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20:22:1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应该怎么办?

BY:Nimat 2024-07-16 20:22:16 519 ℃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家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究竟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应该怎么办?在孩子看来,学习往往是件枯燥的事情,有那么多的知识要掌握,有那么多的东西要记忆,孩子自然不会对学习感兴趣。妈妈在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尤其是在3—6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才刚刚接触学习,若是妈妈急躁、严厉的态度影响到了他,他势必会对学习产生反感。所以,妈妈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孩子,才能让他逐渐对学习感兴趣。

要点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关键

学习兴趣的养成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孩子对学习的印象也是通过一些生活细节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的。妈妈要注意,3—6岁是培养良好学习能力的黄金期,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关键期。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很注重对3岁女儿的教育,她经常买来古诗、宋词来教女儿背诵。女儿一旦流露出不想背的表情,妈妈就会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宝贝,你一定要好好背这些古诗词。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你才能有出息啊!”女儿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她并不知道有出息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背古诗和有出息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事例2:

3岁半的朝阳正开心地玩着爸爸给买的玩具小飞机,但妈妈却走过来拿走了小飞机,然后她笑眯眯地举了一块小题板说:“来,儿子,跟妈妈去学数学。”朝阳的小飞机被拿走,他就已经很不开心了,现在一听要学习,他立刻噘起了嘴……

教育感悟

就如某些教育专家所说,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要能够激起他的兴趣,只要他感觉到有意思,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些事物上面。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刚接触学习,如果他发现学习和玩一样有趣,那么他就会对学习表现出极大地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反感了。

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的主动性将会越来越强烈。到了那时候,他就会明白学习与玩耍是有所不同的,妈妈在孩子3—6岁时候的正确指导,将会使他能更快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妈妈自己要先摆正态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让孩子逐渐爱上学习。

妈妈妙招

1.不要用讲道理的方式催促孩子学习。

对孩子讲大道理,恐怕是大多数妈妈经常用的教育方法,但这种讲道理的方法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不过才三四岁的孩子,妈妈就开始讲大道理,那么他就会如事例1的孩子那样,根本不知道妈妈在说什么。尽管表面看来妈妈很是苦口婆心,也很是尽心尽力,但不明白妈妈真正意图的孩子,也就不可能会发现学习的兴趣。

所以,对3—6岁的孩子,妈妈应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其开展教育,即使是要让他能够好好学习,也要用符合他年龄特点的说法,而且教育内容也要能让孩子听明白。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好好学拼音的时候,妈妈可以这样说:“你最喜欢听故事了,要是你能认识字,你就可以自 己看故事了,那样你就能知道许多许多好玩的事。学好拼音你才能认识字,认识的字越多你看的故事也就越多,你不想试试吗?”孩子只有理解了妈妈说的话,他才能去照做,否则妈妈就真的是“对牛弹琴”了。

2.学习的形式一定要有趣。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孩子的学习大多是开头因为感觉新鲜而好好学几天,但时间一长,他就不再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甚至还会有排斥的心理

这其实就是孩子在向妈妈发出的一个信号:妈妈教的东西很没有意思,引不起他的兴趣来。因此,妈妈一定要学会变换孩子的学习形式,争取让它们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比如,妈妈可以通过和孩子做小游戏,来让孩子在情景中认字;妈妈还可以在让孩子在吃饼干的时候学习数数,等等。这些方式既贴近孩子生活,又能引起他的兴趣,他自然也就愿意去学。

3.正确对待孩子的“创意”。

孩子的思想是没有束缚的,即使是三四岁的孩子,他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作出一些判断与结论。也许有的妈妈会说,孩子的创意有时候是不合理的,这样不是在给他做一个误导吗?其实不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就会慢慢增加,而且随着他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多,一些小时候看来难懂的事情到时候自然也就能明白。

妈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创意,不去随便否定,也不去随便纠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他的好奇心。如果再加上积极的引导,也就能很快培养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4.不要强迫孩子牺牲玩耍时间。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总是在玩,就会变得很担忧。她会觉得:别的孩子都在拼命学习的时候,我的孩子却在玩,那他将来是不是会比别的孩子落后许多呢?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妈妈就有可能会像事例2的妈妈那样,看似好心地去劝孩子学习,但实际却起不到好的效果。

孩子因为自己玩耍的时间没有了,他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他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讨厌的事情,因为学习占据了他的快乐时间。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反而会让他越发讨厌学习。

要点二:学习兴趣不等于上兴趣班

许多妈妈在孩子刚刚对学习有一些好奇的时候,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大家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妈妈便也为了孩子能够快速“起跑”,让他进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以帮助他更快地发展“学习兴趣”。但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不等于让他去上兴趣班。

经典事例

事例1:

小嘉的音乐天赋显现得很早,1岁多的时候,听见音乐她就会跟着乐声摆动身体。3岁时,小嘉进了幼儿园,与此同时,妈妈也为她报了一个电子琴班。妈妈认为,既然小嘉对音乐有兴趣,那就应该抓住时机多进行培养,将来也是一个特长。

但进了兴趣班之后,小嘉每天学的都是五线谱小蝌蚪样的音符,重复枯燥的单音练习,她觉得非常没意思。但妈妈每天却 监督她学。后来,小嘉对去学电子琴越来越抵触,甚至拒绝再碰琴。妈妈不明白,原来那个爱音乐的小嘉哪里去了呢?

事例2:

妈妈给5岁的心怡报了好几个兴趣班:舞蹈游泳书法、绘画……每天,妈妈要接送心怡从这个兴趣班到另一个兴趣班,还要关心她的学习进度,妈妈觉得身心都疲惫不已。再看看心怡,每天都生活得很紧张,她玩耍的时间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妈妈却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将来有个好前途,一定要从小就抓紧,不能半途而废。”

教育感悟

曾经有人对参加兴趣班的孩子进行过一个访问,来调查孩子在兴趣班里的学习情况。但结果却是:60多名孩子中,有近80%的孩子在兴趣班里的学习状态很是消极;有65%的孩子对学习班里单一、标准、程式化的教学感觉不舒服,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80%以上的孩子在兴趣班里过得不开心。这些孩子也许之前都是有学习兴趣的,但是一进入了兴趣班,这些兴趣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荡然无存。

3—6岁的孩子主要的精力还是在玩耍上。他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多是因为他觉得好奇、好玩,这就需要妈妈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要让他既能学到知识,又不会丢了兴趣。妈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兴趣与上兴趣班不一样,不能只强调让孩子要学得更多,并将他送进兴趣班。否则,他的兴趣反而就会被磨灭,也起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妈妈妙招

1.妈妈要明白,兴趣班也是一柄双刃剑

/*分页*/.pagebox{overflow:hidden;zoom:1;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span{float:left;margin-right:2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pageboxspan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zoom:1;_float:left;}.pagebox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pagebox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pageboxspan.pagebox_prea:visited,.pageboxspan.pagebox_nexta,.pageboxspan.pagebox_next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text-align:center;width:53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prea:active,.pageboxspan.pagebox_next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exta:active{color:#b40202;border:1px#b40202solid;}.pagebox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8px;height:23px;line-height:23px;color:#fff;cursor:default;background:#b40202;font-weight:bold;}.pageboxspan.pagebox_num{color:#b40202;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pageboxspan.pagebox_num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padding:08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uma:active{border:1px#b40202solid;color:#b40202;}.pagebox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b40202;width:22px;background:none;line-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

兴趣班的存在有它有利的一面,它会将孩子最初的兴趣萌芽加以培养,使之在某一方面有长足发展。但兴趣班也同样存在弊端,它的教育模式有时候过于死板,这样的教育有可能会使孩子的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妈妈要明白,兴趣班也是一柄双刃剑。妈妈不要总是去跟风,认为自己的孩子若是不去兴趣班就可能会落后于其他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他兴趣的 开发与培养也要根据他的特点来进行。否则,孩子就有可能失去学习兴趣。

2.兴趣班的目的是培养兴趣而不是特长。

另外,妈妈也要认清楚的一点就是:之所以让孩子去上兴趣班,是因为他对某一方面的学习感兴趣。妈妈应该以增加孩子的兴趣为前提,在孩子也能接受的情况下,酌情为其选择兴趣班。妈妈绝对不能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为了让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而去刻意地培养,刻意地送他进兴趣班。那样的话,孩子同样会因为这种培养压力而变得厌倦兴趣。

3.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只有对某一项学习感兴趣,他才会愿意去学,即使不去上兴趣班,他也自然会自己去学习。妈妈千万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某些兴趣,而硬将孩子送入他本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中,这样的做法是强迫孩子在学习,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

所以,妈妈要通过日常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要尊重他的兴趣,要让他的兴趣得到自由的发挥,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培养。

4.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培养他的兴趣。

3—6岁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像进入学校的学生那样,正统而严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是在玩中学知识的。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一种知识的学习兴趣的时候,妈妈就要尽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比如做小游戏,和孩子一起学习等,这些方式既能让孩子在玩耍中掌握知识,又能增进亲子感情。

5.充分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孩子的学习,往往是不会考虑最后结果如何的,只要他开心就好。而且他的多个器官、感觉都能被调动起来,也有助于培养他多方面的能力。若是他在这一过程中战胜了某种困难,他更会觉得有成就感,从而更加心情愉悦。

但许多妈妈却与孩子想的相反,她们大多去关注孩子学习后的结果,是不是能画出漂亮的画,是不是能弹出动听的曲,等等。只关注结果的妈妈,势必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让他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但这样一来,孩子学习的乐趣也就同时被剥夺了。

6.不要让兴趣班占据了孩子太多的时间。

很多孩子恐怕都会和事例2的孩子那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参加大量的兴趣班。每天的学习就如同赶场,孩子也累,妈妈也累。但到头来,孩子却不一定学得到什么。

一味地给孩子报许多兴趣班,会让他感觉疲惫、厌倦。兴趣班占据了孩子玩耍的时间,也占据了他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这样将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以后也有可能会使妈妈与孩子产生心理隔阂。

要点三:认真对待孩子的“为什么”

孩子在3岁以后,就非常喜欢问“为什么”。无论看见什么他都会觉得好奇,“孩子虽小,问题却多”恐怕是许多妈妈的切身感受,而且有许多妈妈也已经开始对孩子的问题感到焦头烂额。但妈妈要注意的一个原则就是:无论怎样,都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些“为什么”,这样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与引导。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凡凡总是缠着妈妈问为什么。比如,妈妈说西瓜甜甜的很好吃,凡凡就会问:“为什么西瓜是甜的?”凡凡生病要吃药,他也会问妈妈:“为什么药片那么苦?”他还会问为什 太阳要落山,为什么星星不如月亮大,为什么奶奶会长白头发……如此多的为什么让妈妈很不耐烦,她认为凡凡太奇怪了。明明已经告诉了他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他怎么还问“为什么”?

事例2:

晚饭后,妈妈带着3岁的小庆在小区里散步,忽然小庆指着落叶问:“妈妈,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呢?”妈妈却反问他:“你觉得是为什么呢?”小庆想了想说:“是不是因为太阳公公下山了,所以叶子也都落下来睡觉了呢?”妈妈听后笑了起来:“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恐怕还没有人能想出这样有创意的答案。不过,书上的答案和你的不太一样,你要不要看一看呢?”小庆点点头。母子二人刚一回到家,小庆就迫不及待地冲向了书柜……

教育感悟

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他接触的东西少,懂得的知识少。他会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并对外在的所有东西都感到好奇,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斥了他的大脑,激发着他的求知欲。

有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在妈妈看来是可笑而幼稚的。但妈妈若是只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的问题,那就势必不能很好地揣摩他的心思。如果妈妈只单纯地给一个正确答案,或者去纠正孩子的幼稚,这样孩子的好奇心有可能会被磨灭,也不利于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妈妈如果能仔细体会孩子的心理,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他学习和补充知识,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喜欢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所以,妈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去对待孩子的所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多多提问,锻炼他的积极思考的能力,以此来加快他探索世界的脚步。

妈妈妙招

1.不要用简单的回答敷衍孩子的“为什么”。

孩子的问题,有时候在妈妈看来很是简单,于是妈妈的回答便也很简单。往往妈妈直接就给出一个成人理解的答案,但在孩子看来,这个答案尽管简单,却并不能解释他的问题,于是接下来的“为什么”就会接踵而至。

所以,妈妈在面对孩子的第一个为什么时,就要用他能听懂且又感兴趣的方式为他作答。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晚上看不到太阳?”妈妈可以说:“因为太阳晚上下班了,它回家睡觉去了呀!”孩子只要找到一个他认为合理的答案,自然不会再问个不停。

2.别对孩子的“为什么”表现出不耐烦。

孩子的“为什么”都是孩子探索的表现,他的好奇会表现在各个方面。但有的妈妈却会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对孩子的这种好奇表现得很不耐烦。

但无论什么原因,妈妈都应该要保持一个耐心而又可亲的态度。因为妈妈的不耐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感情,他对妈妈的情感变化会很敏感。他也许会因此而减少问问题的次数,甚至不再询问,这将不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3.对于孩子的问题一定要给他一个答复。

孩子的问题因为稀奇古怪、五花八门,妈妈也许并不能立刻就给出答复。而且,有时候孩子提的问题还会超过妈妈的知识平,妈妈有可能都不知道那是“为什么”。这时候,妈妈可以说:“这个问题等你将来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或者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去查找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总之,无论如何,妈妈都不要将孩子的问题搁在那里,或者简单的 句“不知道”敷衍了事。

4.要理智对待孩子的错误想法。

有时候,孩子的“为什么”也许并不符合实际,他的想法有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孩子有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不能飞?”妈妈对待孩子的这些问题,要保持一个理智的态度,不要直接就说“不要瞎想”,这样不但解释不了孩子的疑惑,反而会使他感到更加好奇。妈妈完全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可以说:“现在你的确不会飞,不过你学多了知识没准儿真的能飞哦!”这样一来,孩子的注意力也许就会被吸引到知识学习上去了。

妈妈要知道,孩子的为什么只是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他知识的增多,他自然就会知道一些“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妈妈不要批评他的错误想法,更不要讽刺他的幼稚思想。

5.妈妈可以借孩子的“为什么”来激发他的学习欲望。

当孩子的为什么提出来之后,妈妈要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孩子在向往知识。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向往,来激发他的学习欲望。就如事例2的妈妈那样,她通过适当的引导与鼓励,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刺激了他学习的欲望。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广泛地吸纳知识,也能培养出孩子爱思考、爱学习的好习惯。

/*分页*/.pagebox{overflow:hidden;zoom:1;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span{float:left;margin-right:2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pageboxspan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zoom:1;_float:left;}.pagebox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pagebox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pageboxspan.pagebox_prea:visited,.pageboxspan.pagebox_nexta,.pageboxspan.pagebox_next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text-align:center;width:53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prea:active,.pageboxspan.pagebox_next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exta:active{color:#b40202;border:1px#b40202solid;}.pagebox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8px;height:23px;line-height:23px;color:#fff;cursor:default;background:#b40202;font-weight:bold;}.pageboxspan.pagebox_num{color:#b40202;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pageboxspan.pagebox_num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padding:08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uma:active{border:1px#b40202solid;color:#b40202;}.pagebox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b40202;width:22px;background:none;line-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

3—6岁的孩子对小故事有很大的好感,故事中的角色、角色的经历,往往都会成为他推崇甚至模仿的对象。而孩子的情感与智力,也常常会因为积极健康的故事而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若是妈妈能够使用儿童语言,那将更会增加孩子的兴趣。

经典事例

事例1:

一位妈妈教3岁的女儿学拼音,但女儿最开始很不愿意学。后来,妈妈转换了教学方法,再让女儿跟着念拼音的时候,妈妈就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地给女儿编儿歌:“小姑娘,爱唱歌,张大嘴巴aaa;太阳出,红彤彤,公鸡一叫ooo……”女儿听见妈妈这样亲切的声音,不自觉地也开始跟着妈妈念了起来,不一会儿 ,几个拼音字母她就都学会了……

事例2:

扬扬已经4岁了,据幼儿园的老师说,他在幼儿园挺爱学习的。但在家里,妈妈无论教他什么,他都一副不不感兴趣的样子。后来,妈妈去向幼儿园的老师请教,这才发现,原来老师教扬扬学习的时候,多是用讲小故事的方式。扬扬不仅爱听,而且听完故事后还会加入自己的联想

于是,妈妈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教育方法,她找来了不少相关的小故事。讲故事给扬扬听的时候,他就可以既感受到故事的快乐,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教育感悟

孩子在3—6岁的时候,他的理解能力还不完全,他的接受能力也非常有限。这时候若是妈妈总用很正统的语言来和孩子说话,或者只严肃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当然会有抵触的情绪。在这样的话语和氛围下,他自然也就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但儿童化的语言却可以拉近妈妈与孩子的距离,这样会让他感觉到妈妈的亲切。而且儿童语言都是贴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语言,也非常好理解,孩子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许多。若是妈妈再能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一些小故事,并将知识内容融进故事中,这样就能引发孩子想要接近知识的愿望,同时也能引起他想要学习知识的愿望。

妈妈妙招

1.妈妈对儿童语言的使用要得当。

所谓“儿童语言”,并不是指的妈妈模仿孩子“吃果果”、“看车车”一类的“娃娃腔”。这类语言不但语法混乱、用词不当,而且长时间使用还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真正的儿童语言,是妈妈用浅显的语意、短小的句式、丰富的感情,所表达的生动且富于启发性的话语。

妈妈使用这样的语言时,要尽量减慢语速,要能说清楚每一个字,并启发孩子多做联想,以此来活跃他的思维。关于这一点,事例1的妈妈做了个好榜样。当然,这种语言也不能一直使用,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要尽量不再使用这类语言,要让孩子接受正常的说话方式。

2.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小故事。

一些经典的小故事,除了能教给孩子勇敢、善良、诚实等好品质外,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也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当然,妈妈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小故事。

合适的小故事,应该是故事内容积极向上,又包含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且具有可读性。妈妈在给孩子读故事之前,先要自己浏览一遍。最好不要边讲边看,那样可能会破坏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和故事的价值。妈妈要多寻找一些贴合孩子学习需求的故事,像事例2的妈妈那样,只有提起了孩子的兴趣,他才能更好地学习。

3.要能用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思维。

妈妈要能明白这样一点:小故事不是只让孩子安静地听着就好了。妈妈要善于运用小故事中的内容,来启发孩子加入他自己的联想,要让他从小故事中学习知识内容、学习道德品质。而且,讲故事不仅可以传递知识,更是一个开发孩子智力的教育过程。

4.联系生活场景,随机进行教育。

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很刻板地按照故事书中所说,从头讲到尾,一字不落。妈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将小故事进行改编,使其符合孩子的真实情况。通过将故事和孩子的生活场景相联系,让他感同身受,这样的教育会让他更容易接受。

若是妈妈想要激励孩子学习,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就要多找 些爱学习的小故事。妈妈可以将孩子生活中的场景编进小故事中,在必要的时候,讲给孩子听,引导他自己进行反思,使他逐渐爱上学习。

要点五:不要用物质和金钱去“激励”孩子学习

有些妈妈经常采用“奖励学习”的办法来激励孩子,比如背会了单词就给买新玩具,做对了数学题就奖励“小红包”,等等。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刺激孩子学习的兴趣,也许最开始他会因为有奖励激励而去努力,但时间长了,物质奖励就会磨灭他的学习兴趣,那么他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经典事例

事例1:

一位妈妈对4岁的儿子说:“如果你能把老师教的古诗都背过,我就给你买新款的变形金刚机器人。”儿子听后很兴奋,但随即他又变了表情,因为那几首诗他觉得太长,不好背。结果,一连几天,儿子都对着几首诗发愁,越想背越记不住,越记不住就越想要变形金刚,儿子甚至自己偷偷躲被子里哭……

事例2:

3岁半的小言在幼儿园里因为背诗歌最快,得了一朵大红花。妈妈很高兴,于是给他买了一个玩具小汽车。后来小言又因为穿衣比赛拿了第一,妈妈又给他买了玩具小飞机。从那以后,小言记住了这一点,只要自己做得好,妈妈就给买新玩具。

但有一次,小言做对数学题后,妈妈没有给买玩具,他立刻不开心了。再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也不好好听老师话了,还跟别的小朋友打架。妈妈批评他,他竟然说:“谁让你不给我买新玩具!”妈妈听后愕然……

教育感悟

物质和金钱,是刺激人的直接感官的东西。一旦妈妈用这些东西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他就会忘记最初为什么要去学习。在他简单的思想中,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学习就是为了能有玩具和零食可拿,如果妈妈不给玩具和零食,就绝对不学习。

这样的想法对孩子的影响将是非常恶劣的,他将再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他甚至会失去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学习一旦变成了与物质和金钱对等的交换品,孩子也就不会再去重视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有可能为了获得奖励,而去欺骗、舞弊、作假,以此来获得好成绩。若是未得到奖励,他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失去信心。

所以,妈妈不要用物质与金钱作为诱惑孩子学习的条件,要帮助他摆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让他能为了自己的未来成长而学,为了自己的成才而学。

妈妈妙招

1.准确判断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学东西?他因为什么而学不会知识?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妈妈应该通过多与孩子沟通,多给予关爱与帮助,使他最终跨越难关,学到知识。

妈妈千万不能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直接就用物质奖励去刺激孩子。那样的话,他就会只想着要那个奖励,而当发现自己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时,就会变得失望、伤心,甚至会像事例1的孩子那样有心理压力。所以,妈妈要能准确判断孩子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效果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分页*/.pagebox{overflow:hidden;zoom:1;font-size:12px;font-family:"宋体",sans -serif;}.pageboxspan{float:left;margin-right:2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pageboxspan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zoom:1;_float:left;}.pagebox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pagebox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pageboxspan.pagebox_prea:visited,.pageboxspan.pagebox_nexta,.pageboxspan.pagebox_next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text-align:center;width:53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prea:active,.pageboxspan.pagebox_next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exta:active{color:#b40202;border:1px#b40202solid;}.pagebox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8px;height:23px;line-height:23px;color:#fff;cursor:default;background:#b40202;font-weight:bold;}.pageboxspan.pagebox_num{color:#b40202;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pageboxspan.pagebox_num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padding:08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uma:active{border:1px#b40202solid;color:#b40202;}.pagebox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b40202;width:22px;background:none;line-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

2.从孩子内心深处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许多妈妈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天夸孩子手真干净,那么明天也许他的手就会更干净。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理解了手干净是一个好的行为,而且会得到妈妈的夸奖,所以他才会更加积极地去做。

其实,让孩子爱上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若是妈妈能通过鼓励、赞扬,使他从内心爱上学习,使他从内心理解了学习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情,那么他自然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他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被培养出来了。

3.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就不会对学习有太大的兴趣。这时候妈妈就很容易用物质或金钱奖励来刺激孩子,但这样的刺激下他不可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此往复,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妈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比如,妈妈可以在家中为他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多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兴趣所在,将知识与他的兴趣相结合;同时也要让他明白学习是为了他能够成长得更快,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妈妈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影响他,让他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善用“报酬效应”。

所谓“报酬效应”,就是指的当孩子有良好行为或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之后,妈妈给予的相应的奖励。而这种“奖励”若是使用不当,就会出现事例2那样的结果,孩子有了奖励就好好学习、当好孩子,若是没有了奖励,他就立刻转变,以示抗议。

其实,妈妈要明白的是,报酬不一定非要是物质或金钱,一个拥抱、一声鼓励,或者微笑、亲吻,这些都是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报酬”。若是从一开始就以这些精神激励作为奖励,那么他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被爱护、被尊重、被理解。若是孩子成功了,妈妈的精神奖励会激励他迈向更高的成功;若是他失败了,妈妈的鼓励也会使他重新振作起来。所以,妈妈要善用“报酬效应”,只有合适的报酬才能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

要点六:不要说孩子“你真笨”,给孩子贴“笨”标签不可取

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带着妈妈的无限期望的。所有的妈 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于是妈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一旦孩子做的稍有不合妈妈的心意,哪怕是面对只有3岁的孩子,妈妈也能脱口而出:“你真笨!”殊不知,这样的说法就像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种子,时间久了,笨孩子就被妈妈“种”出来了。

经典事例

事例1:

幼儿园老师教的数学知识已经非常简单明了了,但3岁的小西总是学不会。每次做小计算题,他总是会出错。妈妈每到此时,都会不断地摇头:“哎呀呀,你可真笨!”

小西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会委屈地噘起嘴,眼泪也开始往外涌。但妈妈却说:“别哭啦!这么笨还不赶紧学?来,妈妈重新教你一遍。”但小西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他的思想一直停留在妈妈说的那个“笨”字上……

事例2:

芸芸4岁了,和她同班的小朋友都已经会说简单的英语对话了,但接受能力较差的她,却只能认识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妈妈一直都在鼓励她,每当她又学会一个新单词的时候,妈妈都会竖起大拇指给予夸奖。

妈妈说:“我们不着急,慢慢来,只要认真,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的。”在妈妈的鼓励下,芸芸踏踏实实地学着英语,尽管进步缓慢,但仍能看得到她在努力。

教育感悟

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是因为“标签”大都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是说一个人好还是坏,标签都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贴标签的后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指向的方向去发展。

孩子更是如此。若是妈妈一直都说“你真笨”,那么要不了多久,孩子便也真的认为自己很笨。尽管妈妈都迫切地盼望孩子能够聪明伶俐,并能长大成材,但是他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地走。妈妈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要孩子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发雷霆,从而直接给他贴上“笨”标签。那样的话,他有可能永远都得不到进步。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应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家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究竟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应该怎么办?在孩子看来,学习往往是件枯燥的事情,有那么多的知识要掌握,有那么多的东西要记忆,孩子自然不会对学习感兴趣。妈妈在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尤其是在36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才刚刚接触学习,若是妈妈急躁、严厉的态度影响到了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是很多家长朋友都想知道的一个教育问题。今天去教科室订报刊,跟其他老师交流起给孩子订什么报刊好,我说:我从不给孩子订学习类的(孩子表哥搞印刷时送给她许多试卷,一张我都没让她做),虽然我给她订阅报刊也有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办

孩子学习不能靠强迫要培养兴趣才行,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办呢?对宝宝学习内容的加强要不断的丰富感知和体验,不是强加的书面表达。不断的建立自信对孩子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迫孩子学习那就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反而去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孩子父母要有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要对孩子学习引起重视,掌握对的方面,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声明】本文由用户Nimat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