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7:26:5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药治疗乙肝疾病走出三误区

BY:大叔18岁 2024-07-16 17:26:51 1950 ℃

乙肝危害了很多中国人。不少人认为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这种说法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此种湿热之邪是一种特殊的湿热疫毒之邪。它除了具有一般湿热之邪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有传染性,以肝脏损害为主。从临症及检测结果来看,急慢性乙肝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精神萎靡眼睛干涩肝区隐痛等,但有些病人为病邪久蕴体内,既无或仅有轻度肝功改变,又无临床症状,因此把乙肝病邪统归为湿热疠气不无偏颇。

按照中医传统观点分析,乙肝似属湿疫疠气更为贴切,仅从湿热着眼难免有差误。

肝主疏泄,其疏泄功能并不局限于脾胃气机的调畅运化,还涉及到精神活动、物质代谢、液运行、妇女月事、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活动,因此,肝功异常除影响脾胃功能外,还会累及其它脏器。

血虚可致肾精不充,肾精亏也可致肝木失养,肝病最终可累及肾(如肝功能衰竭可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有“养肝必先滋肾,补肾即所以补肝”之说。在临床上,笔者对乙肝大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升高,辨证见有肝阴亏损者,常以一贯煎、滋清肝饮酌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滋水涵木,扶正祛邪,每能取得肝功恢复的良好疗效。

肝主藏血,心主血脉和主神志,故在乙肝病程中可出现鼻衄肌衄等肝血失藏和右胁疼痛、胁下痞等气滞血瘀的症状体征,重症患者可见神志异常,此说明肝病可累及心。

因此,慢性乙肝最基本的治法应该是扶正固本,此当贯穿治疗始终,而清热解毒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治疗只能是慢性乙肝的辅助疗法。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应考虑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特点。行气勿用香燥太过,慎防劫伤肝阴;清湿热应适可而止,以免苦寒败胃。

在目前乙肝治疗疗效欠佳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乙肝传播和蔓延显得格外重要。“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是中医的一惯主张。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人以为传染病预防是防疫部 门或西医的事情,遇到乙肝病人,只知道遍寻秘方验药,从不进行有关防疫知识的宣教。还有一些人片面地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含义,认为只要身体好,抵抗力强,沾上了病邪,也不会发病。他们大意到连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给病人治疗时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病的四个方略

对于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来说,摆脱乙肝的困扰,回到正常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对抗乙肝的“法宝”。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因此,清热利湿是首要的坚定不移之方略。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故治疗乙肝,活血化瘀也应贯彻始终。

乙肝肾炎何不问药于中医

乙肝相关肾炎起病多种多样,其肝炎表现多不明显,不少病例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肝炎与肾炎发病间隔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病程中见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数病人血压及肾功能正常。乙型肝炎可以引发肾炎,即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致肾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

中医治疗乙肝用药的作用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及其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乙肝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中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的成功打破了肝硬化不可逆转的定论,多种中药制剂从实验研究到临床观察均取得可喜的成果。

Hash:f13da5c00cae90060f4de6bd65da5bf9a337d07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