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3:47:2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怎样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BY:Uma 2024-06-30 23:47:22 1633 ℃

腰间盘突出的的类型是分好几个类型的,诊断这类疾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这个疾病,才能更好的介绍专业的治疗,使结果达到最好。下面就看下这个如何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症状和体征腰痛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后根神经节常与神经根一道同时受到卡压其下肢放射痛程度可相当严重。神经根的受压还可产生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和反射减弱。鉴于本型病变好发于L4-5、L3-4椎间隙,临床上常有较高节段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如L4神经根受累时,疼痛位于大腿前外侧及小腿内侧。L3或L4神经根受累时患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关节背伸乏力,L5神经根受累时患侧趾背伸乏力

2.影像学检查本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的其他疾患如侧隐窝狭窄、腹膜后血肿腹膜后肿瘤、神经根畸形或肿瘤等。x线平片及脊髓造影主要用来排除其他病变。

(1)CT扫描:薄层、高分辨率CT可直接显示髓核突出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呈软组织密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与硬膜囊及硬膜外脂肪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对于“真空征”及钙化等能明确鉴别。特别是关节骨质增生或髓核突出致椎间管狭窄的鉴别有独到之处。因此CT检查已成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酌主要诊断方法。但当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时,其邻近的神经根和(或)后根神经节与之密度大致相等,可能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甚至误诊为肿瘤。再者,CT扫描如未包括椎弓根下方层面也可能会导致诊断遗漏。因此,应采用包括上、下椎弓根在内的薄层扫描以免遗漏,必要时还应行冠状而重建。CT椎间盘造影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可酌情选用。

(2)MRI:MRI技术对突出髓核与神经根之间的界线比CT扫描图像更为明确。但MRI图像对突出髓核的良好显示常常取决于扫描方位及平面的选择。研究认为,15度-30度冠状位像不仅对椎间盘的突出显示最为清晰,而且可准确反映神经根受压的情况。MRI对神经根受压部位及程度的显示应更为满意。但这一技术在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诊断方面的应用远不及高分辨CT扫描普遍。其原因可能为MRI矢状位图像常未包括椎间孔,扫描层厚也高于CT扫描。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较多。在保守治疗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一部分则需要手术方能解除痛苦。

综上所述,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一种类型,只有大家把各个类型的 椎间盘突出类型都弄懂了才能更好的治疗别人。祝您身体健康!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一、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发病原因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突出在极外侧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腰骶神经根一般在相应椎间孔的内上方由马尾神经发出,于椎管内走行一段距离后即进入神经根管内,然后由相应椎间孔穿出。椎间孔外侧有一个间隙,称做极外侧间隙(farlateral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脱出关系

时下的社会上,很多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被人们所发现。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类型,腰椎间盘脱出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下面看下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间盘脱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不尽相同,各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其发生率占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腰间盘突出其实是有很多的类型的,不单单是大家所了解的那么简单。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类型,腰椎间盘脱出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下面看下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间盘脱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不尽相同,各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其发生率占腰椎

Hash:bf3d4799836d3d92075bccf43b555adbc278fe70

【声明】本文由用户Um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