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0:28:3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脸色黄是脾胃气虚,看面色轻松知健康

BY:大叔18岁 2024-07-18 10:28:30 1388 ℃

脸色黄是脾胃弱 看面色轻松知健康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名医扁鹊齐国,望齐候的气色而知病的故事,多少年来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中医一直就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说明察颜观色对于中医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中国人正常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略带光泽,中医称之为“常色”。就是说面色具有红黄之色,隐藏于皮肤之内,光泽明亮润泽。这是精神健旺,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的脸上经常性地呈现以下几种面色,就需要警惕了。

面红

多为热证。满面通红者,属于实热证,多见于体内实热盛,容易上火的人以及高血压患者。午后两颧骨潮红者,属于阴虚证,是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多见于结核病患者。另外,现代一些疾病也可见面红,如红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的征兆。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则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面黄

多为脾虚或湿证。面色萎黄者,多属于脾胃气虚,是由于脾胃虚衰,谷精微生成不足,机体失养,面色淡黄无华而呈萎黄。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癌胰腺癌等病。钩虫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

 

 面白

多为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面色苍白属于虚证和寒证,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属于气虚阳虚。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感冒。而面色淡白无华多见于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其面部也可能呈现苍白之征象。当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

面青

多为寒证、痛证或气滞血瘀。身体某处疼痛难忍,在引起手脚抽搐的同时,也会令面色转青。体内寒气过重者,或会出现胃寒,脘腹剧痛,以致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身体过于虚弱的老人,心力不足,令气血运行不畅,心血瘀阻,以致心胸刺痛,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妇女若面带青色,可能是因肝强脾弱、瘀血阻络、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所致。

面黑

多为肾虚、寒证、血瘀。面色发黑以及两眼圈发黑都是肾虚的表现。面色黧黑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另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其颜色亦愈深。一般额头发黑,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

补虚正气粥:大补元气,健脾胃

做法将黄芪30克、人参10克切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将汁取出,再在参、芪锅中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并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后再分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同粳米90克加水煮粥,粥成后入适量白糖。功效大补元气,健脾胃。适用于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将粳米100克下入药汁内煮作粥,临熟时加入少许食盐,搅和匀。适用于虚羸少气;亦可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中药调理方法

脾胃对应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医师廖千慧表示,脾胃对应人体的消化系统,与肺部健康有很大关系。还有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气虚、血少,都从调理脾胃着手。维持脾胃良好气血运作,是根本的好方法。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中药调理方法也可以参考以下食疗方法:[方一>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

体质虚弱脾胃气虚妙用鲳鱼来改善

老人和小孩因为本身身体就比年轻人差,要是有生病导致体质虚弱、脾胃气虚的情况,那么就更需要多吃点鲳鱼来改善了。体质虚弱脾胃气虚妙用鲳鱼来改善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有体质比较差的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食物调理的时候,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鲳鱼。银鲳参归汤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的病证。

Hash:3db10b17012ea4a1e8597265c0f26e6fc3125460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