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8:03:49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起病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流行年可高达40%~60%;一般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

支原体肺炎的饮食,食疗,支原体肺炎吃什么好

支原体肺炎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的食物;2.宜吃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蜂蜜蜂蜜具有很好的润肺作用,可缓解肺炎造成的咳嗽症状。10-20g用水调制后食用。雪梨具有一定的止咳以及润肺、祛痰的作用。蒸熟以后趁热食用。牛奶蛋白质含量高,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肺炎咳嗽等症状。500毫升每天,直接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热性的食物;2.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葱白对呼吸道具有刺激性,可诱发咳嗽加重。换吃无刺激性的蔬菜即可。狗肉性味热,具有诱发加重支气管炎的可能。换吃性味平凉的鱼肉。

支原体肺炎饮食原则

一、不适宜吃的食物

1.忌辛辣食物

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2.忌油腻食物

肺炎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3.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

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二、食疗秘方

1)取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2次服。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用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取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4)用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2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5)取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6)用杏仁10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支原体肺炎一般护理

支原体肺炎,护理

平时应做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有专家提醒,平时孩子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开窗通风,使肌体的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D,晒太阳,这样可退减小儿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预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还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

支原体肺炎检查,支原体肺炎诊断

支原体肺炎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痰液病原体,——痰液是气管、...
冷凝集试验,血液冷凝集试验主...
通气贮量比,——通气贮量比为...
结核杆菌基因检测,肺 全身血液 心胸 保健科结核杆菌基因...
血支原体抗体,血液血管 肺 男性生殖——血支原体抗体...
肺活检,呼吸 心胸肺活检用于肺...
痰液细菌培养,——痰液细菌培养...
病原体检查,血液血管 其他——病原体检验的...
核酸分子杂交,其他保健科通过分子生物...

支原体肺炎,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正常范围内,但偶尔亦可升高。25%患者白细胞超过10.0*109/L,少数可达(25.0~56.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或嗜酸粒细胞稍增多。血小板减少。直接库姆斯(coombs)试验可阳性。血沉在发病初期阶段可增快。

2.培养法

因肺炎支原体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需观察10~30天或更长时间,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目前国外仍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的Hayflied培养基,国内多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马丁培养基或猪肺消化液为基础的培养基。

3.血清学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广泛使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者,或单份血清效价≥1∶32者判为阳。其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94%,仅初次感染时出现阳性,再次感染时常不出现阳性反应。

间接血凝试验:主要检测IgM抗体。此后7天出现阳性。10~30天达高峰,12~26周逐渐降低。急性期采血宜早,否则不易测出4倍增高的抗体。特异性尚不理想,与补结试验相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IgM和IgG抗体。方法敏感、特异性高、快速、经济,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实用可靠的手段。现已有ELISA试剂盒出售。

冷凝集试验:是一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试验,有33%~76%感染者为阳性(效价≥1∶32)。效价越高该病的可能性越大,常在发病的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出现阳性反应,持续约2~4个月。此试验在婴幼儿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4.核酸杂交试验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125I等)标记的核酸探针技术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此法虽灵敏度高且特异性较强,但要求条件也较高,需要使用同位素,故难于在临床推广。

5.聚合酶链反应(PCR)

自1992年该法用以检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从综合结果看,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法(灵敏度比普通培养法高10~100倍),也明显高于血清学和探针杂交法。其特异性也较强,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且不受口腔其他菌污染的干扰。所需时间较短,因而采用PCR法可争取早日确诊,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症状时,快速可靠的诊断更为必要。由于此法相当敏感,故实验操作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污染。

肺部X线检查可见模糊云雾状或均匀一致的阴影,近肺门部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浅,边缘不清楚,通常不侵犯整叶。绝大多数为一叶受累,以下叶多见,左下最多,右下次之,侧位20%左右有少量胸腔积液,,10%左右见肺不张,,偶见胸膜炎,,肺部病变通常在2~3周吸收,完全吸收需4~6周。小儿约30%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支原体肺炎就诊指南

支原体肺炎就诊指南针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支原体肺炎挂什么科室的号?支原体肺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支原体肺炎要做哪些检查?支原体肺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支原体肺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支原体肺炎患者就医,解决支原体肺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发作性咳嗽、头痛、周身不适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传染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咳嗽减轻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头痛减轻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恶心、干咳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7、家中是否有支原体肺炎患者?

重点检查项目

1.X线检查多表现为单侧病变,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可见肺不张。往往一处消散而他处有新的浸润发生。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或间质性肺炎表现,而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

诊断标准

1.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2.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3.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4.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后渐降低,2~4月时消失。5.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优点。6.用患者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支原体肺炎怎么办,支原体肺炎用药

支原体肺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支原体肺炎一般治疗

一、支原体肺炎,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休息,供给足量水分及营养。对症治疗:忌用水杨酸类药物以防溶血,。一般选用具有缓慢而持久作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卡巴匹林钙、赖氨比林、柴胡等,高热时辅以物理降温。化痰止咳。清除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雾化吸入。

2.抗菌治疗

临床首选红霉素30~50mg/(kg· d),分4次口服,成人1.5g/d,分3次口服,疗程2~3周。大环内酯类新药,如罗红霉素,胃肠副作用少,体液浓度高,细胞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用量小,5mg~10mg/(kg·d),分2次口服。新药阿奇霉素胶囊首剂10mg/(kg·d),以后5mg/(kg·d),一次口服,5天为一疗程。因半衰期长,停药后药效尚可持续1周。也有选用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每次0.4g,2次/d,疗程5~7天。

支原体肺炎辨证论治

二、支原体肺炎,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肺炎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肺热喘咳”、“风温,犯肺”等症。常用中药有: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寒水石、银花、连翘、苏子等。发热有汗可加黄芩,或重用生石膏;发热无汗时可加鲜芦根;咳喘多痰加天竺黄、莱菔子等。

支原体肺炎如何鉴别?

支原体肺炎,鉴别

本病须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病毒性肺炎,

5岁以下小儿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所致的肺炎。流感病毒性肺炎可见流感患者。

2.细菌性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常有受寒、淋雨、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有寒战、高热、胸痛、铁锈痰,肺实变体征明显。血象可见白细胞显著增高,痰及血中分离病原菌可阳性。

3.鹦鹉热

有与鸟类(鹦鹉、鸽类)或家禽接触史。发病急,有发热,相对缓脉,头疼,寒战。确诊须赖血清学检查。

4.立克次体病,

主要与Q热,,因Q热有时以肺炎为主要表现。Q热患者有与牛、羊、山羊及其乳品的接触或饮食史,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及立克次体凝集试验可以确诊。

5.真菌性感染

念珠菌、隐球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等。可取痰、尿作培养与涂片;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法等,如检出阳性结果即可鉴别。

6.肺结核,

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痰中可查到结核杆菌。

7.其他

放线菌病,、诺卡氏菌病、肺梗死、肺不张,、支气管肺癌,、尘肺,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也须注意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措施

支原体肺炎预防

支原体肺炎预防

平时应做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有专家提醒,平时孩子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开窗通风,使肌体的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呼吸孩子持续干咳应警惕支原体肺炎,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D,晒太阳,这样可退减小儿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预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还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

支原体肺炎并发症,支原体肺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支原体肺炎并发症

支原体肺炎,并发症

病情一般较轻,有时可重,但很少死亡。发热3天至2周,咳嗽可延长至6周左右。可有血管内溶血,,溶血往往见于退热时,或发生于受凉时。

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例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出血性耳鼓膜炎、胃肠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包炎,、心肌炎,、肝炎,也有发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支原体肺炎有哪些原因

支原体肺炎病因主要病因:由支原体(MP)感染引起

一.发病原因

肺炎,支原体,曾名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可通过细菌滤器。在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时,需要含胆固醇的酵母浸出液及20%马血清。其菌落很小,很少超过0.5mm,肉眼不易观察。在显微镜下菌落呈圆形均匀的颗粒状,外围有透明带。MP呈球形、杆状和丝状等多种形态。仅有由三层膜组成的胞浆膜,革兰染色呈阴性。胞质内含核糖体和双股DNA。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较其他支原体为慢,接种后5~10天才能见到。能发酵葡萄糖产生乳酸,能产生过氧化酶类溶血,素。

肺炎支原体基因组DNA全序列长835及849Kbp,分子量5.1*108。

P1蛋白是肺炎支原体的膜表面蛋白质,分子量为170KD,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黏附细胞与致病起重要作用。其基因序列已全部阐明,位点特异的13肽亦已合成。

肺炎支原体的核糖体大小约为70s,内含5、16及23s3种rRNA,并有50种左右的蛋白质,其中16s rRNA有较保守的重复序列,且有种属特异性,常被用于探针杂交分型及PCR分型。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对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极为敏感。

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于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此黏附作用与肺炎支原体表面的P1蛋白的末端结构有关。当此黏附因子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时,释放的有毒代谢产物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细胞损伤。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应答先出现特异性IgM抗体,然后出现IgG抗体,持续较长时间。鼻咽部局部产生的分泌性IgA抗体,能有效地抑制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上皮结合。呼吸道IgA抗体比血清中抗体对宿主的免疫状态有更直接关系。在感染防御上局部抗体甚为重要。局部免疫除IgA外,局部细胞免疫也发挥作用。因为初次感染使幼儿致敏,促使再次感染时发生较重的临床表现,表明本病与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机体产生超敏反应的关系。

病理改变主要为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管壁水肿、增厚、有浸润斑。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有黏液甚至脓性分泌物。镜下所示为急性细支气管炎,伴有间质性肺炎。肺泡内可见有少量水肿液及巨噬细胞。细支气管壁有水肿、充血以及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腔内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及细胞残片。附近的肺泡间隔内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重症可见弥漫性肺泡坏死和透明膜病变。

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

支原体肺炎症状

早期症状:寒战、发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刺激性干咳,伴有粘痰、脓痰,甚至血痰,

晚期症状:有气短,剧咳时有胸痛;也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及关节痛、心肌炎、心包炎、肝炎、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皮肤斑丘疹等肺外表现。

相关症状:发作性咳嗽,头痛,周身不适,黏液脓性痰,气短,

支原体肺炎,症状

临床症状如头痛、乏力、肌痛、鼻咽部病变、咳嗽、胸痛、脓痰和血痰,肺部X线表现和化验室检查如冷凝集试验等有助诊断。

1、病史、症状

起病较缓慢,多数为咽炎,、支气管炎,的表现,10%为肺炎。症状主要有寒战、发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刺激性干咳,伴有粘痰、脓痰,甚至血痰,重者可有气短,剧咳时有胸痛;也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及关节痛、心肌炎,、心包炎,、肝炎,、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皮肤斑丘疹等肺外表现。

2、体检发现

鼻咽部及结膜充血、水肿,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胸部体征多不明显,肺部听诊可有细湿罗音,偶有胸膜磨擦音及胸水征。

3、辅助检查

(1)X线胸片,为肺纹理增多,肺实质可有多形态的浸润形,以下叶多见,也可,呈斑点状,斑片状或均匀模糊阴影。约1/5有少量胸腔积液,。

(2)病原学检查: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难以广泛应用,无助于早期诊断。

(3)血清学检查:血清病,原抗体效价>1:32、链球菌MG凝集试验,效价≥1:40为阳性,连续两次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价值。血清间接试验>1:32,间接荧光试验>1:66,间接免疫荧光抗肺炎支原体IgG>1:16,抗肺炎支原体IgM>1:8,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24小时内可获结果,均有诊断意义。

肺部病变呈片状或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伴急性支气管炎,。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肺泡壁和间隔有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支气管粘膜细胞可有坏死和脱落,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胸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渗液。

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约1/3病例无症状。以支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粘痰或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

体检示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病情一般较轻,有时可重,但很少死亡。发热3天至2周,咳嗽可延长至6周左右。有10%复发,肺炎见于同一叶或同一叶,少数病人红细胞冷凝集滴度效价在1∶500以上。/可有相当的血管内溶血,,溶血往往见于退热时,或发生于受凉时。

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例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神经根炎,,甚至精神失常等。出血性耳鼓膜炎、胃肠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包炎、心肌炎、肝炎也有发现。

支原体肺炎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咳嗽减轻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头痛减轻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支原体肺炎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治愈率:60-80%

治疗周期:6-8周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相关检查:痰液病原体,冷凝集试验,结核杆菌基因检测,血支原体抗体,痰液细菌培养,

常用药品:麦迪霉素片,白头翁止痢片,依托红霉素颗粒,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