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46:1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药枕养生防病解痛祛病

BY:Lillian 2024-06-02 23:46:17 719 ℃

中国从原始社会就发明了枕头,到了战国时代,枕头已经发展的相当讲究了。起初枕头就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后来逐渐演化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药枕。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颈处经脉网罗密布,穴位庞杂。久卧药枕,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地刺激经穴,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国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卧药枕的传统。唐代义净和尚介绍过僧侣常用的药枕――枕囊。这是一种用帛或布缝制的直袋,内填毛麻、棉絮、软叶、干苔、决明子、麻豆等物。卧枕囊不仅柔软舒适,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的药枕别具一格。据记载,古代道家使用的药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两种。磁石枕是将磁石镶嵌在木枕上制成的,常枕可以明目益睛。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个小孔,内装当归川芎防风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药物,外套布套,药味缓慢散出。据说,枕过100天便会面有光泽;枕过一年,体中风疾会自然痊愈。

药枕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史载,唐代流行卧“枕帏”的风俗。枕帏是将香花缝入布囊中的枕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诗中写道:“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帏”;“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元代文学家马祖常也赞美道:“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菊枕”,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宋代陈元靓说:“(民间)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头。大多能去头风,明眼目。”清代慈禧太后每到秋菊怒放,总要命人摘取大朵菊花,撕出花瓣晒干揉碎,填进布袋充作枕芯。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所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挥发“药气”,刺激头颈皮肤,起到“通关窍,利滞气”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间作菊枕时,通常还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这三味中药有活行气、清热凉血、燥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们与菊花配伍,有加强药力之作用。

菊枕还可治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小暑养生,养阳防暑防旧病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进入夏季的小暑节气了,小暑节气意味着天气越来越热,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炎热的季节我们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小暑时节的养生要点。“春夏养阳”,在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我们养护和锻炼的时候,要拿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

小暑养生要养阳 防中暑 防旧病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暑”就是炎热的意思。《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的到来,标志着进入炎热的季节了。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之说。中医专家王仕鑫提醒,小暑养生要养阳。王仕鑫说,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王仕鑫说,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防病养生,小暑时节防病全攻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进入了小暑节气,小暑节气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各种疾病的易发期,所以我们要做好日常的保健。那么哪些疾病容易在小暑时节发作或者复发呢?又该如何预防呢?来听听养生专家的介绍。高温天气容易心力衰竭进入高温天气,“内心脆弱”者更会面临着突然心衰的可能。因此,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一定要

Hash:72610dc998ff3c1e8ad38f39104c02e906bd5aef

【声明】本文由用户Lillia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