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4:25:13

跨阈步态 宝宝行走步态初步诊断疾病

不需要家长开口,医生一看宝宝行走的步态即可初步诊断疾病,这就是医学上的"望诊".所谓"一望而知",作为父母也应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走路辨疾病

学步是宝宝身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看着宝宝蹒跚而来,父母的心情一定非常兴奋。不过,在此阶段,也请父母仔细观察宝宝的步态,如有疾病,能够做到早发现。

不需要家长开口,医生一看宝宝行走的步态即可初步诊断疾病,这就是医学上的"望诊".所谓"一望而知",作为父母也应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探索足下世界

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走路的时候两足呈"八字"分开,身体摇摇晃晃,两臂外展,似走似跑。有的宝宝走路时,有时足尖着地,有时足跟放平。这是宝宝自己在探索"足"用哪一种姿势走路最舒服,走得最快。这都是正常现象。

看足望病

当宝宝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后,父母应该更关注宝宝走路时的姿势,从中可以发现一些疾病。

剪刀步

宝宝走路时足尖着地,步态呈"剪刀型".这种现象见于脑性瘫痪。

瘫痪类型多

临床上脑瘫分多种类型,但绝大多数的脑瘫属于"痉挛型".按照肢体瘫痪的部位可以分为四肢瘫、偏瘫和截瘫等。四肢瘫的病孩根本不会走路;偏瘫的宝宝一侧上下肢瘫痪,多较早便就医;截瘫只有两下肢瘫痪而两上肢活动正常。

特殊的步态

即使是轻度截瘫的病人也可以发现他站立时多数呈足尖着地,走路时也是足尖着地,酷似在跳"芭蕾舞"的姿势。

另一特点是跨步(甚至站立)时两下肢呈"剪刀"样的交叉,主要是由于大腿内收,肌肉紧张造成的。需要提醒一点,当宝宝的背向前屈曲时两足可放平,伸直背部时两足尖着地,父母千万不要被此假象蒙蔽。

病因复杂治疗要早

引起脑瘫的病因较复杂,多数为胎内因素(如胎内缺氧、脑先天发育畸形、胎内感染);也可以是由于生产时的因素(如产伤、产时窒息缺氧)。低体重儿,尤其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者发生脑瘫的机会更多。截瘫患儿需进行骨科矫治,治疗愈早效果愈好。

鸭子步

宝宝走路摇摇晃晃,好像一只小鸭子。

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

患有此病的宝宝,在行走跌倒时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当他跌倒要爬起来时必须先把身体翻到俯卧位,然后双手支撑在地上,利用腰肌力量,边伸腰,两手边支撑双膝,最后直立起来,并且由于肌肉无力,长时间步行后,下肢疲劳而不愿继续走路。

粗大的假象

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多见于男孩,有家族遗传史。作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有一对夫妇因不育而向其有多个子女的兄弟领养了一个孩子。其兄嫂颇为大方,让子女站成一排,不论男女,任其挑选。夫妇挑选了一位两小腿肌肉特别发达的男孩(一般人们会认为小腿肌肉发达说明强壮有力)。在回家途中没走多少路孩子便要求抱,养父只是认为孩子是在撒娇。可是待孩子长大不能走路时便来就医,最后诊断为此病。

这种病孩平时上楼梯不是一步一级,而是要手扶着楼梯的栏杆一步并一步再上一级,说明肌肉无力。小腿粗大也并非肌肉发达而是肌肉内脂肪沉着而造成的假象。

尚无对策

目前对本病无特效治疗措施。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卧床不起,常并发肺炎而夭折。如要再生育,应想进行遗传门诊咨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也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为双侧或单侧。双侧病变时走路呈"鸭步" ,左右摇晃;单侧病变时走路呈跛行,一瘸一拐,病侧肢体短。

骨头不再关节里

所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头不能正常地留在关节内,而是滑到了关节的外面,从而影响了髋关节的功能。

当孩子会走路后才发现疾病,已为时已晚,有的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本病进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发现脱位的简易方法

在家中,父母可尝试采取以下方法:

1.观察双侧臀纹是否对称,如有一侧脱位,则可见臀纹不对称;使婴儿平卧,检查者双手抓住婴儿的两小腿踝关节的上方,同时屈曲两侧膝关节90°,

2.如果单侧脱位,则两侧膝关节的高度不一,膝关节位置低的一侧是脱位侧;

3.做完上述动作后,再将两侧大腿向外侧分开,正常情况下两大腿外侧可触及桌面,而患有髋关节脱位的宝宝仅能外展75°或更小的角度,此现象说明髋关节外展受到影响,有脱位的可能,需进行骨科进一步的确诊及治疗。

早治疗重预防

本病越早诊断,非但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且疗效更好。如果治疗延迟了,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果不治疗,到成年期会出现慢性下肢疼痛、骨关节炎,肢体缩短及步态明显异常,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本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为了预防本病,新生儿期不能采用旧式的把两下肢伸直包成"蜡烛包"的方法,两下肢的这种姿势会增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危险性。正确的襁褓方式应为将两大腿处于屈曲外展分开的姿势。

推荐阅读:

湖南儿童疾病肺炎居榜首

孕期女性易患的四种口腔疾病

早产儿狂补易患各种疾病

春节临近家长如何防止儿童疾病

宝宝行走步态初步诊断疾病

宝宝行走步态初步诊断疾病

不需要家长开口,医生一看宝宝行走的步态即可初步诊断疾病,这就是医学上的望诊.所谓一望而知,作为父母也应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走路辨疾病学步是宝宝身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看着宝宝蹒跚而来,父

阅读:31 收藏:442 分享:161


宝宝学步很重要重视宝宝的不良步态

宝宝学步很重要重视宝宝的不良步态

宝宝的步态不好,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罗圈腿。宝宝步态不好的原因有X形腿,O形腿,八字脚。有的是遗传导致的,更多的是因为后天的坐姿、站姿、睡姿不良习惯造成的。长期双膝向向、双脚向外坐会导致X形腿;过分盘膝坐会导致膝关节内侧长期受压而形成O形腿

阅读:527 收藏:274 分享:70


饭后散步巧养生,7异常步态要留心养生

饭后散步巧养生,7异常步态要留心养生

据调查发现,注意养生的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但他们对途中遇到的一些小疼痛却不是很重视。其实,在步行中遇到的一点小的疼痛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提醒你,你一定要重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七种异常步态预示的疾病吧。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

阅读:598 收藏:293 分享:74


共济失调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1.皮质脊髓束病变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见于小脑中线肿瘤和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区别是,醉酒者可在窄基底面上行走短距离并保持平衡,而小脑性共济失调始终为阔基底步态。

阅读:1910 收藏:209 分享:49


共济失调性步态

共济失调性步态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此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共济失调性步态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1醉汉步态因重心不易控制,步行时

阅读:1295 收藏:69 分享:48


孩子学步,“丑态”百出

孩子学步,“丑态”百出

一直到1岁半,这都是完全正常的。在迈出了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孩子他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经常摔跤!在刚学会走的孩子中,这种走路姿势很常见。在最初的几年中,小孩子走路时,头往前探,使他的双脚朝内。小孩子需要在走路的过程中,磨练他的脚底的肌肉,练出弧形。95%的孩子在5岁前,脚底会自然出现弧度。蹬三轮或两轮小轱辘童车,孩子脚底弧度会更快地形成。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给孩子的双腿打上石膏,来帮助校正孩子的双腿。但这要在确诊的情况下,由医生来操作进行。

阅读:863 收藏:121 分享:95


留心小儿步态异常

留心小儿步态异常

踮足步态常见于患儿,由足跖曲、内翻、内收一系列复杂畸形组成。由于婴幼儿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和程度轻重不一,也会有几种病理步态相互交杂,加上大多数小儿本身又处在的学步时期,所以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所以,年轻父母千万要注意小儿学步时期的步态,如有疑问,及时去请专科仔细诊察,以避免因延误病情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阅读:42 收藏:80 分享: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