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4 19:35:41

高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镁血症。指血[Mg2 ]>1.05mmoL/L以上的情况,除少数医源性因素导致进入体内镁过多外,大多是因肾脏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如同低镁血症一样,血清镁浓度也并非是镁增多的可靠指标,因为血清中镁25%与蛋白质结合,该部分镁并不发挥生理效应;镁离子主要在细胞内,因此当机体镁的含量增加时,血清镁可在正常范围内。但一般情况下,高镁血症和机体镁增多的程度一致。如同肾脏对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调节有一定延迟作用一样,肾脏对镁的调节也并非迅速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大量静脉应用镁制剂,若不注意监测,也可发生严重高镁血症。若合并肾功能障碍,肾脏的调节作用严重削弱,则容易发生高镁血症。

高镁血症的饮食,食疗,高镁血症吃什么好

高镁血症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鸡蛋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是价廉物美的营养食品每日一个到两个即可,可以煮食或者与其他蔬菜炒食,还可以煲汤苹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深受大家青睐,富含锌元素和硒元素,堪称最大众化的水果每日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最好不要削皮,洗净即可精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腌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肥肉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无益,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尽量少的服用油条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比较差的油,对人体极为有害建议适当的少食用一些

高镁血症饮食原则

高镁血症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一、冬瓜薏仁瘦肉汤

材料:

冬瓜500克、猪瘦肉200克、蚝干3粒、薏仁25克、橙皮1小块、盐适量(调味用,最后放入)

做法:

1、将冬瓜洗净,连皮切成大块(如果去皮切小块很容易炖烂),去瓤待用;

2、蚝干和橙皮用水洗净,用凉水浸泡30分钟,捞起沥干待用;

3、薏仁用水洗净,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捞起放入凉水中浸泡片刻,捞起沥干待用;

4、猪瘦肉用滚水煮5分钟,捞起洗净待用;

5、砂锅中放入足够多的水(水的比例是准备喝的分量的2倍,也就是说,如果准备喝4碗汤,那么水就是8碗,水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应该以完全没过材料一些为准),烧开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加盖烧滚后转小火,煲3.5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二、鲫鱼豆腐汤:

在冬季,鲫鱼肉肥籽多,味道尤其鲜美,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所以,冬季是吃鲫鱼的好季节。

材料:

鲫鱼1条、豆腐1盒、姜3片、葱3段、油、盐、胡椒、料酒、鸡精

做法:

1、鲫鱼开膛去内脏,去鳞去鳃(鱼档工作人员完成),洗净,抹干,用盐和料酒稍腌待用。

2、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块

3、砂锅烧热,放入少量油,将鲫鱼放入,煎至两面呈金黄色。

4、加入葱姜

5、加入足够开水(5碗左右)

6、加盖,烧开后转小火(如果想要汤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钟),煲40分钟

7、加入豆腐,再煮5分钟左右,加盐和胡椒、鸡精调味即可。

三、龙眼肉煲猪心汤

主料:桂圆肉(40克) 猪心(500克)

调料:姜(5克) 盐(3克)

制作工艺

1. 先将猪心剖开,别去脂肪筋膜,

2.把龙眼肉(桂圆肉)用清水洗净。

3. 生姜去皮,切1片足够。

4.将猪心、龙眼肉、姜全部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

5.用慢火煲3小时,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了。

高镁血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宜多喝水。

2、宜吃脂肪类食物、富强面、白糖则含镁较少的食物。

高镁血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1、 不宜吃腌香椿、榨菜、酱黄瓜、口蘑、冬菇、银耳、紫菜、海带。

2、不宜吃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素鸡、油豆腐、豆腐干、面筋。

3、不宜用花生仁、西瓜子、葵花子、杏仁、干莲子。

4、不宜吃玉米片、生藕、莴笋、金针菜。

5、不宜吃蛋糕、桃酥、江米条等。

高镁血症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高镁血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对机体的影响

在血清镁浓度不超过2mmol/L(4mEq/L)时,临床上很难觉察高镁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只有当血清镁浓度升至3mmol/L(6mEq/L)或更高时,才可看到高镁血症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1.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影响 镁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高浓度的镁有箭毒样的作用。故高镁血症病人可发生显著的肌无力甚至弛缓性麻痹,四肢、吞咽和呼吸肌都可以被波及,因而可导致驰缓性麻痹,吞咽和说话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高镁血症因而也可以引起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的病人还可发生嗜睡或昏迷。

3.对心脏的影响 高浓度的镁能抑制房室和心室内传导,并降低心肌兴奋性,故可引起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心电图上可见P-R间期延长和QRS综合波增宽。

4.对平滑肌的影响 镁对平滑肌亦有抑制作用。高镁血症时血管平滑肌的抑制可使小动脉、微动脉等扩张,从而导致外周阻力降低和动脉血压下降。对内脏平滑肌的抑制可引起暧气、呕吐、便秘、尿潴留等症状。

高镁血症检查,高镁血症诊断

高镁血症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尿镁,心血管内科 肾 老年科血镁对神经肌...
心电图,心脏保健科目的是通过心...
血清镁,肾 甲状腺——血清镁检测可...

一、检查

1.血清镁浓度升高(血清镁>1.25mmol/L)可直接诊断高镁血症。

2.24h尿镁排除量 对诊断病因有较大帮助。若丢失量减少,说明是肾性因素、内分泌因素、代谢因素所致,否则是摄取增加或分布异常所致。

3.心电图检查 出现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高镁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QRS增宽及Q-T间期延长。因高血镁常伴随高血钾,故可出现高尖T波。

4.B超检查 及早发现肾脏器质性改变。

高镁血症就诊指南

高镁血症就诊指南针对高镁血症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高镁血症挂什么科室的号?高镁血症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高镁血症要做哪些检查?高镁血症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高镁血症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高镁血症患者就医,解决高镁血症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高镁血症的治疗方法,高镁血症怎么办,高镁血症用药

高镁血症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0 —— 2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高镁血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高镁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处理、降低血镁浓度和治疗基础疾病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对症处理

(1)使用钙离子:由于钙对镁有拮抗作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常能缓解症状,常用量为前者10~20ml,后者5~10ml,缓慢注射。

(2)一般对症处理:如根据需要可采用呼吸支持治疗、升压药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3)胆碱酯酶抑制剂:高镁血症可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使乙酰胆碱破坏减少,从而减轻高镁血症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性的降低。可试用的药物有新斯的明等。

2.降低血镁浓度

(1)增加尿镁的排出:肾功能正常患者可适当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纠正脱水,增加肾小球滤过量,加速镁的排出。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利尿药可增加尿镁排出。可将噻嗪类利尿药和襻利尿药合用。但对于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来说,应用利尿药是时无效的。

(2)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时发生高镁血症是应用透析疗法的指征,因为肾功能不全时高镁血症,高钙血症常合并存在,这时应用钙治疗是不合适的。但注意透析时要使用无镁液。

(3)严格控制镁的摄取:必须停用一切含镁药物。

二、预后

高镁血症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发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注意监测血镁、尿镁浓度。

高镁血症如何鉴别?

一、鉴别

轻度高镁血症时,症状及体征常缺如,易被忽略,对于使用镁剂的患者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镁浓度,同时结合尿镁测定,原发基础疾病情况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高镁血症,高镁血症的护理措施

高镁血症预防

一、预防

高镁血症诊断成立后,应积极寻找原因,若为医源性因素引起者。应立即停止应用含镁药物或制剂。

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疾病,尽可能改善肾功能,包括纠正脱水。

2.静脉内注射葡萄糖酸钙,因为钙离子在某些方面能与镁离子相拮抗。

3.使镁排出体外,可用透析疗法以去除体内过多的镁。如肾功能尚好,也可以适当使用利尿药使肾排镁增多。

4.人工呼吸,用于抢救呼吸肌麻痹患者。

5.治疗其他电解质紊乱,引起高镁血症的原因往往也会引起高钾血症,因此应当及时检查血清钾,发现高钾血症后,应积极治疗。

高镁血症并发症,高镁血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高镁血症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高血镁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高镁血症的病因,高镁血症有哪些原因

高镁血症病因主要病因:使用抗酸剂或肌注硫酸镁等

一、发病原因

以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但一般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镁大多仍能维持正常或正常偏高水平,且无高镁血症导致的症状。如果一时摄入过多(如使用抗酸剂)或经其他途径进入体内过多(例如肌注硫酸镁等),则有可能出现明显高镁血症并出现症状。此外,甲状腺素可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醛固酮也有抑制肾小管镁重吸收、促进尿镁排出的作用,故Addison病患者可有高镁血症。

二、发病机制

1.肾脏排出镁减少 镁主要通过肾脏调节维持血清浓度的平衡和稳定,肾功能正常者尿镁排泄量相当于肾小球滤过量的3%~5%,当血清镁升高时,肾脏的排镁能力可显著增强,一般不会发生高镁血症。故高镁血症主要见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1)急性肾功能不全: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可发生轻度高镁血症。

(2)慢性肾功能不全: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时,血镁多升高。

(3)严重低钠血症:在严重低钠血症时,镁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可发生轻度高镁血症。

(4)内分泌紊乱:某些激素水平的异常,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镁,因此在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可发生高镁血症,其他能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镁的激素还有甲状旁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高血糖素。

(5)细胞外液量减少:如严重脱水可导致少尿,使镁的排泄减少;同时低血容量状态下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增加。

2.摄取镁过多或胃肠道镁的重吸收增加

(1)摄取过多:一般由药物引起。长期口服含镁制剂,如氧化镁、氢氧化镁等;大量注射镁制剂,如大量应用硫酸镁治疗子痫或先兆子痫等。

(2)胃肠道重吸收增多:维生素D可增加镁在肠道的吸收,大剂量应用维生素D的患者,偶可发生高镁血症。

3.分布异常

(1)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由于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因此当大量组织破坏时,大量镁离子进入血液,发生高镁血症,这与钾离子的变化类似。临床上常见于溶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或手术损伤、骨骼肌溶解等情况;也见于高分解代谢等情况。

(2)正常细胞内外的镁离子转移:主要见于酸中毒,此时细胞内镁转移至细胞外,发生高镁血症。

上述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是镁离子在细胞内、外的直接转移,而后者是由于酸中毒时造成的离子相互交换而引起。

高镁血症有哪些症状?

高镁血症症状

早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头痛,头晕等

晚期症状:呼吸肌无力和中枢抑制状态,窦性心动过缓,各种情况的传导阻滞组织

相关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恶心,血压下降,

一、症状

高镁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镁升高的幅度及速度均有关。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者临床症状较重。一般早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头痛、头晕等,因缺乏特异性,容易忽视。当血清镁浓度达2~4mmoL/L,可出现神经-肌肉及循环系统的明显改变。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血清镁离子升高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以及中枢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故表现为呼吸肌无力和中枢抑制状态。一般情况下血清镁浓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即血清镁浓度>3mmol/L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4.8mmol/L时,发生肌无力、四肢肌肉软瘫,影响呼吸肌时,可发生呼吸衰竭、呼吸停止;>6mmol/L时,可发生严重的中枢抑制,如昏睡、木僵、昏迷等。所以静脉给镁时,速度不能太快,对不能进食的患者,最好能将每天的输镁量在24h内较均匀地输入。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对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律性细胞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各种情况的传导阻滞组织。由于高位正常细胞的自律性降低,低位自律性细胞兴奋,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

(2)对血管的影响:高血镁可抑制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乙酰胆碱的释放,相应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当然也抑制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但由于前者的作用更强,故表现为血管平滑肌舒张,皮肤潮红,血压下降。

3.消化系统 高血镁抑制自主神经递质的释放,并直接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患者可表现有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

4.呼吸系统 严重高血镁可使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和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停止。

5.血清[Mg2 ]>1.05mmol/L为高镁血症 绝大多数是由于肾功能障碍导致镁排出减少而致,但下列特殊情况需加以重视: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肾小管对镁重吸收增加;②一次过多或长期服用含镁的抗酸剂;③溶血反应、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高含量的镁进入血液;④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锂剂;⑤酸中毒时细胞内镁过多交换到细胞外。

6.血清镁轻度升高,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皮肤潮红、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略,一旦血清[Mg2 ]>2mmol/L,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心跳停搏。

高镁血症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0 —— 20000元)

治愈率:68%

治疗周期:4-8周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相关检查:尿镁,心电图,血清镁,

常用药品:硫唑嘌呤片,溴吡斯的明片,镁测定试剂盒(Calmagite络合比色法),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