有争议。

3.经皮穿刺经导管动脉导管堵塞术 目前,经导管介入治疗堵塞未闭的动脉导管的方法优于手术结扎。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后期,Rashkind双伞装置被广泛使用之前,动脉导管经心导管阻塞术只是偶尔有过尝试(图8A)。但Rashkind双伞由于价格昂贵,需较大的经静脉管鞘及相对较高的近10%~20%的残余分流率,目前亦已少用。据报道有少数病人尚可发生血管内溶血和左肺动脉血流紊乱。 近来,充满涤纶纤维的不锈钢弹簧圈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到中型的动脉导管的堵封闭(图8B)。具有可控性释放机制的可拆卸弹簧圈,因其潜在的易控制、易于取回重新放置的优点而得到发展。弹簧圈的优势是价格便宜,只需要较小的递送导管,封堵率达95%以上。关闭4mm及以上的大的动脉导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须植入多个弹簧圈。弹簧圈封堵术的并发症不多见,包括弹簧圈导致的肺动脉分支栓塞、堵塞不全所致的血管内溶血及植入多个弹簧圈导致的左肺动脉狭窄。对于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纽式装置和近来备受推崇的Amplatzer导管封堵器已取得良好疗效(图8C)。新近的多中心研究表明,纽扣式堵闭器用纽式装置是可行的和十分安全的。在284例年龄为3个月至92岁,动脉导管直径在1~15mm的患者中,278例(98%)患者术后1年、2年、5年的残余分流检出率,分别为21%、14%和0%。同时,在婴儿和年长儿中采用Amplatzer导管封堵器,堵塞中到大型动脉导管亦已积累了大量经验。Bilkis等近来报道了209例年龄在2个月至50岁,动脉导管在1.8~12.5mm,Amplatzer导管封堵器对98%患者有效,术后24h内和1个月内关闭率分别为66%和97%。术后并发症较少,包括堵塞装置引起栓塞、轻度主动脉狭窄,血管内溶血更少见。

4.手术治疗 手术结扎导管临床上有0.4%~3.1%的残余分流率。使用较敏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残余分流率可能会更高,因此,对于一些再通和管径超过7~10mm的患者需手术时,应切断动脉导管。但在大多数医疗中心,目前手术治疗仅局限应用于药物治疗失败或有治疗禁忌证的早产儿。近来,对新生儿、婴儿经腋下小切口胸廓切开术已经开展,取得了广为认可的效果。胸腔镜手术已成功应用于儿童动脉导管的关闭。手术步骤包括胸腔镜直视下放置血管夹。技术熟练的医生20min内 即可完成。该新技术扩展应用于早产儿和婴儿,并发症包括气胸喉返神经损伤。经验的积累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5.无症状动脉导管未闭 随着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一些无临床症状的细小的动脉导管引起的微弱的湍流亦可被探及。据报道,因发现与动脉导管未闭血流无关的杂音而行彩超检查的儿童中,约0.5%发现有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曾有报道示1例无症状性导管未闭患者患有动脉内膜炎,是否需常规关闭无症状性导管尚需进一步探讨。

动脉导管未闭有哪些危害

1、影响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循环

主要症状表现取决于分流量大小,即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分流量小的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儿表现为劳累后易发生气促心悸乏力等,容易反复发生感冒肺炎,生长发育迟缓

2、引发新生儿缺氧发作

长期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引发肺小动脉反应性痉挛,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高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紫绀,下半身清紫,右上肢正常。

3、导致心力衰竭

主动脉压力高于肺动脉压时,血液将从主动脉流向肺动脉,造成肺循环血量的急剧增加,进而导致回流到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血量也增加,大大增加了左心室舒张期的负荷,致使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脉压因此增大,产生周围血管症,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而引发猝死

动脉导管未闭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分流大小以及流向,因此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七种最常见的先心病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在一岁内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但是必须定期随访,随时掌握病情。也有的患者病情较严重,一出生就出现紫绀,此时应立即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原因

心脏胚胎发育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在的和外部的 2类,其中以后者多见。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易位和畸变,例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4-三体综合征、15-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等,常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子女的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比预计发病率明显的多。外部因素中较重要的有宫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及柯萨奇病毒等;其他如妊娠期接触大剂量射线、使用某些药物、患代谢性疾病慢性病缺氧母亲高龄(接近更年期)等,均有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

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婴儿出生后随着第1次呼吸的建立,血氧浓度急剧上升,可使动脉导管壁肌肉发生收缩而关闭。一般在生后第1 天动脉导管大多已呈功能性关闭,但在7~10天内可由于缺氧等原因而重新开放。解剖上的闭塞则常需在1岁左右方能完成。组织学上的变化是先由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内膜垫突向动脉导管腔,然后内膜下层出血和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动脉导管腔永久闭塞,而形成一条索带状的残余。若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构成主动脉和肺动脉间不应有的通道,即称动脉导管未闭(PDA)。

流经动脉导管血液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动脉导管的直径、长度及肺和全身血管床的相对阻力。随着分娩脐带结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早产儿中,由于肺动脉血管平滑肌数量较少,肺动脉阻力的下降更为明显,当动脉导管未闭时,可出现较大的左向右分流和左室容量超负荷。同时早产儿的心肌细胞小,密度低,心室肌肉的含水量较多,且心脏内交感神经尚未完全发育,致早产儿心脏的收缩力和储备功能低下,在心室容量超负荷时,增加心搏出量的顺应能力常受限制,因此早产儿特别是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常因动脉导管开放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当动脉导管未闭时由于主动脉一部分血液分流到肺动脉,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致脉压增宽,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伴严重肺部疾患或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主、肺动脉间可无压差或肺动脉压超过主动脉压,此时通过动脉导管可无分流或发生右向左分流,即肺动脉内的缺氧血流入降主动脉到下肢,导致脚趾青紫,称差异性发绀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不宜多吃巧克力甜食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心病总数15%,女性多见。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早产儿常见症状:紫绀、杵状指 趾)心脏杂音、动脉导管未闭、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详细]是否医保:医保疾病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相关医院更多医院邯郸荣耀医院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一、动脉导管未闭病因遗传是主要的内因。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物。临床表现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动脉导管未闭的病因

一、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是什么1、动脉导管未闭、症状动脉导管细小者临床上可无症状,导管粗大者可有咳嗽、气急、喂养困难及生长发育落后等。2、体征胸骨左缘上方有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于收缩末期最响,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

动脉导管未闭能治愈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

一、动脉导管未闭能治愈吗动脉导管未闭能治愈,未经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完整自然病程尚不清楚。通过听诊,估计自发闭合率每年约为0.6%,可能比实际发生率略高。预期寿命的数据多是在常规使用抗生素之前收集的,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患儿死亡的重要原

Hash:e6f7b93d4ae2390c2d6c55b413f4ab783ca65c4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