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4:33:35

肛提肌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肛门烧

由于肛提肌痉挛引起的发作性直肠疼痛,肛部短暂性疼痛(直肠的短暂性疼痛)和尾部疼痛(尾部区域的疼痛)是肛提肌综合征的变型,男,女都可发生,疼痛多与排便无关,一次发作持续20分钟,可与坐位有关,也可自行发生,并可能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疼痛常被描述为相当于在直肠高位的不明疼痛,肛门排气或排便后肛门疼痛不能缓解,且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在严重患者中,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并伴有复发。因此,患者可能多次行直肠手术而无效。

一、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罗马Ⅲ将其列为功能性肠病的一类,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伴发。按照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为主型多见。

诊断

IBS诊断标准以症状学为依据,诊断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推荐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IBS罗马Ⅲ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

以下症状对诊断具有支持意义,包括①排便频率异常(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每日排便多于3次);②粪便性状异常(干粪球或硬粪,或糊状粪/稀水粪);③排便费力;④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排黏液便以及腹胀。

二、肠易激综合征肛门烧是因为什么

IBS无特异性症状,但相对于器质性胃肠疾病,具有一些特点:起病缓慢,间歇性发作;病程长但全身健康状况不受影响;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因素或应激状态有关;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

1.症状

(1)腹痛或腹部不适是IBS的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腹痛不会进行性加重,夜间睡眠后极少有痛醒者。(2)腹泻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3)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4)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5)上胃肠道症状近半数患者有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6)肠外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2.体征

通常无阳性发现,或仅有腹部轻压痛。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有时可于腹部触及乙状结肠曲或痛性肠襻。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高,可有触痛。

三、肠易激综合征病因

病因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认为是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调控异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胃肠道动力紊乱肠道动力变化是IBS症状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呈肠道动力亢进的表现,小肠传输时间显著缩短,结肠动力系数和高幅推进性收缩的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提高。便秘型IBS则正好相反,表现为肠道动力不足。

2.内脏感觉异常研究发现IBS患者多数具有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的临床特征,其平均痛觉阈值下降,直肠扩张后的不适程度增强或有异常的内脏-躯体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对内脏感觉信号处理的异常。

3.中枢感觉异常研究表明,IBS患者其内脏疼痛的中枢通路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且腹泻型IBS与便秘型IBS之间的大脑反应区也有所不同。

4.脑-肠轴调节异常IBS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传入信号的处理及对肠神经系统的调节异常。

5.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研究显示,急性肠道感染后发生IBS的几率大大增高,因此肠道急性感染被认为是诱发IBS的危险因素之一。肠道感染引起的黏膜炎症反应,通透性增加及免疫功能激活与IBS发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6.精神心理因素IBS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异常。同时精神心理应激也可诱发或加重IBS症状,说明精神心理因素与IBS有密切的关系。

四、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法

 治疗

目前对IBS的治疗只限于对症处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中提出:“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建立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症状类型进行症状治疗和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注意治疗措施的个体化和综合运用。”

1.调整饮食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并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2.心理和行为治疗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1)解痉剂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或离子通道调节剂。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颠茄、莨菪碱类也能改善腹痛症状,但需注意不良反应。(2)通便剂便秘可使用导泻药,可试用容积性泻剂如甲基纤维素和渗透性轻泻剂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泻剂应慎用。(3)止泻剂如洛哌丁胺或复方苯乙*等,可改善腹泻,需注意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轻症者可选用八面体蒙脱石等吸附剂。(4)促动力剂适用于有腹胀和便秘型患者。常用的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等。(5)内脏止痛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具有缓解躯体和内脏疼痛的作用。5-HT3受体阻滞剂如阿洛司琼,能改善腹泻型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次数,可引起缺血性结肠炎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5-HT4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因其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已被停止使用。(6)抗精神病药对腹痛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尤其是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7)益生菌能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适用于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IBS患者。

4.中医药治疗中医将IBS分为大肠燥热证、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弱证、肝气乘脾证、肝郁气滞证等证型,通过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对IBS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肛门烧

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肛门烧

一、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罗马Ⅲ将其列为功能性

阅读:1697 收藏:59 分享:34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怎么治疗,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怎么治疗,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的护理

小孩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孩子的肌肉在受到刺激之后出现强直性收缩的症状,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这种疾病,我们除了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应该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

阅读:312 收藏:173 分享:67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什么发病原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该怎么检查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什么发病原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该怎么检查

1.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出入量的监测;2.去除横纹肌溶解的诱因;避免加重横纹肌肌溶解的危险因素。

阅读:256 收藏:225 分享:91


小儿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的饮食禁忌,小儿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怎样治疗

小儿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的饮食禁忌,小儿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怎样治疗

一、小儿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的病因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即哮喘性肌萎缩(asthmaticamyotrophy),Hopkins综合征(Hopkinssyndrome),又称急性哮喘并发脊髓灰质炎样损害,本病征的主要特点是于小儿哮喘发作后1周左右

阅读:1743 收藏:164 分享:0


腹肌缺如综合征

腹肌缺如综合征

腹肌缺如综合征的饮食保健腹肌缺如综合征患者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应该注意饮食调节。腹肌缺如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壁薄如纸,腹内脏器依稀可见,用手触摸更为清楚,患者若不借助臂力则不能由卧位转为坐位。患有腹肌缺如综合征该怎么办腹肌缺如综合征为腹肌发育不良,常合并四肢、泌尿系、胃肠道和心脏等器官的畸形。腹肌缺如综合征锻炼腹肌的三个经典动作仰卧举腿。

阅读:1928 收藏:27 分享:65


哪些特征可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

哪些特征可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都是由于不孕就医时,才最终被明确诊断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家族成员中有明显的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史。如果自我检视中,出现以上的这些身体异常特征,则表示你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立即去找医师进行诊断治疗了。

阅读:1055 收藏:84 分享:22


什么是肌肉衰减综合征

什么是肌肉衰减综合征

肌肉衰减综合征也称为“少肌症”“肌肉流失”及“老年性肌肉萎缩”等,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常被忽视的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症。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肌肉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人到50岁后,肌肉平均每年减少1%~2%,60岁以上慢性肌肉丢失估计30%,80岁以上约丢失50%。而肌肉减少

阅读:1358 收藏:83 分享: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