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3:07:0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古方今用,看洞穴养生法的独特优势

BY:Isabella 2024-06-28 23:07:02 1437 ℃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古代人就非常重视日常的养生,古代的养生方法有很多,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奇特的养生方法--洞穴养生法,那么什么是洞穴养生法呢?洞穴养生法有哪些优势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前人类,习居洞穴以避寒暑,躲猛兽,图生存,繁子孙,历尽沧桑。随着社会的进步,天然洞穴虽不再是常住的居处,但它的特殊环境,对人类防病治病、益寿延年、促进身心健康的意义,一直未被忘却。

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发现居住洞穴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养护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一些炼丹道士和养生家,常居住洞穴烧丹炼汞、铸剑、导引练功,以享天年。秦代名医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人们称他为神医。隋唐医家孙思邈,曾攀登山岩,遍尝药草,捣炼药石,隐洞独修,从事医药的研究,后人尊之为药王。其后,他又久居洞穴(即后世称之药王山真人洞)。并以此洞穴为人治病、养神、练体,研究医药文献,探求长寿之道,著书立说。写下了《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摄养枕中方》、《存神炼气铭》等著述。总结出自汉至唐的医学成就。到了北魏,由于宣武帝及其家人患“斑烂皮肤病”,长期不愈。为求皮肤病治愈,乃凿石为洞,居穴治疗。由此,以洞穴疗疾者日众,求奇穴异洞养生者蔚然成风,凿石造洞达2000余个。举世闻名之龙门石窟即成于此时。若无天然洞穴,古人则采用人工造土室的办法来代替。如“魏王召置土室中闭试之……颜色悦泽,气力自若,精神盈足,智慧通彻”。迄至清代,洞穴养生治病,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引葛洪《抱朴子》说:“上党赵瞿病癞历年,垂死,其家弃之。医置山穴中,配以松脂等药物治疗。瞿服百余日,其疮都愈,颜色都悦,肌肤玉泽”。

洞穴养生法深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环境好的洞窟,更易促进疾病的康复。明·李诩《戒庵老人漫记·游月岩记》载:“岩形如园廪,中可容斛,东西两门通道,当洞之中而虚其顶,自东望之,如月之上弦;自西望之,如月之下弦。徒倚四顾,奇石森列,满壁而是,眉睫之间,变幻纷沓。当此之时,不知胸中有何物,亦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事。一日游此处,以故目若为之明,耳若为之聪,心若为之爽”。描述了洞穴疗法对人精神、心理的良好影响。

近年来,调穴疗法的康复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应用,杭州附近的瑶林山洞,已设立了疗养病床。实践证明,洞穴疗法对多种伤情疾病,具有治疗康复和养生防病的作用。

洞穴疗法之所以有治疗作用,主要是环境良好,使人精神宁静、情绪安定、心志怡悦,对精神损伤患者尤为适宜。洞中多为恒温 ,冬暖夏凉,寒暑变化较小,有利于正气虚衰,适应能力差的患者康复;而且洞中尘埃和微生物少,空气清鲜,对隔离治疗是比较理想的环境。如此洞穴,不能不说是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好地方。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洞穴养生法,洞穴养生已经得到了古今人们的重视,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开展洞穴养生,大家有机会可以体验一下!

冬季养生饮食调养原则,冬季养生之养生茶饮,冬季养生之养生水果,冬季养生之美食补脑

一、冬季养生饮食调养原则养肾为先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

立冬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立冬养生注意四调养,立冬养生方法

一、立冬养生的方法1.萝卜炖羊肉: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立冬吃萝卜有很好的滋润作用。羊肉性温,适合冬季食用。2.坚果类的食物中富含油脂,冬季进补是非常好的选择,立冬的适合不放也适当吃一些坚果,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霸王花南北杏煲猪肚:中医认为霸王花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通

秋季养生五种食物,秋季养生4要点,冬季养生的饮食调养,冬季养生的养生水果

一、秋季养生五种食物1、苦瓜炒肉丝药膳配方:猪肉50克,苦瓜300克,调料适量。制作方法:将猪肉切丝加黄酒、淀粉拌匀,入热油锅以旺火滑炒盛起;锅内留少许底油,投放切成条的苦瓜,加盐并倒进肉丝翻炒;最后加白糖、味精稍炒即成。用法:随意食用。食用功效:清热消暑,开胃祛湿,益脾补肾

Hash:3905619863077672f16600cdc99c4148e6bfd0cf

【声明】本文由用户Isabell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