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36:24

酒渣鼻

酒渣鼻(螨虫性皮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因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中医认为酒糟疹色发紫发红,发生于鼻部或鼻部沟侧,乃肺、胃之所,多由肺热受风或气血热盛生风所致,久之皮损呈紫红色,且有肝气抑郁之症,乃是肝郁气滞,经络受瘀血阻滞所致。脓疱、丘疹、结节之皮损则是由于毒邪作祟引起。鼻赘期乃是气血凝滞、毒邪内蕴造成。《外科大成?酒兹鼻》云:“酒兹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本病以颜面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西医亦称之为酒渣鼻。

酒渣鼻的饮食,食疗,酒渣鼻吃什么好

酒渣鼻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2、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的食物3、宜吃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鲢鱼鲢鱼的鱼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很丰富,能起到温中益气、降火的作用;此外,鲢鱼富含的胶原蛋白能促进鼻粘膜组织的修复每周1-2次,有皮肤病患者少吃水果苹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呼吸道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还具有解毒功效每周3-4次西兰花菜花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西兰花中维生素K含量较多,能改善血管的韧性,缓解酒渣鼻的症状每周2-3次,健康人群可长期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燥热的食物2、忌吃龙虾、羊肉等发物3、忌烟酒、辣椒、洋葱等刺激性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龙虾龙虾属于发物,鼻腔、咽喉有炎症的患者食用龙虾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治疗治疗期间禁忌食用榴莲榴莲辛、热,入肝、肾、肺三经,可活血散寒,不适用炎症患者食用禁忌食用,喉痛、咳嗽、感冒、阴虚体质、气管敏感者不宜多食茴香茴香性温,具有积热散寒的功效,食用后会加重炎症和肿痛的症状鼻咽炎患者禁忌食用,宜清淡饮食

酒渣鼻饮食原则

1.食疗方:

饮食疗法也是治疗酒糟鼻,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效果较慢,需要长期的坚持,不同的患者效果不一。

1)马齿苋薏仁银花粥 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糟鼻,丘疹,期。

2)鲜枇杷叶粉沫 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糟鼻、毛囊虫皮炎,。

3)腌三皮

酒渣鼻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酒渣鼻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酒渣鼻检查,酒渣鼻诊断

酒渣鼻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皮损,皮肤皮肤病 保健科 疼痛皮损对多种皮...
蠕形螨检查,皮肤皮肤 急救蠕形螨检查是...

1.蠕形螨检查

蠕形螨检查是检查皮肤上是否有引起蠕形螨皮肤病的蠕形螨的一种皮肤病检查方法。人体蠕形螨常见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主要寄生在毛囊及皮脂腺内。

2.皮损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

3.组织病理

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期真皮结缔组织增生与皮脂腺增大。肉芽肿损害中可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样肉芽肿,与结节病、狼疮样酒渣鼻、颜面播散粟粒性狼疮等相似。

酒渣鼻就诊指南

酒渣鼻就诊指南针对酒渣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酒渣鼻挂什么科室的号?酒渣鼻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酒渣鼻要做哪些检查?酒渣鼻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酒渣鼻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酒渣鼻患者就医,解决酒渣鼻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鼻端弥漫性潮红、鼻毛脱落、鼻尖上翘呈马鞍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灼热减少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充血减少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面部潮红充血、自觉灼热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蠕形螨检查蠕形螨检查是检查皮肤上是否有引起蠕形螨皮肤病的蠕形螨的一种皮肤病检查方法。人体蠕形螨常见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主要寄生在毛囊及皮脂腺内。2.皮损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3.组织病理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期真皮结缔组织增生与皮脂腺增大。肉芽肿损害中可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样肉芽肿,与结节病、狼疮样酒渣鼻、颜面播散粟粒性狼疮等相似。

诊断标准

根据发生在面中部的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中年发病,复发性丘疹和脓疱即可诊断。

酒渣鼻的治疗方法,酒渣鼻怎么办,酒渣鼻用药

酒渣鼻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外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

酒渣鼻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全身治疗

(1)由于病因不明,治疗多为对症性,尽量防止加重本病的因素,调整内分泌,纠正胃肠道功能紊乱,禁烟、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刺激皮肤的碱性肥皂、酒精、洗洁剂、染色剂、收敛剂等,以及避免日光照射。

(2)抗生素:使用同寻常性痤疮。或用甲硝唑0.2g,3次/d,连服两周后改为2次/d,共用1个月。因长期使用有全身副作用和毒性,该药为二线药,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或用替硝唑(砜硝唑、甲硝磺酰咪唑)0.5g,2次/d,首次2g,7天为1疗程。

(3)维A酸凝胶(异维甲酸):通常用于抗生素不敏感的异型,如狼疮样?圃?、Ⅲ期酒渣鼻、革兰阴性酒渣鼻等,0.5mg/(kg·d),为酒渣鼻的标准剂量,也可用0.1~0.2mg/(kg·d)或2.5~5.0mg/d,治疗6个月。适用于各期酒渣鼻及持续水肿性酒渣鼻。本药可导致畸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内服氯喹、烟酸、维生素B1、B6等。磷酸氯喹0.25/次,2次/d,连服2~4周,以后为0.125g/次,2~3次/d,共服1~2月。用药期间注意副作用,如精神紧张给予镇静剂。绝经期可用己烯雌酚1mg/d,连服2周,或甲状腺粉(片)。胃酸缺乏者而不伴有浅表胃炎者,给予稀盐酸合剂,10ml,每天3次,并补充维生素A、B及C。胃酸增多时,可给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抑制充血、消炎杀虫、剥脱、去脂等。用药基本同寻常性痤疮。常用药如下:

(1)初期可选用5%~10%硫黄洗剂、5%~10%复方硫黄洗剂、1%甲硝唑霜、1%复方甲硝唑霜、5%过氧苯甲酰乳剂等。

(2)丘疹脓疱期,可用硫黄鱼石脂软膏、间苯二酚(雷琐辛)霜或1%复方甲硝唑霜。

(3)鼻赘期,可用含有肝素钠成分的药物,商品名康瑞宝、肤原、美德喜、海普林、贝复曼霜等外用。

3.物理治疗

(1)鼻赘期可用高频电作破坏治疗,也可冷冻、激光治疗,但要注意破坏应表浅,以免遗留瘢痕。

(2)丘疹脓疱型可做紫外线照射。

(3)鼻赘期也可手术划割治疗,术后用浅层X线照射,也可90锶β射线敷贴治疗。

二、预后

可在数年内此起彼伏,时轻时重。

酒渣鼻辨证论治

1.中医偏方:

1)红斑期:法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凉血四物汤加减,外用颠倒散水调敷。

2)丘疹,脓疱,期:伴有口渴,喜冷饮、多食,善饥、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滑,属肺,胃,炽热,可用茵陈五苓散或黄连解毒汤;热甚者加白花舌蛇草、生石膏、栀子等,脓疱重者加野菊花、蒲公英等。外用蛤粉膏、黄连膏。

3)鼻,赘期:方用凉血四物汤加夏枯草、连翘、鬼箭羽;如风盛者服用防风通圣丸,血淤明显可用大黄蟅虫丸、小活络丹等。外用红香膏、黑色拔毒膏等贴敷。

酒渣鼻如何鉴别?

一、鉴别诊

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盘状红斑狼疮 为境界清楚的鲜红或淡红斑,中央凹陷萎缩,有毛囊角栓,表面常覆有黏着性钉板样鳞屑,皮损呈蝶状分布,多见于青年女性。

2.寻常性痤疮 主要见于青春期,损害为毛囊性丘疹,用手挤压可有皮脂排出,倾向化脓,常伴有粉刺,除颜面外,胸背部也可发生。

3.面部湿疹 为多形皮损,剧烈瘙痒,搔抓后可有渗出浸润。

4.痤疮 主要见于青春期,皮损除侵犯面部以外,胸部、背部也常受侵犯,有典型的黑头粉刺,鼻部常不受侵犯。

如何预防酒渣鼻,酒渣鼻的护理措施

酒渣鼻预防

1.预防:

1)尽量防止加重本病的因素,调整内分泌,纠正胃肠道功能紊乱,禁烟、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刺激皮肤,的碱性肥皂、酒精、洗洁剂、染色剂、收敛剂等,以及避免日光照射。

2)忌食辛辣、酒类等辛热刺激物。

3)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

4)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5)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

6)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酒渣鼻并发症,酒渣鼻会引发什么疾病

酒渣鼻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一般无自觉症状,常有习惯性便秘,。少数病人可并发眼,睑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酒渣鼻的病因,酒渣鼻有哪些原因

酒渣鼻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嗜酒、吸烟、刺激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患、肠寄生虫、长期作用于皮肤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最近国内有人提出酒渣鼻的发病原因100%是由毛囊虫感染引起,建议把酒渣鼻改名为“毛囊虫皮炎”。目前这个论点尽管尚有争议,需进一步证实,但我们认为毛囊虫是酒渣鼻的病因之一,对若干病例甚至是唯一的病因。因毛囊虫常存在于面部扩大的毛囊内,数条毛囊虫可以聚集在一起,尤其红斑丘疹性或脓疱丘疹性损害内容易找到毛囊虫,国内也常有人用灭滴灵治疗酒渣鼻,认为灭滴灵有杀毛囊虫的作用,笔者也曾试治若干例,红斑丘疹或丘疹脓胞可在数日内减轻或痊愈。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多种疾病可影响其发病,可考虑与下情况。

1.高血压和心理因素 有高血压和心理因素所致的酒渣鼻病人中,周期性微循环障碍的偏头痛比正常同龄组和同性别组高2~3倍。实验表明:正常的皮肤可对多种血管舒缩活性物质有反应,并可保持舒缩功能,但酒渣鼻颜面扩张的血管静脉微循环受阻。该情况是本病的后果还是发病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2.遗传 以往认为酒渣鼻是一种皮脂腺疾病,但大部分的酒渣鼻病人无皮脂分泌过多迹象,也无痤疮,起始发病也与毛囊无关,家族中有同患者倾向。

3.精神因素 情绪紧张与疲劳可以加重本病,但神经过敏和忧郁也是本病的结果而非原因。

4.感染 研究表明酒渣鼻患者中蠕形螨较正常皮肤多,故蠕形螨感染为酒渣鼻发病的原因之一。

5.阳光和热 就诊的酒渣鼻患者80%主诉阳光、洗澡和受热后加重或复发,这说明外界温度刺激使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渗出,潜在致炎物质导致弹力纤维退行性改变。

6.其他 本病多见于绝经期妇女,男性在青春期较多,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嗜酒和辛辣食物等都可加重本病或引起复发。

酒渣鼻有哪些症状?

酒渣鼻症状

早期症状:鼻、两颊、眉间及颏部出现红斑,在进食辛辣食物或热饮、环境温度升高、感情冲动时面部潮红充血,自觉灼热。反复发作后鼻翼、鼻尖和面颊处出现浅表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出现局部持久性发红,部分患者伴有皮脂溢出。

晚期症状: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鼻端肥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鼻部有增大结节,表而凹凸不平,形成赘瘤状称为鼻赘

相关症状:鼻端弥漫性潮红,鼻毛脱落,鼻尖上翘呈马鞍状,鼻唇沟发红皲裂,鼻裂,红鼻头,丘疹,鼻端肥大,鼻外部膨胀隆起,肉芽肿,

一、症状

1.红斑期 真皮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非特异性炎症浸润。

2.丘疹脓疱期 丘疹的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浸润,常在浸润中央可见有成团集簇的上皮样细胞。脓疱的组织象为嗜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毛囊内。

3.鼻赘期 其病理变化为表皮增殖,皮脂腺增多且极度肥大。真皮的大部分由皮脂腺占据。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轻度炎性反应。

本病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常对称分布,多发于中年人,妇女较多,患者多并发皮脂溢,颜面犹如涂脂。皮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脓疱等。病程缓慢,可分为三期,但无明显界限。

分为3期:红斑期、丘疹期、肥大期。

1.红斑期 颜面中部,特别是鼻、两颊、眉间及颏部出现红斑(图1,2),对称分布,红斑初为暂时性,在进食辛辣食物或热饮、环境温度升高、感情冲动时面部潮红充血,自觉灼热。反复发作后鼻翼、鼻尖和面颊处出现浅表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出现局部持久性发红,部分患者伴有皮脂溢出。

2.丘疹期 在上症基础上,出现多数散存的红色丘疹,有时形成脓疱,损害较深较大时形成疖肿,鼻部、面颊部毛囊口扩大,可在数年内此起彼伏,时轻时重,少数病人可并发眼睑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经前加重。

3.肥大期 又称鼻赘期。仅见于少数患者,多发生40岁以上男性,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鼻端肥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鼻部有增大结节,表而凹凸不平,形成赘瘤状称为鼻赘(图3)。

除上述症状外尚有一些特殊类型酒渣鼻,如类固醇性酒渣鼻,是由于局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加重,表面镶嵌囊样、圆形、位置较深的丘疹或脓疱、硬结,皮肤呈黑红色,自觉不适和疼痛。狼疮样和颗粒状的酒渣鼻,临床上可见许多棕红色丘疹或小结节,局部皮肤变厚发红,常在眼睑下。组织病理检查见毛囊周围和血管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酒渣鼻(granulomatous rosacea)是一种特殊性酒渣鼻,常发生在面部口周形成蝶状,玻片压诊呈黄褐色或果酱色样小结节。

根据发生在面中部的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中年发病,复发性丘疹和脓疱即可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中医认为该病为肺热熏蒸、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犯皮肤,血淤凝聚而发病。

二、诊断

皮损主要在以鼻为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具有典型症状,好发于中年人,自觉症状轻,病程慢性。

酒渣鼻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灼热减少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充血减少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酒渣鼻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

治愈率:50--70%

治疗周期:2--8周

治疗方法:外用药物治疗、内服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皮损,蠕形螨检查,

常用药品:甲硝唑,红霉素,维生素B6软膏,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