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1:31:05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比较好,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 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多发生在幼年期。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Ph1是CML的标志性染色体变化,由非随机t(9;22)(q34;q11)形成。在9号染色体断裂点上有c-abl基因,它的变异性可大于100kb。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是一个变异性很小的5.8kb DNA小片段,易位后22q-和9q 结合部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编码一个特异的210kb蛋白质(P210),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发病中起作用。Ph1染色体在儿童CML中尚有它的特殊情况。

  1.1Ph1阴性CML

  5%~10%有典型CML,临床表现的病例Ph1阴性,可能有以下原因:

  (1)其他染色体片段结合于22q,使Ph1的22q-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不易检测到。

  (2)9号染色体有断裂或基因重排,但22q11未断裂,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检测出CML Ph1阴性时的这些变化。

  2.Ph1阳性急性白血病

  Ph1染色体并不只存在于CML中,3%~10%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有Ph1染色体。Ph1阳性急性白血病可以是CML急变,也可能是原发的急性白血病。在临床和血液学检查中区别这两种情况很困难,但细胞遗传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可发现Ph1阳性急性白血病常为非CML特异的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t(9;22)(q34;q11),有bcr基因以外的基因重排,并产生190kb蛋白(P190),在治疗缓解后骨髓细胞中的Ph1染色体和P190即可消失。而CML则相反,有CML特异的非随机染色体异常t(9;22)(q34;q11),无论在疾病的哪一个时期,Ph1染色体和bcr基因重排所产生的210kb蛋白(P210)始终存在。

  (二)发病机制

  CML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一般认为本病为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其发生与某些化学物质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首次在费城发现CML患者有Ph染色体。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Ph染色体对CML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阳性率为70%~90%。1973年Rowley确定了Ph染色体是由于第9号和第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即t(9:22)(q34:q11)。目前已知这种染色体易位,使正常位于9q34上的原癌基因C-ab1与22q11上的bcr癌基因融合,表达具有高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近两年国外在分子水平上对CML的发病机制、BCR-ABL融合蛋白的多样性及其与白血病表型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发现有3种BCR-ABL融合基因重排方式。因为ABL基因断裂点的精确位置是易变的,可出现在此基因5’端>300kb的任何节段,而BCR基因的断裂点丛集区主要有3个,所以BCR-ABL融合基因根据BCR基因断裂点位置分为3个主要类型:M-bcr、m-bcr、μ-bcr及6种BCR-ABL,融合转录方式:b2a2、b3a2、b3a3、b2a3、e1a2、e19a2。

 

 1.M-bcr

  BCR基因断裂点在5.8kb的主要断裂点丛集区,即此基因的12-165外显子区内,与ABL基因的融合转录方式有b2a2、b3a2、b3a3、b2a3,编码蛋白为P210。此型见于大多数CML和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210 CML主要累及粒系,大部分细胞成熟受阻于中、晚幼粒阶段,而对红系、单核系和淋巴系影响较小。

  2.m-bcr

  BCR断裂点位于更远的上游区域,在外显子e1和e2之间长54.4kb的内含子中,称为次要bcr,与ABL融合转录方式为ela2,编码融合蛋白P190。此型见于极少数CML和大部分ALL。P190可同时累及粒、单细胞系,表现为绝对和相对单核细胞增多,成熟中性粒、单细胞之比低,有不同程度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幼稚粒细胞比例相对较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低。

  3.μ-bcr

  BCR断裂点位于外显子e19和e20之间,称为3’端BCR断裂点,与ABL融合方式为e19a2,编码融合蛋白P230,见于极少数慢粒急变和慢*粒细胞白血病(CNL)。此型主要特征为成熟中性粒细胞增生为主,表现为“隐匿或良性”临床经过,生存期较长。Ph 细胞可能因为BCR-ABL融合蛋白的异常改变,黏附骨髓基质细胞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能力下降,使未成熟的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从而使未成熟的细胞逃避了骨髓基质微环境对其增殖、分化的正常调控。

  研究还发现CML患者中有5%~10%Ph染色体阴性。Ph染色体阴性患者尽管细胞遗传学未发现有t(9;22),但分子水平研究,Ph染色体阴性(Ph-CML)又可分为有bcr重组(Ph-bcr CML)和无bcr重组(Ph-bcr- CML)两个亚型。大多数Ph‑CML患者为Ph-bcr CML,Ph-bcr-CML患者仅为少数。一些作者认为后者可能是慢粒单白血病(CMML)。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对Ph-CML的分型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现认为Ph‑bcr CML与Ph CML有相同的临床、血液学表现,并以同样的方式发生急性变,对α-干扰素(IFN-a)的治疗效果较好;而Ph-bcr-CML患者其临床与血液学表现均不典型,对IFN-a的疗效也较差。CML通常分为3期,即慢性期、加速期和恶变期,后者是主要死因。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BMT),尤其是慢性期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因此,选择最适当的BMT时间乃是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可是,至今仍无可靠的方法预测其恶变的时间。近年国外有人报道了一种新的分子基因标志物,即第11号染色体短臂(11P)降钙素(CT)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可以监测CML恶化。研究发现在慢性期,多为正常甲基化,但在疾病进展期可转变成超甲基化。这种超甲基化的HpaⅡ片断(3.1Kb)将提示CML在平均6个月内将发生恶变(在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恶变之前)。因此,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临床监测疾病进展的分子基因标志。通过对CT基因甲基化状态的连续分析,可为临床BMT选择病人和争取时间提供依据。

二、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1.慢性期(chronic period of CML)

  (1)临床表现:

  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2)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 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

  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 Ⅱ型)≤10%。

  (4)染色体:

  有Ph染色体。

  (5)cFu-GM培养:

  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accelerated period of CML)

  具有下列之二,可以诊断: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不是因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Ⅰ型 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10%。

  (5)外周血嗜碱粒性细胞>20%。

  (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8)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blastic cr* of CML)

  具下列之一者可以诊断:

  (1)原始粒细胞(Ⅰ型 Ⅱ型)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20%。

  (3)骨髓中的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三、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液检查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累及多能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多有重度贫血表现,网织红细胞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15~100)×109/L,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以中性晚幼、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血小板减少,碱性磷酸酶活力减低,相对于CML来说尚有以下特征: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10%,幼稚细胞比例<5%;Hb-F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MDS伴有7号染色体单体时与JCML临床表现相似,但Hb-F不高。

  2.骨髓象

  骨髓未成熟单核细胞增高,幼稚细胞比例<30%;没有特殊的形态学异常,可见中性成熟粒细胞显著增生,红系、巨核系减少。

 

 3.其他

  Ph染色体阴性,胎儿血红蛋白增高(40%~60%,少数<9%),血红蛋白A2减少。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多吃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腐竹、豆浆等。

  2)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菜、韭菜、荠菜、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桃、沙棘及柠檬等。

  3)多吃富含铁和具有补血、生血和活血作用的食物。

四、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心理护理

  有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后精神会高度的紧张,从而导致了病情的不断加重。所以,我们大家应该要多关系和鼓励白血病患者们树立起与白血病病魔做斗争的信心,使他们的心情更加坦然,从而正确的对待白血病,积极的配合相关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之身。这是使急性白血病得以缓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生活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居住环境需保持清洁卫生以及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常更换衣裤,注意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以减少褥疮机会。这是为了避免患者因化疗致机体免疫力更趋低下而再度感染,使病情加重。

  患者还需特别注重口腔护理工作,早晚需选择软毛的牙刷进行口腔清洁。一旦出现口腔炎、舌炎、口腔粘膜糜烂时,可用复方漱口液漱口。口腔霉菌感染时,可用制霉菌素200万单位加水到200亳升漱口,并用龙胆紫、锡类散、冰硼散等局部涂敷。

  饮食护理

  白血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好调节的工作,多食用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只有营养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以补充因为白血病和治疗白血病所消耗的大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为重点,才能够接受下一个疗程以及更多疗程的治疗。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比较好,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比较好,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怎么回事(一)发病原因Ph1是CML的标志性染色体变化,由非随机t(9;22)(q34;q11)形成。在9号染色体断裂点上有c-abl基因,它的变异性可大于100kb。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是一个变异性很小的5.8kbDNA小片段,易位后22q-和9

阅读:1228 收藏:282 分享:12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有哪些,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有哪些,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有哪些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2.大力开

阅读:591 收藏:207 分享:40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护理?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

阅读:169 收藏:95 分享:2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什么饮食禁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特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什么典型症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什么发病原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什么饮食禁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特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什么典型症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什么发病原因

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阅读:260 收藏:193 分享:52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症状体征发病年龄4岁,多为1、2岁发病。起病急,病程较短,类似AL。初发症状常为反复感染,其次为出血、瘀斑、皮疹、腹痛、骨痛及肝脾淋巴结中度肿大。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累及多能造血干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

阅读:1201 收藏:194 分享:22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_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_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护理一、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2.大力开展防

阅读:1650 收藏:113 分享:62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四、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措施是什么幼年型慢性白血病在小儿较少见,其中绝大多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阅读:679 收藏:245 分享: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