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16:37:0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宝宝乳牙蛀牙要预防

BY:大叔18岁 2024-08-15 16:37:08 1533 ℃

宝宝到了一点年龄乳牙就会被换掉,这并不是说乳牙没有什么作用、蛀牙了也不用治疗,其实,乳牙对宝宝的作用很大的,宝宝到了长牙期,可能会伴随出现各种症状,家长应该做有相应的了解,避免宝宝牙齿方面的问题,那么宝宝乳牙蛀牙要如何预防呢?宝宝的乳房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乳牙的三大作用

1、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乳牙过早丧失可使继承恒牙过早萌出或过迟萌出,也常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2、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作用,有利于生长发育。若咀嚼功能低下,颌面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

3、有利于发音和保护心理

乳牙萌出期和乳牙期是儿童开始发音和学说话的主要时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助于儿童正确发音。此外,乳牙的损坏,尤其是上乳前牙的大面积龋或过早丧失,常常给儿童心理上带来不良刺激。

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应该认识到乳牙的重要作用,从孩子牙齿萌出起即加以保护,彻底消除乳牙是暂时的、无关紧要的错误观点,使你们的宝宝们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宝宝乳牙蛀牙要预防

防止乳牙蛀牙这样做

1、勤刷牙,每餐过后最好都要清洁。

提醒:上排牙齿是最容易漏刷的地方。因为下排牙齿附近有唾液腺分布,会不断分泌口以冲刷牙齿间的食物残渣,上排牙齿则没有这一优势,如果孩子抿上嘴唇拒绝刷牙,更容易造成漏刷。妈妈可以伸入手指翻开孩子的嘴唇,才能顺利清洁到上排的牙齿。

2、宝宝吃零食,建议选择起司坚果类食物,或未调味的海苔,最好尽量吃蔬果,因为蔬果含丰富纤维质,有助清洁牙齿

3、宝宝应少吃甜食,因为甜食含糖量高更易蛀牙。如果喂甜食,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吃完,吃完后立即刷牙。

4、如果宝宝有喝夜奶的习惯,夜晚喝完奶后,也要清洁一下宝宝的口腔;如果半夜无法替宝宝刷牙,最少也要让宝宝喝一两口水。如果宝宝喝奶后很少刷牙,容易形成奶瓶龋齿

5、给宝宝清洁完牙齿和牙床后,如果宝宝没有反抗挣扎,可以顺势给宝宝刷(擦)一下舌苔

6、如果宝宝牙齿长得密集,可使用牙线棒清洁牙缝间隙;如果牙齿只长几颗、或长得很开,使用牙刷即可刷到牙缝。

7、家长要做好口腔保健,如果有蛀牙要积极治疗,避免把病菌通过唾液传给宝宝。

宝宝出乳牙4大常见问题

1、爱咬手指或硬物

宝宝萌芽时爱“啃”东西,是牙齿萌出刺激牙龈引起的。家长无需禁止宝宝咬东西、啃手指。可购买咬牙胶磨牙饼条回来让小儿咬。通过咀嚼硬度适中的咬牙胶或磨牙饼条,既锻炼咀咬的动作,提高牙齿的坚固性,又能减少幼儿出牙时的不舒服感觉。但家长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好、易于小孩抓握的产品。同时需要多关注孩子,这个期间不要让宝宝随便拿东西往嘴里放,尤其是容易发生误吞而引发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龈红肿、发痒

牙齿萌出要穿破牙龈黏膜,会对牙龈造成刺激,出现牙龈红肿、发痒的症状,但正常情况下不会很重,等到牙齿都长出来后自然会消失。不过,家长在这段时间需要注意加强幼儿口腔清洁,可用经煮沸过的棉纱布包裹食指伸入宝宝口内清洁,特别是清除进食后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留物和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口腔,让孩子保持口腔干净入睡。随着牙齿的陆续萌出,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助刷牙。如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有臭味,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3、口腔黏膜发炎

萌芽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牙龈痒的刺激,容易出现磨咬牙齿、牙龈。而另一方面,萌出期牙龈红肿又易被磨破。如果宝宝的免疫力较弱,口腔里原有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侵袭,引起口腔黏膜发炎,甚至出现小溃疡。翁志强建议,天气好时,要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吸收新鲜空气,以增强免疫力,同时有助于的吸收。每次进食后,想办法让宝宝喝口水或帮助清洁口腔内残留食物,避免食物残留助长细菌繁殖,如果发现宝宝口腔黏膜溃疡疼痛,要尽快就诊。

4、流口水

宝宝在萌芽期会流口水,相信许多家长并不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翁志强解释,牙齿的萌出会刺激牙龈的神经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宝宝睡着后,吞咽减慢,流口水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建议家长要用软棉布围好或及时擦干流出的唾液。嘴周经常受到口水“侵袭和浸泡”的皮肤,可适当涂抹润肤霜进行保护。但家长需要注意宝宝是否出现牙龈红肿、口角皮肤糜烂等情况。

为什么宝宝容易长蛀牙?

●“奶瓶龋”不少见

洪湖张先生的女儿虽然只有1岁,但门牙却都已龋坏。

在门诊中,奶瓶龋的孩子并不少见。新生的婴儿食物主要以牛奶为主,乳牙萌出后,因为自己还不会清洁牙齿,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将牙齿龋坏。因此,家长最好每次喂完奶后能够给婴儿喂点白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小,不会刷牙,其实,孩子口腔清洁应从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开始,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父母用干净的 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幼儿两岁半;从两岁半开始,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到3岁幼儿经过半年的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幼儿食品)还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不可疏于监督指导作用,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美丽食品)的牙齿。另外,如果母亲能在孕期注意多吃促进牙齿发育的食物,孩子出生后乳牙萌出时钙(钙食品)化程度就高,不容易形成龋齿

●4岁后半年查一次牙

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且调查显示,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尤以4岁后患龋率增长明显。很多家长不解,每天早晚都会督促孩子刷牙,为何还是有蛀牙?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到了3岁以后,大多喜欢吃零食喝饮料,这些都是导致牙齿龋坏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家长都会监督孩子早晚刷牙,但由于孩子零食不断,又不能保证随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另外,许多孩子在晚上刷牙后又会进食,睡前还要喝瓶奶,日积月累就会引发龋齿。

因此,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应从饮食、卫生和定期检查三方面做。让孩子尽量减少吃零食,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零食,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孩子4岁后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因为对口腔医疗怀有恐惧感,孩子有口腔疾病一般不易表达,家长也容易疏忽,通常在孩子牙疼时才会就医,如果能定期检查口腔,及早发现龋齿,就能避免龋齿对恒牙有影响,最后影响全身发育和牙齿美观。

●咀嚼退化龅牙多了

平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孩子都带着牙箍矫牙齿,“现在孩子牙齿不整齐的怎么这么多?”

孩子的牙齿不整齐通常俗称为错牙合畸形,包括龅牙、牙齿稀、地包天、虎牙、拥挤、歪脸、小下巴等等症状。一方面,与父母遗传有关,尤其是牙齿“地包天”的父母,极可能将之遗传给孩子。还有许多后天因素不容忽视,如喂养姿势不正确、张口呼吸、吮拇指习惯、吐舌习惯、不良吞咽习惯、咬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乳牙期或替牙期出现的问题等都会导致错牙合的发生。现在许多孩子很大了还在依赖奶瓶,这也是导致错合牙的原因之一。

幼儿宝宝的乳牙日常护理要留心

人一生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总共有20颗,出牙有先后顺序,最先萌出的是下腭的2颗中切牙,然后是上腭的2颗中切牙。出第一颗牙的月龄每个婴儿都不一样,早的4个月就开始了,迟的要到10~12个月,平均是在7~8月龄时出牙,以后陆续萌出,到2岁半时20颗乳牙出齐,6岁以后开始脱乳牙换恒牙。

一般地讲,只要在周岁前能萌出第一颗牙齿来,就不算出牙太迟。如果1岁后还未出牙,就应该去检查是否有缺碘等毛病。因此,父母在平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钙和补

一般来说,婴幼儿乳牙的好坏取决于母亲妊娠期的营养。无论乳牙或恒牙,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可缺少下列元素:钙和(推荐食物:奶酪鱼肉、海产品等)、维生素D(推荐食物:鱼、蛋、香菇等)、维生素C(推荐食物: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B(推荐食物:柠檬、谷物、芋类等)、维生素A(推荐食物:紫菜胡萝卜青椒等)。因此,怀孕期和哺乳期的母亲、以及长牙期的幼儿都应多吃富含上述元素的食物,做到膳食平衡,以保证和促进幼儿乳牙的健康发育。

幼儿乳牙一般会持续6~10年时间,这段时间正是其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果牙齿不好,会影响幼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妨碍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影响到幼儿的容貌和发音。因此,需要十分注意幼儿期乳牙的日常护理,

宝宝的乳牙发黑怎么办,宝宝乳牙发黑是怎么回事宝宝的乳牙发黑怎么办

一、宝宝的乳牙发黑怎么办如果孩子的牙齿上只是出现黑斑,不过牙面光滑没有缺损,这个时候很可能只是色素沉着,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不要过多进食易使牙齿着色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麻麻平时可以给孩子多做牙齿清理工作,比如可以用柔软的纱布套在手指头上,轻

乳牙发炎怎么应对宝宝乳牙的作用有什么保护宝宝乳牙的注意事项宝宝乳牙的保健方法是什么呢

一、乳牙发炎怎么应对1、冷敷牙龈:一些清凉的食物除了能够有效的舒缓发炎的牙龈之外,同时还能够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冰香蕉、冷胡萝卜等。除此之外,还有像冰凉的毛巾或冰镇橡皮奶嘴,都能起到很好的止疼作用,但冰凉毛巾的效果似乎不如冰香蕉的效果要好。2、按摩牙龈:如果宝宝出现牙疼的情况,家长不妨

孩子乳牙烂了不可坐等换牙_保护牙齿的方法

陈栋表示,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髓炎、乳牙周炎。李存荣说,洗牙不仅有助于保持牙齿的美观,还能够有效预防牙周疾病。据陈栋介绍,家长可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宝宝的牙齿及牙龈。

Hash:97085dd695d1cdea149378ee0c722eb55d8a8131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