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18:44:3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鼠疫的症状是什么,鼠疫如何传播途径

BY:Orianna 2024-06-02 18:44:30 392 ℃

一、鼠疫的症状是什么

鼠疫潜伏期很短,多数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到9天。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最早被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受害的淋巴结发热、肿胀、红肿、变软、化脓。

1.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到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先有出斑,继而大片出血及伴有黑便血尿。与之同时或在症状出现稍前有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部最多),典型病例淋巴结有明显触痛、硬、伴周围组织肿胀。表面皮肤平滑、色红但不发热。病人多有烦躁、谵妄神志不清共济失调。医生查体时易于触到肿大的肝和脾。淋巴结可以充满脓液,在第二周内溃破流脓。如不治疗,60%以上的病人死亡,死亡多发生在发病的第3和第5天之间。

2.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

(1)腺鼠疫:为最常见,除上述全身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为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四肢皮肤造成,多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其次为腋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与周围组织黏连不活动,剧痛,病人多呈被迫体位,如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

(2)肺鼠疫: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鼠疫均是最重的病型,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空气飞沫传播,是引起人群暴发流行的最危险因素,它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四肢及全身发绀,继而迅速呼吸衰竭死亡,有时检查肺部体征与临床表现不符。

(3)败血症型鼠疫:主要是由于在剥食染疫动物时,鼠疫菌从皮肤破损处入血或由染疫蚤的直接叮咬所造成。由于鼠疫菌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直接进入血循环,使病人很快呈现为重度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恐惧感,如治疗不及时会迅速死亡。

(4)其 他类型的鼠疫在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伴有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肠型、皮肤型、脑膜炎型、扁体型、眼型等。

二、鼠疫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呢

1、经鼠蚤传播

通过蚤为媒介,构成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上耍传播途径。啮出动物病死后,染有鼠疫耶尔森菌的蚤类则很快离开尸体,另寻新的宿土,这样就造成了鼠疫在鼠间的流行,以至波及人类。

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宣接接触病人的脓6l或痰,经皮肤伤门而感染。在白然疫源地得到某种程度控制情况厂,尤其首发病例,由于猎取早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更具重要意义。

3、吸道飞沫传播

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疫并不对周围这成威胁。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飞沫并可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4、原发性肺鼠疫及由腺鼠疫转化的肺鼠疫病人在呼吸、谈话、咳嗽时,可喷出含鼠疫菌的飞沫,使周围的人吸入而得病,造成鼠疫流行。此外剥病鼠或野生动物皮毛时,也可吸入鼠疫病菌,使人患肺鼠疫。

5、鼠疫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一旦发现病人应马上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周围的居民在一段时刻内不要随便外出,由医生观察是否传染上了鼠疫。病人的住地、分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尸体应包严后焚化。平时应积极灭鼠、灭蚤,以防止鼠疫流行

三、震后如何预防鼠疫传播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在通常情况下只寄生于啮齿类动物,如野鼠中的黄鼠属、沙鼠属、田鼠属、旱獭和南方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这些鼠类的生存对自然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地震后,由于居住环境比较差。

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也有可能导致鼠疫的发生。所以,震后需预防鼠疫泛播。

预防鼠疫,要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人间和畜间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

2、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3、不要让家禽家畜,如猪、狗、鸡等的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

4、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消毒后集中处理。

5、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6、要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四、鼠疫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患者隔离 患者应隔离在孤立建筑物内,病区内应做到无鼠、无蚤,病人须经仔细灭蚤、淋浴后方可收入。肺鼠疫患者应独室隔离。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或局部分泌物培养第3天1次,检菌3次阴性;肺鼠疫痰培养第3天1次,6次阴性。

(二)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绝对卧床,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及足量水分,并按需要静脉内补液。烦躁不安、局部淋巴结疼痛者,给予镇静、止痛药呼吸困难者给氧,出现休克、DIC、心力衰竭等作相应处理(参阅51节“感染性休克”章)。对严重毒血症患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100~300mg氢化可的松静滴,但必须与有效抗菌药物同用。

(三)局部处理 肿大淋巴结可用抗菌药物外敷,其周围组织内注入链霉素0.5g。已软化者可切开排脓,宜在应用足量抗菌药物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眼鼠疫可用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皮肤鼠疫可用抗菌药液湿敷、冲洗或抗菌药软膏外敷。

(四)抗菌治疗 必须争取早期足量和注射给药,轻症也可口服。首剂宜大,疗程视不同病型而异,热退后继续用药4~5天。

氨基糖甙类最为有效,早期以静注为宜。

庆大霉素成人每日160~320mg,分次静滴,疗程7~10日。链霉素宜用于腺鼠疫等较轻病例,成人每日肌注2g,2~4次分给,热退后改为每日1g,疗程同上。肺鼠疫病例须用较大量,如庆大霉素首剂为160mg,继每6小时80mg静滴;链霉素首剂为1g,继每4小时0.5g,热退后改为每6小时0.5g,用药5~7日。氨基糖甙类若与四环素或氯霉素合用,则剂量可酌减。卡那霉素比较少用,成人每日1~2g。氨基糖甙类偶可导致赫氏样反应(Herxheimertypereaction)。

四环素和氯霉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成人每日3~4g,分4次口服。不能口服时改静滴,但四环素的每日量不宜超过2g;热退后即改口服,每日1.5~2.0g,续用6日。

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常用者为SD,首剂2~4g,继每4小时1~2g,与等量碳酸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双嘧啶(含SD400mg,TMP50mg)或复方SMZ也可采用,每日3~4次,每次2片,热退后改为每日2次。

处理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以联合用药为宜,首选为链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环素,次选为庆大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环素。早期足量给药为成功关键。抗鼠疫血清现已少用。

鼠疫的症状是什么,鼠疫如何传播途径

一、鼠疫的症状是什么鼠疫的潜伏期很短,多数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到9天。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最早被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受害的淋巴结发热、肿胀、红肿、变软、化脓

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鼠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鼠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本病为多途经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1.鼠间的鼠疫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2.人间的鼠疫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

鼠疫的传播途径不同,究竟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一、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鼠蚤叮咬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2.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3.

【声明】本文由用户Oriann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