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55:2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学龄前教育如何防止“小学化”

BY:Ros 2024-07-01 02:55:26 968 ℃

许多家长都认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去进行教育呢?不少家长还很模糊,他们不是去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是要孩子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造成了“小学化”的倾向,其结果危害很大,必须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1.影响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孩子对学习会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应以游戏为主,并以游戏形式学习一些粗浅的知识。在学龄前期的孩子是以学习口头语言为主,如果让孩子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提早读小学课本,孩子的智力、能力都够不上,学不好就扫兴和反感,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地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就不愿再听,于是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学习习惯不好,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孩子只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厌恶。

2.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孩子好动、好模仿,他们渴望游戏,想干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而成人整天叫他们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活泼开朗的个性受到摧残。

3.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玩”是学龄前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发育成长。有些家长却不理解这一点,认为孩子玩是浪费时间,不正经,不规矩,于是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叫孩子坐在桌旁看书写字,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很不利,家长又只看孩子写得怎么样,根本不考虑孩子坐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不少孩子还患了近视眼

总之,家长必须认识到对学龄前儿童过早“小学化”的危害,必须防止和及时纠正。

性别教育_性别教育教案

性别教育教案性别教育需要引起重视才行,那么性别教育教案有哪些呢?正常情况下,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树立男女的性别概念了,那时他就开始知道有男女之分了(此时期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性别教育),而只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才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而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从幼儿期过渡到青春期,孩子的聚焦点也集

启蒙教育家教启蒙教育家教中心启蒙教育家教首选第一家教

科目学龄前启蒙教育课程导学名校大学生专业教师外教海归No.1教员杨佳璐上海电力学院财务管理11-15详情陆伟同济大学(嘉定)机械11-15详情郭荔上海师范大学(

“棍棒教育”“宽松教育”哪种教育更好?

中国的“棍棒教育”和西方的“宽松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呢?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个疑惑。不过小编认为,这两种教育都有自己的益处,家长应该吸取长处,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要盲目跟从。一堆

Hash:a358886ca7540f261391b2d897d636759d261d2c

【声明】本文由用户Ros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