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04:15: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如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该病对妊娠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该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ICP发病率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国内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怎么引起的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流动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的发生。临床研究认为,雌激素不是ICP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

  2.遗传与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且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药物

  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呤可引起ICP。

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处理

  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间断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合剂,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定期复检肝功能、血胆酸、胆红素。

  2.药物治疗

  能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的药物有:

  (1)腺苷蛋氨酸 治疗ICP的首选药物。该药可防止雌激素升高所引起的胆汁淤积,保护雌激素敏感者的肝脏。临床中可改善ICP的症状,延缓病情进一步的发展。

  (2)熊去氧胆酸 服用后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重吸收,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可明显改善。

  (3)地塞米松 可诱导酶活性,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

  (4)* 此药可诱导酶活性和产生细胞素P450,从而增加胆汁流量,改善瘙痒症状。

  3.产科处理

  (1)产前监护 从孕34周开始每周行无刺激胎心监护(NST)试验,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便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缺氧。NST、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可作为预测ICP胎儿缺氧的指标。每日数胎动,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定期超声检查,注意有无羊水过少。

  (2)适时终止妊娠 孕妇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应以剖宫产为宜,经阴道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有哪些体现

  1.瘙痒

  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这种瘙痒症状平均约3周,亦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缓解、消失。

  2.其他症状

  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体征

  四肢皮肤可见抓痕;10%~15%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轻度黄疸,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诊断ICP需排除其他能引起瘙痒、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的疾病。若患者出现剧烈呕吐、精神症状或高血压,应考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子痫前期;转氨酶水平轻、中度升高应考虑妊娠合并肝炎,尤其是妊娠合并慢性肝炎。

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检查

  1.血清胆酸(胆汁酸)测定

  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胆汁中的胆酸主要是甘胆酸(CG)及牛磺酸,其比值为3:1,测定孕妇血清甘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方法,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

  2.肝功能测定

  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3.病理检查

  产后胎盘病理检查可见胎盘及羊膜均呈不同程度黄色和灰色斑块,绒毛膜板和羊膜有胆盐沉积,滋养细胞肿胀、数量增多,绒毛基质水肿、间隙狭窄;ICP患者肝组织活检见肝细胞无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肝小叶中央区胆红素轻度淤积,毛细胆管胆汁淤积及胆栓形成。电镜切片发现毛细胆管扩张合并微绒毛水肿或消失。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

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检查1.血清胆酸(胆汁酸)测定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

阅读:1689 收藏:197 分享:2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

阅读:109 收藏:0 分享:4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临床观察发现,S一腺苷蛋氨酸能有效地缓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瘙痒症状。

阅读:1378 收藏:135 分享:5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症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危害到的是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该病对妊娠期孕妇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难以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0.1‰~1.0

阅读:502 收藏:202 分享:43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饮食禁忌,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治疗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饮食禁忌,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治疗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呢?其实对于这种症状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不过目前表现出现来跟一下几种病因有关。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

阅读:1239 收藏:179 分享:44


如何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如何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如何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一旦患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大的危害是会致胎儿早产或胎死腹中,该病并不常见,一般发生在孕中、晚期。有孕妇因患了该症没有及时采取对应措施,结果造成胎死腹中而悔恨终生,那么妊娠期该如何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症呢?

阅读:613 收藏:172 分享:9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孕中、晚期少见的极大影响胎儿的并发症,它最大的危害是致胎儿早产、或胎死宫内。该病虽然发病率只有千分之一,但是也值得孕妇,特别是高龄孕妇的重视。那么如果孕妇一旦患了此病,要怎么治疗呢?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阅读:243 收藏:485 分享:129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措施,怎么治疗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措施,怎么治疗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

一、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措施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个体化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1、心理护理焦虑焦虑是ICP患者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

阅读:1944 收藏:218 分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