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5 23:09:38

感觉统合失调 [的调适]剖腹产宝宝警惕“感觉统合失调”

篇一:如何训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1972年,美国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自身感官从外界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其加工处理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引发学习、生活等问题,导致儿童出现特殊行为特征,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不良性格,情绪易变,自控力差,没有纪律性。不当的教育方法会将孩子推向说谎、逃学、厌家、厌世的境地。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发育呢?

  触觉功能不良:可先通过拥抱、握手、抚摸、挠痒痒等身体接触使其适应外界刺激,再通过海洋球、钉子球的挤压加强刺激,还可在阳光隧道或滚筒隧道里放置不同材质物体,让儿童在爬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材质的刺激。适应后可利用指压板、彩虹桥加大强度。需注意的是从低敏区到高敏区,从低强度到高强度要逐步过渡。

  前庭失调:可训练前、后翻跟头,通过摇篮、秋千、旋转浴盆、滚筒的摇晃,大笼球、滑梯的俯冲来刺激前庭器官,还可在平衡盘、独脚凳、平衡木、索桥上保持平衡来改善平衡能力,利用滑板进行俯卧旋转、手、脚滑行等活动来促进前庭功能发育。训练中需注意保护头部,密切观察儿童脸色以调整训练强度,如果能够适应,可在以上动作基础上添加交替投球、推球、取物、捡球、抛球、套圈、击打或计数等来增加难度。

  本体感觉失调:可通过睁眼、闭眼五官训练来提高对身体形象的认识,训练脚尖对脚跟沿直线走。辅助球上蹦跳、蹦床、袋鼠跳、单脚跳等跳跃类训练可促进本体觉的发育;交替拍球、踏步、脚踏车、跳操等训练可改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各方向抛接球可提高辨距和对方向的判断力;跨越障碍物训练可改善起动难的状况。训练中可穿插系鞋带、扣纽扣、拉拉链等活动改善精细功能。

  视觉感不良:通过颜色、大小、材质、光线等元素对视觉进行刺激,训练眼球分离运动来扩大视线范围。交替推球、拍球、投球等可提高手眼协调性,对眼球震颤的儿童可多观察静止的画面,嘱其从中找东西,训练中应注意目光交流。

  听觉感不良:通过敲击不同物体让其辨识,施加指令时,先从一步指令开始逐步过渡到两步、三步,如说第一遍、第二遍未听从,重复第三遍的同时辅助其完成动作,慢慢过渡到说两遍、说一遍儿童就开始执行指令。

  感觉统合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觉到快乐而不是压力,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及时给孩子积极的反馈,要尊重其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纠正行为,改善注意力、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控制情绪等。训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专业的治疗、正确的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更好的明天!

篇二:剖腹产宝宝警惕“感觉统合失调”

  最近有不少孩子出生,剖腹产的人数也比以往要多。在迎来一个又一个“蛇宝宝”、全家欢喜的同时,专家却提出警告:如果你的宝宝选择了剖腹产,那么请从出生后,就开始给他加强训练,否则将来孩子会比别人“笨手笨脚”。

  8岁娃连穿鞋带都穿不好

  中大医院儿科曾经接诊过一个孩子,已经8岁了,却连穿鞋带都穿不好,写作业也是歪歪扭扭,成绩一直都不好。结果发现,果然又是一个感统失调。而这个孩子是剖腹产儿童。

  自然分娩时,胎儿就像跳水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空中着地一样,在下降过程中,慢慢完成俯屈、内旋转、仰伸等一系列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胎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到由宫缩和产道压力的改变而形成有节奏的挤压,这种刺激信息传到中枢神经,经过组合和反馈调节,从而以最佳姿势、最小径线、最少阻力顺着产道降临人世。这一过程不但对分娩阶段十分重要,对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也大。

  该院儿科唐洪丽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医学界相信,一个孩子如果是采用了剖腹产,那么由于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往往缺乏感觉上的一些必要刺激,导致孩子容易发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甚至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比率也比一般孩子要高。”

  感统训练最佳时期在12岁之前

  “感统”很多年轻的家长并不陌生,简单讲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但是“感统失调”是病吗?医院的感统训练和幼教机构的有什么不同?感统训练在家里能做吗?

  6岁多的路路就要进入小学了,一直没上过幼儿园的路路,除了家人,很少跟其他小朋友接触,而且特别黏着妈妈。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妈妈经常带他走亲访友,让他变得开朗一些。可是路路不让生人碰,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自然也没法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爸爸有点担心路路的智商有问题,可是经过测试,路路的智商很正常。在唐洪丽主任医师的诊断下,得知孩子的问题出在感觉统合失调。根据医院测试,路路的得分在40分以下,属于轻度感统失调,需要进行感统训练。经过两个疗程训练之后,现在路路明显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也愿意跟小区的其他小朋友玩耍了。

  感统测试怎么做?

  中大医院曾对2486名儿童进行测试,发现34.9%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唐主任拿出一份非常详细的测试表,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对测试表的选项进行钩选,再通过仪器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测试,最后得分在40分以上的属于正常范畴,20分-40分属于轻度感统失调,10分-20分属于中度感统失调,10分以下的属于重度感统失调。

  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进行初步的观察判断,但是准确诊断孩子属于身体哪方面的感统失调,严重到什么程度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测试,然后医生在测试结果基础上进行分析诊断。

  另外,家长还很关注,医院和幼教机构感统训练针对方向是否一样?现在很多幼儿教育机构都开展感统教育,这与医院的感统训练有什么区别呢?唐洪丽认为,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孩子是哪方面的失调,从而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训练,医院比较适合“出现问题”的孩子。现在很多幼儿教育机构都开展了感觉教育,针对的是“非问题儿童”,主要是从教育、发展的角度进行感统训练的,感统教育是幼儿教育领域最基础的课程,宝宝有了良好的感觉统合,学习和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篇三:你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吗?

  有许多孩子看似挺聪明,但是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好像很懂事,却脾气急躁、爱黏人,动不动就哭闹、打滚;看着很可爱,一出门或遇见生人就胆小害羞,适应新环境困难;觉得聪明伶俐,但是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比同龄的孩子让家长多操心,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田祯主任说,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多发生在4至12岁儿童身上,通常这些孩子智力发育正常,却有学习或行为上的障碍,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婴儿时期的滚、爬、坐、站立;幼儿时期系鞋带、扣扣子、做手工、语言表达等都不如其他孩子,这些孩子会看、会听,但他们看得不够仔细,听得不够认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这些问题在儿童学龄前因为没有作业和学习成绩影响,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到了上学以后才发现各个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通过就诊才知道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如下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下课时到处乱跑,爱招惹别人,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动作不协调、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手工、涂色、剪纸等精细动作总是做不好;跳绳、拍球、滑滚轴总也学不会;写作业时,速度特别慢,边写边玩,写字不工整;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

  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不直接重复教学,而是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乐于参加。首先由心理医生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和失调的程度和智力发育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水平,然后由训练师制定个体训练计划,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给予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觉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和运动相结合,从而打开大脑许多神经通路、将部分沉睡的脑细胞唤醒,从而改善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造成的学习困难等症状。感觉统合训练一般经过1至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感觉统合失调的调适]剖腹产宝宝警惕“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调适]剖腹产宝宝警惕“感觉统合失调”

篇一:如何训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972年,美国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但是“感统失调”是病吗?在唐洪丽主任医师的诊断下,得知孩子的问题出在感觉统合失调。根据医院测试,路路的得分在40分以下,属于轻度感统失调,需要进行感统训练。

阅读:368 收藏:47 分享:24


[感觉统合失调图片]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图片]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篇一:如何训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972年,美国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出现了一种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症。结果发现,果然又是一个感统失调。但是“感统失调”是病吗?

阅读:536 收藏:201 分享:3


[感觉统合失调测评方法]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测评方法]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正常的孩子,才有健全的感觉统合功能,帮助他认识、了解环境,进而利用协调完善的运动功能做出适当反应。感觉统合能力正常,儿童就能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动作协调,做事有效率。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感觉统合失调”。

阅读:1260 收藏:77 分享:39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与分析,以至整个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的现象,为什么小儿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发现小儿感觉统合失调后怎么办?我们来看看专家的建议吧。感觉统合失调解决办法感觉统合失调是指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与分析,以

阅读:345 收藏:207 分享:63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是20次,一次约1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特殊脑力训练两部分。

阅读:117 收藏:59 分享:88


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

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触觉、前庭觉、本体觉除非孩子有特殊的生理异常,否则一般来说,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发展出各自的功能,帮助孩子接收外在的信息,所以,孩子每天醒来自然就会看、会听、会闻到味道、会吃东西,因此,前4个感觉系统不大容易被关掉或被忽略,但是感觉统合里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则是3个容易出现失调的系统。

阅读:9 收藏:81 分享:270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

阅读:677 收藏:321 分享:36


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组图)

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组图)

后来经过指导和测试,诊断童童可能是感统失调型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就可能导致多动症、易怒、易燥等症状。※特别提醒感觉统合失调的明显症状一般要在宝宝稍大一些才明显的表现出来,所以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家长不要一观察到孩子有少量提示中的失调行为就断定为感统失调,这是不客观、不科学的。

阅读:410 收藏:313 分享: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