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3:18:45

脉数 主动脉夹层 这里摸不到脉搏的人多数不长寿

脉数,脉数怎么办,脉数吃什么好,脉数吃什么食物好,脉数的饮食

身体什么地方摸不到脉搏暗示不长寿呢?在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主动脉夹层这种病,这是一种比较致命的疾病,那么,主动脉夹层破裂该怎么办呢?主动脉夹层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活人都能感觉到强烈的脉搏搏动,然而有个大活人却摸不到脉搏。是的,因为他得了这种病,一种比心肌梗死更可怕的病,快来看看这是个什么病!

王先生今年41岁,是株洲人,体检发现自己有高血压,医生建议他规范治疗,但因平时体格健硕,固执的他未听从医生的建议。

12月10日晚,王先生突感胸闷不适,开始时自己并未在意,但此后出现两次晕倒,这才不敢怠慢,被家人送进医院急诊科救治。

急诊科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有严重的心肌缺血表现,查心肌酶也有异常,医生考虑不排除心肌梗死可能,立即将他送进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抢救。

进入CCU后,此时他已是休克血压,根据相关检查,心血管内科医生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决定为他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为王先生做造影的是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朱医师,在准备给王先生造影前,朱科医生在做动脉搏动评估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王先生右侧桡动脉和左侧股动脉均摸不到动脉搏动,而左侧桡动脉和右侧股动脉虽然搏动较微弱。

此刻,朱医生迅速联想到了一个比心肌梗死更可怕、死亡率更高的疾病:主动脉夹层!

于是,朱医生立刻在导管室的DSA机下为王先生做了一个胸部透视,X线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病人主动脉影明显增宽,主动脉夹层更加可疑了。

行主动脉CTA检查可马上明确诊断,CTA在十几分钟后给出了答案:I型主动脉夹层。确诊后,王先生第一时间被转送到心胸外科行急诊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治疗。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医院心血管内科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到急性胸痛的病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这些病人就诊往往以突发胸闷、胸痛、上腹痛、晕厥 、呼吸困难甚至猝死等为首发症状。而心电图、心肌酶的特征性改变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是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有力“武器”。

但以上症状并非心肌梗死所特有,如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疾病,起病症状可酷似心肌梗死,而病情凶险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心肌梗死,极易出现误诊、漏诊,尤其是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死时,鉴别更为困难,往往考验着临床医生。

什么是“夹层”?两层之间插进去的一层,比如把一片面包从中劈开,塞进去一些培根生菜就是夹层了。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心脏射出的血流首先都进入主动脉,再分流到各个分支动脉。

主动脉夹层就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

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

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一旦出现内膜层撕裂,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简单的说,主动脉夹层就是因为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冲入,形成了夹层。其病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如有遗传性结缔组织缺陷的马凡(Marfan)及埃勒斯-当洛斯(Enler-Danlos)综合征等,多见于中青年,常致近端夹层。

高血压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为AD最重要的易患因素。有70%~90%AD患者伴有血压升高。约半数近端型和几乎全部的远端型AD者有高血压。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易发因素,在40岁前得主动脉夹层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典型的是在孕期的后1/3,偶尔也可发生在产后早期。妊娠后期血容量、心排血量及血压升高有引起夹层分离的危险。

先天性血管畸形如双叶主动脉瓣、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检查、主动脉内球囊泵、冠状动脉旁路术及瓣膜置换等医源性创伤;而外伤或滥用可卡因、细胞动脉炎引发者则属罕见。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首发症状就是“胸痛”,占74%~90%。难以忍受的撕裂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和晕厥等,使用吗啡都不能缓解。

简而言之,主动脉夹层非常凶险。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死亡风险极高,未及时治疗的话,48小时内50%左右会死亡,即使及时手术救治,急性期死亡率仍然高过27%。约90%的患者发病1月内死亡。

一种情况是可能引发猝死。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是AD破裂或重要器官供血动脉的阻塞,如冠状动脉、头臂干动脉或内脏动脉。通常由于急性心包填塞或大量出血进入纵隔、胸膜腔而导致猝死。

另外一种情况是,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临床可出现晕厥(9%)、脑血管意外如偏瘫、意识障碍(5%)、截瘫等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没有局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之晕厥者,常系近端夹层破入心包腔致心脏填塞,偶或因降主动脉破裂溃入胸膜腔之结局。

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是: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或是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于孕妇可以做MRA无放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极小。

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先要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控制血压,控制疼痛。一旦怀疑或确诊本病,即应住院监护治疗。

控制主动脉夹层的病情,降压是最基本的方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据资料统计,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有所降低,且发病患者的年龄较国内要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欧美国家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防范。

在患者情况适当稳定后,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夹层的类型而定。就目前的治疗现状而言,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以微创腔内治疗为主。

A型主动脉夹层是死亡率最高的动脉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挽救患者生命。目前Stanford A 型的杂交技术早期采用手术加人工血管植入血管腔内法。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为什么大活人摸不到脉搏了吗?在生活中,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一旦遇上这种疾病,我们应该立即就医,看了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主动脉夹层 这里摸不到脉搏的人多数不长寿

主动脉夹层 这里摸不到脉搏的人多数不长寿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易发因素,在40岁前得主动脉夹层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死亡风险极高,未及时治疗的话,48小时内50%左右会死亡,即使及时手术救治,急性期死亡率仍然高过27%。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先要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控制血压,控制疼痛。A型主动脉夹层是死亡率最高的动脉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阅读:101 收藏:283 分享:188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

一、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什么1、民以食为天,从饮食上积极预防很关键。a、每日总热量摄入不应太高,以保持正常体重为宜。b、体重超标者,要减少每天对热量、脂肪的摄取量,尽量实行低盐低脂的生活。c、超过40岁的中年人应该少食用一些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

阅读:1231 收藏:108 分享:6


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硬化指数

根据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3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指数动脉硬化是、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可导致管腔狭窄,多见于老年人。具有滋阴润燥、补益五脏、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病症具肝肾阴虚或兼脉络瘀滞者。

阅读:1313 收藏:277 分享:95


动脉硬化指数范围,动脉硬化的四个早期症状

动脉硬化指数范围,动脉硬化的四个早期症状

一、动脉硬化指数范围动脉硬化系数计算方法为:动脉硬化系数(AI)=[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它的正常数值为4,如果一个人的动脉硬化系数4,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不严重或在减轻,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

阅读:1406 收藏:171 分享:75


精索静脉曲张多数不能自愈

精索静脉曲张多数不能自愈

精索静脉曲张在早期症状较轻,静脉轻度迂曲扩张时,及时解除病因,改善静脉回流,常可自愈。精索静脉曲张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轻度精索静脉曲张者,通过避免久坐,穿宽大的裤子,托起阴囊或局部冷敷等治疗,症状可静脉曲张可减轻或痊愈。这类病人即使在生活上注意避免压迫精索静脉,抬高阴囊降低静脉压力,也不能使精索静脉曲张自愈,最终只能手术治疗。

阅读:1540 收藏:84 分享:28


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

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一定要从强度低、轻微柔和的运动开始。专家表示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1、运动前先查体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锻炼之前要进行正规查体,然后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另外,冠心病患者要不断复查,最初应每周1次,1个月后半月1次,3个月后改为1月1次。

阅读:500 收藏:270 分享:27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八种招数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八种招数

在炎热的夏季散步或是游泳的时候,常会发现一些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人,这种常见的疾病,既影响着双腿的美观,又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没有一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招数呢?哪怕是简单的也行。其实,这种招数是有的,而且就这么简单可操作。招数一:尽可能地

阅读:750 收藏:172 分享:7


中药命名有讲究,细数来龙去脉

中药命名有讲究,细数来龙去脉

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会配中药的时候,总会说一些中药的名字,哪些名字很难记,听字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中药名称不是随便起的,都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药用部分等各个方面综合命名的。那么中药是如何命名的呢?以形态命名如牛膝,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

阅读:1640 收藏:255 分享: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