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09:07: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老人血糖正常值为多少

BY:大叔18岁 2024-07-16 09:07:14 1715 ℃

老年人血糖标准大概是什么数值?许多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很注意自己的饮食,严格控制自己的糖,那么老年人血糖标准到底在什么数值间波动呢?下面就由小编为您介绍老年人血糖标准。

糖尿类疾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1、糖尿病

空腹:静脉(全血)≥6.1,毛细血管≥6.1,静脉(血浆)≥7.0。

服糖后2小时:静脉(全血)≥10.0,毛细血管≥11.1,静脉(血浆)≥11.1。

(1)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高于11.1mmol/L(200mg/dl)。

②查空腹血糖时,两次或两次以上高于7.8mmol/L(140mg/dl)。

③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怀疑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若无糖尿病症状,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过11.1mmol/L。上述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2)符合标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若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协会)

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7.0mmol/L。

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

2、糖耐量损害

空腹:静脉(全血)《6.1,毛细血管《6.1,静脉(血浆)《7.0。

服糖后2小时:静脉(全血)≥6.7,毛细血管≥7.8,静脉(血浆)≥7.8。

3、空腹血糖损害

空腹:6.1》静脉(全血)》5.6,6.1》毛细血管》5.6,7.0》静脉(血浆)≥6.1。

服糖后2小时:静脉(全血)《6.7,毛细血管《7.8,静脉(血浆)《7.8。

老人血糖正常值为多少

一、首先了解下血糖高一般为多少?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按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上述标准以防止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不少病情较轻老年糖尿病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不需促泌剂及胰岛素,血糖达到正常,也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这类人血糖控制目标可接近正常范围。

2、对 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不应强化控制血糖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间,餐后小时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为6.5%--7.0%即可,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年人血糖标准的相关内容。

3、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这类患者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风险,应根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不导致高血糖脱水症状,通常的水平是空腹:7--9 mmol/L,餐后2小时:8--11.1 mmol/L,HbAlc:7.0%--7.5%,防止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4、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血糖居高不降时,应及时使用普通胰岛素尽快降低血糖,但又要不使血糖下降过快,以免诱发脑水肿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纠正脱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待血糖下降到13.9 mmol/L时,脱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已纠正,可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按上述标准控制血糖水平,有时目标要因人而异。

老人饭后散步有效降血糖

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常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单纯依靠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常常难于将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患者只要在每餐饭后半小时开始行走5000步,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日复一日,就能有效地使血糖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以餐后行走来降低血糖,机理比较复杂,人在静息的状态下,肌肉代谢的主要燃料是游离脂肪酸:糖只占极少量,但是在运动时,肌肉能量的需求加大。糖的分解代谢也随之增强,餐后行走不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肌肉和其他组织,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过程,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胰岛素的抵抗现象,增强各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肌肉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把居高不下的餐后血糖很快地降下来。

坚持散步还能促进脂肪代谢,提高肌肉对脂肪酸的利用率,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改善全身机能状态,防止或减少心血管等并发症。

四种方法教你有效控制血糖

接受新技术。糖尿病患者杰西卡,对于胰岛素泵等“新玩意”,杰西卡 经非常犹豫,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常规治疗。可尝试之后,她认识到,疾病治疗并非一成不变,及时了解先进的治疗手段,能帮自己更轻松地应对病情。

熟知身体信号。杰西卡说:”如果血糖偏低,我就会在夜间醒来。”时刻注意到身体所发出的血糖异常信号,对于管理病情至关重要。她对自己血糖水平的估计值,与真实测量值的误差不超过5%。

随身携带急救包。但无论到哪里,杰西卡总是随身携带一个“救命包”,里面装着血糖仪、备用的胰岛素泵配件、含糖的食物和注射器等。一旦血糖失控或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可以马上解决问题。

爱上测血糖。最多的时候,杰西卡一天要测8次血糖。她说,我简直“爱”上了测血糖,或者说有些痴迷。因为我觉得,如果能时刻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照顾自己也就变得容易多了。的确,研究发现,每天至少测3~4次血糖,能显著降低糖友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如眼睛、肾脏和神经损伤等,给身体更长远的保护。

聊聊与糖尿病有关的那些事

葡萄连皮吃能防糖尿病

红葡萄外皮中的一种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具有降血糖和降血压的功效。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给参试者每天服用提纯白藜芦醇,30天后所有人代谢率降低、血糖和血压水平下降。红葡萄是富含白藜芦醇的“大户”,其外皮中含量最丰富。因此专家建议,连皮吃红葡萄效果最好。

血糖高很伤子宫

有一个健康宝宝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但对于那些患糖尿病的女性朋友来说,要想圆梦却有些艰难。因为血糖高可能导致女性不孕

糖尿病会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造成性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女性不孕症中,有相当多患者是由于不排卵造成的,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不排卵最常见的原因。月经正常的女性每月都会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排出一个能够受精的卵子,也就是说,每月都有一次受孕的机会。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由于排卵功能紊乱,常常几个月都不能排出一个卵子,因此受孕机会大大减少,失去很多怀上宝宝的机会。

擦脚要用软毛巾

对糖友来说,呵护好双脚与监测血糖同样重要。但在生活中,不少糖友在足部护理中往往不注意细节,用错了擦脚毛巾。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会引起足部疼痛肿胀、伤口愈合缓慢、皮肤溃疡坏疽,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据统计,随着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截肢率也越来越 ,已经达到40%,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由于缺乏足部护理常识所致。

多糖尿病人中,不少节俭的老年人都会将淘汰下来的洗脸毛巾或者选择价钱便宜的毛巾当擦脚布。殊不知,毛巾用久了就会发黏发硬,如果质地太硬或者粗糙,都可能不知不觉地擦伤足部皮肤。

因此,糖友洗脚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干毛巾擦脚,动作要轻,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另外,最好选择白色的毛巾,以便及时发现血迹或者脓包

糖友在平时还要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泡泡脚,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洗完脚后要涂一些油脂类的滋润霜,因为糖友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裂痕,可进一步形成溃疡、感染。每天睡觉前,检查一下双脚,看有没有伤口,以赢得治疗时间。

患了糖尿病的朋友不要害怕吃,因为只要你吃对了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反而会有一定的帮助。

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正常值,孕妇的餐后血糖正常值

一、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餐后血糖正常值是什么?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血糖的概念。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都是葡萄糖。只有保持一定水平的血糖,才能够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我们只有了解了血糖的具体数值,才能有依据去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疾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_教你如何检测血糖值

一般地说,血糖检测根据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等。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而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则最好检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因为低血糖更常发生于餐前和夜间。

空腹检查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孕妇空腹的血糖正常值,哪些食物能控制血糖,早上空腹时的血糖正常值

一、空腹检查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空腹时检测的血糖值经常被用来作为糖尿病的判断依据,因为在空腹时,血糖含量是最直观的,没有食物的干扰,而且空腹一般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这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血糖含量。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

Hash:dd353fbd7a261ae920f9a7cf3d2f2b35e10afcf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