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56: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我的产假抑郁亲身经历

BY:Jill 2024-07-01 02:56:57 234 ℃

新妈妈江小姐分享“产假抑郁”的亲身体验。

产后抑郁”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但一直觉得,“产后”听起来感觉是分娩以后比较短的时间,比如月子里,或者医学上有个标准,生小孩后42天。而抑郁的原因,据说主要是激素引起的。这是我找到的一个资料: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荷尔蒙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按照这个说法,产后抑郁应该发生在分娩后72小时左右,而当身体适应了激素的改变,抑郁情绪应该消失,至少是减轻才对。

可是我的情况,心情不好的情况起于小孩满月以后,起起落落了很长时间。我把自己的情况命名为“产假抑郁”。

我梦见宝宝变成一个小狼头

这种情况,我是没有太多心理准备的。谁抑郁也不该我抑郁啊。我有一个最最健康的孕程,怀孕甚至没有让我变得臃肿难看。整整9个月,一切还像一场挺好玩的游戏:试纸阳性,妊娠反应,添置孕妇装,研究各种婴儿用品宫缩来了赶紧上医院。生的过程顺利得好像乡下女人,从进医院大门到宝宝出生只花了5个小时。最后,护士把一个红通通的小东西放在我怀里。朋友送的两个大花篮喜气洋洋,各方人士带着笑脸川流不息地来探望。

但自从第一次带宝宝过夜之后,我的生活犹如经过一场地震,一切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刚出生一天的宝宝像条软塌塌的小肉虫子,眼睛还不大睁得开,哭时声量惊人,皱巴巴的小脸上只剩一张嘴。那晚他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就会醒来大哭,我一次又一次地爬下床,抱抱拍拍,把皲裂疼痛乳头塞进他嘴里给他吸。12点多钟宝宝终于睡熟了,我就做了这个梦:

我抱起宝宝喂奶,他好像很饿,急急地把小脑袋凑过来,突然,变了一个小狼头,白牙森森的,一口就把乳头咬掉了。

月子过去,抑郁开始

宝宝满月那天,请了几个朋友来家吃饭。客人带着礼物来了,看看我家宝贝,说宝宝长得好,心里很高兴。问完了贺完了,大家开始谈别的话题,办公室里的事情啊,去什么地方旅行啊吃饭之类。我在一边听着,脸上维持着笑容心里却有一种凄惶感渐渐弥漫。

那边是正常的人们过着正常的生活做着正常的事,这边是我。产后伤口剧痛,皲裂的乳头剧痛睡眠支离破碎,这些辛苦,无法与人言。一个月整天我脑子里就是想着:宝宝多长时间喂一次,一天换几个尿布,夜里起来几次,这些颠覆了我整个生活的大事,离正常的生活又是多么远。

客人走后,偏偏那夜很不顺当,宝宝两个小时就要起来喂一次,3点钟,喂完了再也睡不着,忽然之间就有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之前再辛苦,我一直安慰自己:“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的。”那一夜我终于意识到,“这段时间”,会比我预想的要长很久很久。

还觉得,宝宝的降生,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一个派对,热闹了好玩了就散了,大家各干各的去了,只剩了我一个人守着漫漫长夜里一个一直要吃要抱的宝宝,走也走不开,逃也逃不了。

月子里虽然很辛苦,但是自己正处在兴头上,各方面得到的关心也比较多。一出月子,你也不再是“产妇”而是正常人了,该起来干活了。然后发现,剩你一个人面对着没日没夜照顾一个小生命的责任,做母亲的兴奋全都淹没在一大堆琐碎的操劳中了。更恐怖的是,这样的生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

有时你觉得不喜欢这个小孩,可不喜欢又怎么办呢?也不可能再塞回肚子里去了——然后你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天哪,我实在是个很可怕的妈妈!”

后来,我却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回想起若干年前,我有一个朋友,产假时一个人在家又带孩子又做家务。她说,每天老公下班,一推门进来,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当时她说过一句话,我现在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她说,“我觉得生活全给毁了。”

我的另一个好朋友曾是儿科医生,她是我见过的最爱小孩的人。她说起,产假期间她独自在家照顾儿子,往往忙了一天才发现自己牙还没刷脸还没洗。产假结束她回医院值夜班,因为是第一个离开宝宝睡觉的夜晚,她睡得沉极了。来病人时,护士砸门都没把她叫醒,只好搭梯子从窗户爬进去弄醒她。这说明什么?比起产假里带宝宝睡觉,在医院值夜班大概还算个轻省活儿。

所以我就原谅了自己,原谅自己有时烦,有时累,有时觉得不快乐不幸福,有时觉得不喜欢儿子,有时觉得,生活全给毁了。

专家意见

据统计,50~70%的产妇产后都会经历一段“蓝色”忧郁期,其中抑郁程度较重,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大的称为“产后抑郁”。按照国际精神类疾病诊断标准,产后6周之内出现的抑郁可以诊断为产后抑郁,因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而6周之后出现的抑郁应该就属于抑郁症范畴。江天提出了“产假抑郁”,倒也便于我们理解患抑郁的原因,即产后离职在家照料小孩这种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医学上称为应激性事件——对母亲心理造成冲击,导致情绪失调。其实,这种“抑郁”侵袭的不仅是母亲,如果小孩的主要照料者是父亲的话,忧郁爸爸也并不少见。

产假如何不抑郁如何才能减少“产假抑郁”?江天既有遥远的梦想, 有现实的思考。专家则针对现代女性如何适应母亲身份给予了具体的建议。

妈妈乌托邦

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产假抑郁的社会该是怎样的呢

1。男人强制性休产假

日本太田市的新规定:爸爸在小孩出生第一年中,有40天带薪假期,必须分期休完产假。返回工作后,他们还要递交一份述职报告,讲述自己的育儿心得

中国,很多男人会觉得,为工作加班加点,很正常,在家抱孩子,很奇怪。可是对女人来说,保姆帮着带小孩和老公帮着带小孩是完全不同的。

2。医生把产后抑郁,或者是产假抑郁列入诊断

我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一开始都没有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重要。累的?当妈还能不累?抑郁?甚至想自杀?哦,那是你的激素出了毛病!如果医生和媒体都能大力宣传:注意啊!抑郁不是光发生在产后!产假期间,甚至产假后都有可能!那么,大家可能会更关注吧

3。挣年薪一百万一家加拿大人力资源网站公司计算,按一位全职母亲照顾两个学龄前子女,北美人力市场薪资标准计算,年薪共达16。4万元。许多主妇回应,终于有人把她们的付出换算为数据,让全职母亲的辛劳获得实质肯定。如果整个社会,家庭,包括妈妈自己,认为带孩子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妈妈的劲头就会增加很多。

4。良好的社会服务系统

如果有良好的社会服务系统,那么选择去工作的妈妈可以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员,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地去上班;而选择带孩子的妈妈也可以待在家里,同样受到社会尊重,该有多么好。

让我们的产假,过得好些,再好些

这样的乌托邦,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不过,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产假,过得好些,再好些。

1。争取伴侣参与

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怀孕时,我学着《老友记》里的瑞秋,对老公说,“你愿意参与多少就参与多少。”事后证明,瑞秋与我,此举纯属傻牛傻牛。

我相信大多数爸爸还是爱妈妈爱宝宝的,主要是妈妈没有给爸爸机会参与,爸爸不理解带小孩的辛苦。这不但加重妈妈的负担,对爸爸也并不公平,错过了许多亲眼看见孩子成长的美好时刻。

2。寻求支持

因为对带小孩的辛苦估计不足,我妈提出过来照顾我几个月,被我一口回绝了。虽然请了阿姨,还是以自己带为主,只要缓过口气来,我就把小孩要回自己带。

多年来,我努力做一个独立能干的女人。我一直相信,妈妈是最适合照顾小孩的人选。另外,亲自带小孩对培养妈妈的自信也很重要。这原是不错的,可试得太努力,不留一些余力,就会事与愿违。

后来还是一点一点地把小孩交出去了,开始是累到迫不得已,后来却是主动的了。我发现,如果自己筋疲力尽,不如让别人换换手。当精力恢复时,带宝宝一小时就是有质量的一个小时。

3。和妈妈朋友交流

和别的妈妈谈宝宝是世界上最有滋有味的事。如果身边没有妈妈朋友,在育儿网站里潜水和灌水也很开心。你会惊喜地发现,居然有人和你一样,一边喝咖啡一边津津有味地谈宝宝的拉屎问题。

4。母乳喂养据说哺乳时身体会分泌小量的镇定剂,让妈妈和宝宝感觉平静愉快。我再狼狈再兵荒马乱的时候,抱起宝宝喂奶我就觉得塌实。宝宝也一样,一吃奶就能安静下来。而且,夜里喂奶也比较方便。母乳喂养的小孩不容易生病,这也很让人省心。当然母乳喂养也有母乳喂养的问题,乳头皲裂涨奶等等,可至今我仍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体验之一。

专家意见

要更好地面对做母亲的挑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重新自我规划,包括人生目标、生活方式等,将业已成熟的自我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做到可以接受为了“他”人(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自我。(注意绝不是完全放弃

不要指望孩子生下来你就会爱他。慢慢培养对孩子的爱,并从中收获乐趣。

另外,找到其他方法应对照料孩子的压力,如江天自己总结的那些方法都很好,关键是要寻求帮助,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休息。最后,想对所有新妈妈说的话是:没有女人生下来就一定要做母亲;不过如果选择了做母亲,那么,就以专业精神来对待这份职业吧

产假为什么会抑郁

江天根据亲身经历探讨“产假抑郁”的原因,专家则从女性社会角色培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产假虽说是“假”,却是一个非常累人的假期。半年里我没睡过一个超过5个小时的整觉。有时凌晨两点左右被宝宝叫醒,喂过奶,他睡了我却好久睡不着。这时的我,想上吊的心都有。

可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这种累的。有朋友问我,“在家待着,很舒服吧?”当时她也正怀孕,我心说,“嘿嘿,等着瞧。”

单调

长时间带小孩是件非常单调的工作。孩子还小的时候,不会笑,没交流,就是吃,拉,睡,妈妈一小时一小时的就是重复着拍拍抱抱喂喂这样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上楼洗澡的时候,心情都很矛盾,一边担心阿姨带不好宝宝,想赶紧洗完了下楼去自己带着,一边又觉得不在宝宝身边真是轻松自在,想多磨蹭一会,然后又为自己这种想法很内疚。

孤独

一整天待在家里,没有同事没有同学,全部的生活重心就是宝宝的吃喝拉撒,与世界上大部分人失去了共同的话题。白天也常有一种“被困住了”的感觉。记得第一次离开宝宝去超市的时候,一个小时中我好像一直听见小孩的哭声。很长时间,没有看过电影,没有出去吃饭,就是购物也是匆匆忙忙的。

成功感缺失

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内心深处,我觉得待在家里带小孩,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从小受的教育是像男孩子一样读好书做好事,而成功就是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有经济实力,受人尊重。至于你一天给小孩喂奶几次换尿布几次,不记分的。

在家带小孩,也意味着职业和学业的停滞,而且是在一个比较关键的年龄阶段。想起这个心里就有些急。

我周围好像没什么人把带小孩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而我自己,一开始也没把这当成真 的工作。上班的话,工资多少是看得见的,升职与加薪更能证明你的成绩,带小孩呢,如果请保姆来带,该付保姆多少钱

在网上的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个妈妈这样说:“得承认我是一个LOSER。在美国这么多年,没有上班也没有上学,唯一的成绩是独立带大了两个孩子。生老二时,月子里还要训练老大自己上厕所。”独立带大两个孩子,没亲手带过小孩的人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的。这可能是:3年没有整觉睡,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没有周末假日,如果没有保姆,还要趁小孩睡觉时打扫洗衣购物做饭,一点自己的时间都不剩。辛苦成这样,妈妈的自我感觉却是个LOSER。

专家意见

患BabyBlue的外在原因是母亲生活单调、过度劳累、自我价值得不到肯定等;而内在原因是新上岗的母亲还未适应自己的角色。母性决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来的。女孩出生后就从社会上学习。长辈、书籍、电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教导培养”女孩子们成为好母亲。这种教导熏陶在当下社会有些缩水的趋势,所以对于新女性,尤其是习惯于自我独立的职业女性,做母亲意味着自我世界被“侵犯”,这让她们很不适应,因此想成为母亲有必要先自我培训,以便从心理上接受一个“外来者”闯入自己的生活。

我的产假抑郁亲身经历

新妈妈江小姐分享产假抑郁的亲身体验。产后抑郁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但一直觉得,产后听起来感觉是分娩以后比较短的时间,比如月子里,或者医学上有个标准,生小孩后4

女性“产假抑郁”的几个原因

“产假抑郁”尽管不是一个医学诊断,却道出了新妈妈们在经历了生活巨变时所面对的身心困境。江天根据亲身经历探讨“产假抑郁”的原因,专家则从女性社会角色培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累产假虽说是“假”,却是一个非常累人的假期。半年里我没睡过一

假如你在产后得上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假如你在产后得上抑郁症怎么办?产后抑郁又叫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de

Hash:536b479689bb8d1604f50cc3904c27dc67060a23

【声明】本文由用户Jill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