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3:31:3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7-16 13:31:37 1510 ℃

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无明显症状,伴有高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后HCV RNA早于抗-HCV出现于液中。HCV RNA最早可于暴露后2周检出,HCV 核心抗原可在HCV RNA出现后1~2d检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检出,也就是说,在HCV感染发生后,有约8-12周的时间,仅能检出HCV RNA,而抗-HCV为阴性,即抗-HCV检测的“窗口期”,“窗口期”的长短与检测试剂有关。

  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15%~40%的HCV急性感染者可在6个月内清除感染,在感染清除的过程中,有可能HCV RNA水平很低不能检出,仅抗-HCV阳性;而65%~80%的患者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HCV感染。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HCV RNA滴度开始稳定,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否则HCVRNA很少发生自发清除。在临床上,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抗-HCV多为阳性(免疫抑制的患者,如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者血液透析患者可出现抗-HCV阴性),HCV RNA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经抗病毒治疗,HCV RNA水平低)。

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其一、丙肝患者很大一部分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患者甚至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其二、丙肝潜伏期一般为1.5-2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便出现肝炎的常见症状,有疲乏、身体无力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黄疸等症状。

  其三、丙肝患者右上腹部感觉不舒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其四、少数丙肝患者伴低热,轻度肝肿大,有些患者可出现黄疸

  其五、少数丙肝患者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睡眠不好。

  其六、患者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丙肝的传播呢?

  1、滥用药物和注射*是目前引起丙肝传播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是好多人共用一个注射器,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类人要想彻底预防丙肝传染就必须戒毒或者使用个人的注射器或针头。

  2、输血也是引起丙肝传播的重大因素之一,如果被输入的血液没有经过严格的筛查,输血者感染丙肝的就会就会大大增加,容易引起丙肝传染。

  3、长期做透析的人也容易感染丙肝病毒,主要是使用了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肾透析机而感染丙肝病毒,属于医源性传播的一种。

  4、母婴传播是引起丙肝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分娩过程中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这就需要母亲在分娩前后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降低孩子感染病毒的机会。

  5、不洁性交、公用某些私人物品(如牙刷或剃须刀等)也会造成丙肝的传播。

三、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基本与乙型肝炎的相同。目前,我国预防丙型肝炎的重点应放在对献血员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传播。

  国外报告,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可排除85%具有HCV传染性的献血员,从而明显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由于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与ALT水平和抗-HBc是否阳性有关,ALT(丙氨酸转移酶)异常和抗HBc阳性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和抗HBc阴性者(44%:0.5% ),因此,在目前尚无条件进行抗HCV筛查的地区,可对献血员作ALT和抗HBc筛查。据报道,排除ALT异常的献血员后,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病率可下降 47.4%;排除抗HBc阳性的献血员后,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病率下降33%;如上述两项指标异常的献血员均被排除,则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病率可下降 61.2%。

  最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经皮肤感染丙型肝炎病人血液者,于暴露后立即注射免疫蛋白(0.06ml/kg)可能有预防作用。

  本病的最终控制将取决于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的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可能性,未来的丙型肝炎疫苗应包括各种不同重组的HCV毒株,或根据各地流行的HCV毒株来构建丙型肝炎疫苗。

  无论是急性丙型肝炎,还是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都是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a 或alfa-2b)联合利巴韦林。这也是唯一有效治疗丙型肝炎的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由于一周一次给药,给药次数大大减少,方便了病人用药,相对于普通干扰素的一周三次或隔日一次,聚乙二醇干扰素又称为长效干扰素。两种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直接比较临床试验表明:12KD的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的复发率明显低于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a,原因可能与抗病毒活性及分子大小引起的药物分布有关。一般认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越大,抗病毒活性越低,12KD的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的活性明显高于40KD的长效干扰素;而且,12KD的长效干扰素可以全身分布,不仅清除肝内的主要病毒,更可以清除淋巴结、肾脏、脾脏、肾上腺唾液腺等肝外病毒,故停药后的复发率较低。40KD大分子聚乙二醇干扰素由于分子过大,限于血管和肝内分布,对肝外的病毒清除不利。不仅加重肝脏负担,排泄慢,而且由于不经过肾脏排泄,当发生不良反应时撤药困难。一般认为,由于头对头比较的IDEAL试验结果的公布,12KD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应做为治疗丙型肝炎的优先用药。

四、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预防传染: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卫生用具,女性丙肝患者经期卫生巾应该处理后再扔掉,夫妻间性生活应采取防护措施,性生活尽量使用安全套。

  2、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和已烂的姜。

  3、注意合理的饮食:饮食要少食含脂肪、糖、色素、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以有效减轻肝脏负担外,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等。

  4、合理作息:丙肝患者要注意休息,补充睡眠,这样会减少对自身肝脏的损害程度,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好转也是很有用的。

  5、保持良好的心情:丙肝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勿产生焦虑、烦躁的心情。

易感染肝炎病毒

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会使原本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甲型肝炎易感染人群:各年龄段对甲型肝炎均易感染,甲型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液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乙肝的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上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乙肝的分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要正确认识乙肝,治疗时要对症治疗,不要千人一方。

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无明显症状,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后HCVRNA早于抗-HCV出现于血液中。HCVRNA最早可于暴露后2周检出,HCV核心抗原可在HCVRNA出现后1~2d检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检出,也就是说

Hash:a40c5ca298d14bda15992e6196f0871fb3085fb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