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20:0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是角膜结膜炎,角膜结膜炎如何治疗

BY:Kathy 2024-07-01 02:20:05 485 ℃

一、什么是角膜结膜炎

角膜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眼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多滤泡,角膜上皮细胞下点状浸润。本病的致病病原体腺病毒,以腺病毒Ⅷ型最常见,常造成暴发流行。

发病时剧痒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和含有大量嗜酸粒细胞的粘稠分泌物是本病的特征。通常累及上睑睑结膜,但有些病例累及球结膜。睑结膜型主要在上睑结膜有方形,坚硬,扁平且排列紧密的淡红色或灰色的"卵石样"乳头,未受累的睑结膜呈乳白色。球结膜型(角膜缘型),角膜周围的球结膜变厚并呈灰白色。偶有小范围的角膜上皮脱落,而致疼痛畏光加剧。在寒冷的月份症状通常消失,且随着患病年份的增加症状可减轻。

本病为双侧复发性结膜炎,同时发生角膜上皮改变,原因很可能是变应性,在春,秋季复发。

春季角膜结膜炎以5~20岁男性最常见。

二、角膜结膜炎的症状体征

1、EKC

潜伏期5~12天,多为8天。常双眼发病,开始为单眼,2~7天后另眼受累,患者有异物感、烧灼感,怕光、流泪及轻度视力障碍

(1)全身表现:

发热咽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则较少有全身症状。多见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2)结膜病变:

有大量滤泡形成,以上、下穹隆部最多。结膜充血肿明显,下睑结膜有假膜形成。水样分泌物。上睑结膜有点状出血。有时睑结膜可出现扁平瘢痕睑球粘连

(3)角膜病变

①周边部表层点状角膜炎:结膜炎发病后1天,部分患者角膜缘出现局限性充,相应角膜周边部出现散在表层点状角膜炎

②中央部表层点状角膜炎:发病1周左右,角膜中央部也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裂隙灯荧光素染色检查,点状病变微隆起于角膜表面,数量多少不等,有的呈散在分布、有的呈簇状排列。角膜知觉减退。

③上皮下浸润(subepithelialinfiltration):发病2~3周后,结膜炎及表层点状角膜炎的体征逐渐消失;另一 种角膜病变上皮下浸润同时或相继出现,位于前弹力层和基质浅层之间的灰白色圆形或半圆形浸润病灶,直径为0.2~0.5mm(很少超过1mm以上)。数目不等,可数个到百余个,荧光素染色阴性,无新生血管生长。常历经数月、数年才可吸收,不形成溃疡。若发生于瞳孔区,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视力损害。

④多发性角膜上皮糜烂:部分患者在2~3周结膜炎症消退后发生弥漫性上皮糜烂或丝状角膜病变。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EKC的泪液分泌减少有关。此外Ad8、19型尚可引起轻度的前部葡萄膜炎

2、PCF

潜伏期5~6天,常为双眼发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病。典型的表现为结膜炎、发热、咽炎三联征

(1)结膜、角膜炎: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是最突出的也是病程最长的临床表现,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滤泡形成,下睑结膜较上睑结膜多。部分患儿角膜可出现细点状上皮浸润、卷丝,一般随结膜炎好转而痊愈,不留痕迹,也不发生上皮下浸润。

(2)发热:

一般表现为骤起性高热,持续4~7天。发热程度与年龄有关,儿童体温升高较明显,常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3)咽炎

表现为咽痛咽部充血,出现率不如结膜炎和发热高。

三、角膜结膜炎的疾病原因

腺病毒直径约60~90nm,由核心和衣壳组成20面体结构。核心由线性双链DNA及其他4种相关蛋白组成,衣壳由12种蛋白质共252个子粒组成,其中240个子粒是六邻体,12个子粒为五邻体,五邻体由1个纤维及多边的基部纤维远端的结节组成,五邻体和六邻体都具有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自1953年分离到腺病毒以来,已经发现了6个亚组47个血清型。能够引起眼部疾病的主要有D组(8,19和37型,少数由9,l0,13,15,20,22~24,29型引起),C组(1,2,5,6型),B组(3,7,少数由11,14,16,21型引起)和E组(4型)。共有19个血清型可引发腺病毒感染性眼病,和血清型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有流行性角结膜炎(Ad8,9,37),咽结膜热(Ad3,7),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AD1,2,4,5,6)。尽管血清型和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联,但仍有很多例外,并且许多血清型可导致轻微滤泡性结膜炎。

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群十分广泛的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除了感染结膜、角膜上皮及咽、淋巴组织外,还能在肠道繁殖。迄今总共发现80个血清型,其中感染人的有21个血清型,其中EKC是由Ad7,8,19,37型引起;咽-结膜热是由Ad3,4,7型引起;一般滤 性结膜炎是由Ad1~11,14~17,19,20型引起。

EKC、PCF结膜炎和表层点状角膜炎是Ad感染的直接结果;上皮下浸润则为免疫反应所引起。

四、如何治疗角膜结膜炎

1、抗病毒药物:

目前对腺病毒尚无特效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1)吗啉双呱(ABOB):采用10%~15%溶液及眼膏4~10次/d滴眼。必要时配合口服治疗。成人1.2~1.5g/d,小儿0.8g/d,分3次口服。ABOB一般无特殊副作用,高浓度溶液滴眼使用次数过多时,可发生多发性上皮糜烂。

(2)苷(IDU):0.1%IDU溶液或0.25%眼膏,4~8次/d点眼。

(3)1.25%聚维酮(PVP)溶液或0.5%眼膏,4~8次/d点眼。以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既不能缩短结膜炎的病程,也不能减少或防止上皮下浸润的发生。

2、抗生素药物:

局部滴抗生素眼液对本病无治疗效果,主要是预防混合细菌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溶液或眼膏,应尽量不用混悬液,以减少局部刺激。

3、血管收缩药物:

充血较重时可采用0.1%肾上腺素(epinephrine)用生理盐水稀释20倍滴眼,可使眼部充血减轻,症状好转。一般不宜使用过久,以3~5次/d滴眼,持续1周为度。

4、糖皮质激素

(1)结膜炎:在结膜炎期,如病人有严重的结膜反应并伴有假膜形成,或有早期睑球粘连,局部应用可减轻症状,同时可预防或减轻角膜病变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0.1%氟米龙(FML)和0.02%地塞米松溶液,4~6次/d滴眼,晚上用可的松眼膏1次,一般以持续使用2周为度。

(2)角膜炎:2周后当结膜炎症消退,而未出现角膜炎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若上皮下浸润时应再继续使用,病情较轻者(10余个浸润灶)可采用0.05%氟米龙或0.02%地塞米松4~6次/d滴眼;较重者(10个浸润灶以上)可用0.1%氟米龙或0.05%~0.1%地塞米松6~8次/d滴眼,必要时联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每天或隔天1次;待浸润灶迅速减少或明显好转,再逐渐减少滴眼次数或降低滴眼溶液的浓度进行维持治疗,切勿立即停药、以防复发。对于位于瞳孔区或对视力影响不大的上皮下浸润,最好不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

5、其他药物:

为了保护角膜,减轻混浊和并发症,可采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谷胱甘肽或1%硫酸软骨素滴眼;口服维生素B2、B6、吲哚美辛保泰松等。上皮糜烂较广泛者,尽可能采用刺激症状较轻的眼药水和眼膏点眼。若能采用生长因子(EGF、bFGF)或自家血清滴眼,会取得更好效果。

结膜炎_结膜炎症状

结膜炎症状结膜炎是眼部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通常结膜炎症状有哪些呢?患者在患有结膜炎是会出现眼睛异物感、眼睑沉重、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等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如果涉及到了角膜时,这个时候会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等症状。通常患有结膜炎之后,分泌物为粘液或粘液脓性,可粘着睑缘及睫

结膜炎会传染吗_什么是结膜炎

什么是结膜炎有些人总是感觉到眼睛痛,等到医院检查了之后才发现是得了结膜炎,那么什么是结膜炎呢?结膜炎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致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微生物性和非微生物性两大类,根据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外源性或内源性,也可因邻近组织炎症蔓延而致,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致病微生物可分为细菌或衣原体,偶见真菌,立

结膜炎多久能治疗好,结膜炎的预防秘诀,结膜炎的护理注意事项,结膜炎的外在症状

一、结膜炎多久能治疗好1、病因治疗结膜炎结膜炎的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

Hash:f8b436c3089ede1249e6bd2cbdbde253691d19a9

【声明】本文由用户Kath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