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03:08:24

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脱毒、生肌、养血、益中之功效。黄芪常用于泄泻、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一般人都可食用黄芪。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黄芪的做法大全(48种做法)

黄芪详细信息

别名:黄耆、独根、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羊肉、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
功效:补气、脱毒、生肌、养血、益中、补气虚、降血压、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降血糖、保护心脏、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益气升阳、利水消肿、补血养心、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治疗高血压、预防高血压、减少血栓形成、抗自由基损伤、降低血液黏稠度
用于:泄泻、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中气下陷、脏器脱垂、体虚自汗、脾气虚证、虚弱倦怠、疮口久不愈合
禁忌: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适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黄芪(huáng qí),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100克黄芪的营养成分

黄芪的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

患有发热病、急性病、热毒疮疡、阳气旺以及食滞胸闷、胃胀腹胀等病症者不宜食用

怎样保存黄芪比较好

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

黄芪的挑选技巧

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

黄芪的食用功效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搭配与相克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芪和什么一起好吃?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芪不能杏仁一起吃,会引起:身体不适

黄芪和什么一起好吃?

哪里的黄芪最好吃?

Hash:8b2c6611ad48d2ae850e0767d6a06d2fff0d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