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4:44:12

佛教 寺院怀古发幽之处 佛教寺院常识及游览禁忌

佛教寺院是旅途常见的怀古发幽之处,了解一些基本的宗教常识和禁忌,会让旅游的底蕴更丰富。下面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门殿

寺院的大门一般三门并立,即中间一个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又称三门殿。进入三门殿,两旁各有一金刚,即警卫佛的夜叉神,因其手持金刚杵,所以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前有五百“执金刚”。

天王殿

进入三门后的第一重殿,前供弥勒菩萨,面朝南;后奉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奉四大天王,东方天王“提多罗咤”,意为持国,即能护卫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持琵琶,护东方弗提婆(胜)洲人民;南方天王“毗琉璃”,意为增长,即能使他人增 长善根,持剑,护南方阎浮提(胜金)洲人民;西方天王“毗留博叉”,意为广目,即能以慧眼观察、守护民众,金龙缠手,护西瞿耶尼(牛货)洲人民;北方天王“毗沙门”,意为多闻,即有大福 的大德,能保护民众财富,持伞,护北郁单越(胜处)洲人民。四大天王也就是俗称的“四大金刚”。其实,在佛教中,金刚和天王是完全不同的神灵。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出生在兜率天。民间也有把布袋和尚当作弥勒菩萨的化身的说话,源自五代时的浙江奉化 一带,常有一携布袋的僧人教化民众,信者众;该僧人临终时留下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胜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方才揭开了谜底。

韦驮天,也称韦驮菩萨,传说是南方天王部下的一位将军,因其经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出家人,故宋代以后,逐渐在寺中塑韦驮天像供奉。

大雄宝殿

即寺院正殿,亦称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大雄即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即佛教的教主,为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领悟成佛,创立了佛教,所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旁一般都塑有两位比丘立像,年老者名“迦叶尊者”,佛涅盘后被后人称为初祖;年轻者名“阿难尊者”,迦叶尊者涅盘后被后人称为二祖。

民间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其实是不对的。如来一词,是指“自心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只要获得佛果,都可称为如来,因此“如来”是“佛”的另一种 称谓。

游览禁忌

在寺院游览时,应称僧人为“师”、“法师”,尊称主持僧人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为“喇嘛”,即“上师”之意 ;忌直呼“和尚”、“出家人”,或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微微低头;忌握手、拥抱、触摸僧人头部等不当行为。

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婚配之事,或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在寺院内不应大声喧哗、指点议论或妄加嘲讽;禁止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等行为;僧人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也不得随便伸手抚摸;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佛教寺院怀古发幽之处 佛教寺院常识及游览禁忌

佛教寺院怀古发幽之处 佛教寺院常识及游览禁忌

佛教寺院是旅途常见的怀古发幽之处,了解一些基本的宗教常识和禁忌,会让旅游的底蕴更丰富。释迦牟尼佛,即佛教的教主,为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领悟成佛,创立了佛教,所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民间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其实是不对的。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婚配之事,或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阅读:2758 收藏:204 分享:493


胎教听佛教音乐有什么好处

胎教听佛教音乐有什么好处

佛教音乐通常都比较轻柔,让人感到心静,让人将烦恼抛在脑后。对于在孕期中的准妈妈们修身养性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佛教音乐的精华是净化心灵、感悟众生、修行积德、弃恶扬善,据有关专家对78首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唱诵歌词统计,有60%以上的歌词是教人珍惜生灵、关爱人生、从善积德的,对于孕妈妈来说,聆听佛教音乐会让人顿感清凉爽静,一切烦闷烟消云散,心灵即刻得到净化。这对心情极易烦躁,情绪极易波动的孕妈妈来说,不失为一副音乐良药。

阅读:198 收藏:283 分享:54


适合胎教的佛教音乐有哪些

适合胎教的佛教音乐有哪些

佛教音乐的确是可以让人的心静下来,让烦恼烟消云散,心灵得到净化。对一些情绪容易波动的准妈妈帮助会很大,是很有用处的胎教音乐。此次之所以没有推荐齐豫版的心经,而推荐了黄慧音版本,是因为此版本声音柔和,并带坚韧,可以很好的诠释心经的内含。它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重要体现。是保护小宝宝的最佳选择歌曲。

阅读:569 收藏:449 分享:76


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

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

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讲述了五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虽然都不一样,但是都要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1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前世是谁埋了你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2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蛛儿与芝草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3佛教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佛与蜘蛛的故事千年等待有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门、多才多艺,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断了,她仍不想出嫁,因为她始终都在盼望如意郎君的出现。

阅读:961 收藏:371 分享:251


胎教佛经怎么进行

胎教佛经怎么进行

胎教佛经怎么进行?胎教佛经推荐《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性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内,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更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阅读:320 收藏:211 分享:215


哈佛博士教您“打”孩子

哈佛博士教您“打”孩子

为了说明孩子是可以打的,王涛博士还举了几个“文证”。王涛博士举例说,美籍华人刘志雄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教育儿子也是用“家法”打,但发现儿子就是不听话。王涛博士认为,打孩子的前提是不能有愤怒,愤怒会让家长失去理智。“这时应该首先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该打孩子。”如果是为了“做规矩”就可以打,此时打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目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做过的错事。

阅读:463 收藏:403 分享:233


佛教养生10不传秘方

佛教养生10不传秘方

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的人一般都是比较会养生的。佛家养生讲究无欲无求,不要过分强求一些事情,顺其自然,将心放平,才能真正做到佛家的养生。这些佛教饮食,诞生于佛教界,为寺庙所拥有,但他们同样也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素食,又称蔬食,在中国古已有之,是佛门中人及其善信日常的饮食法。

阅读:4446 收藏:238 分享:262


佛教如何看待抑郁症

佛教如何看待抑郁症

经典佛教定义我们所谓的具有生命的人,实际是精神和物质的暂时聚合体,而构成精神和物质也是变化无常和没有绝对主宰的,这就构成佛教在真理意义上的无我。而佛教讨论人类不了知这一无常,特别是不了知身体、精神及世界是无我注一、无主宰的自然规律是。因此佛教教导只有洞察这一无我的自然规律,才能放下自我的执着而解脱。

阅读:1027 收藏:144 分享:33


哈佛博士教家长“打”孩子

哈佛博士教家长“打”孩子

“孩子可以打,也应该打,而且应该用杖打。”昨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做客武汉时语出惊人,“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但一定要讲究打孩子的艺术、打孩子的技术要领。不要在愤怒时打孩子“其实,孩子是应该打的,但要注意会打。”为了说明孩子是可以打的,王涛还举了几个“文证”。在美国有句谚语,“把你的

阅读:780 收藏:72 分享: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