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2:51:0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初春重养护脾脏,中医提醒适当“春捂”

BY:Ipo 2024-07-16 12:51:07 1729 ℃

初春时节,乍寒乍暖,这样的时节养生重在养护肝脾,中医专家提醒说这个时节养生要适当的“春捂”,尤其是那些特殊的部位,如手腕、腰眼、肚脐、小腿等等,下面是中医专家的详细介绍。

中医专家:春季养生重点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谚语。那么,捂多久最好?怎么捂才能防病?哪个部位最该捂?

春捂秋冻到底“捂”多久

春语秋冻,“捂”多久最好呢?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身体哪些部位最该“捂”

“春捂秋冻”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部分。那么,春捂最应该“捂”哪些重要部位呢?

1.手腕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神门穴位置:在腕横纹上,手小指一侧腕下方肌腱的内侧。

2.腰眼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常出现腰酸软、怕冷尿频或容易困倦疲乏。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肾俞穴位置: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3.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 常在肚脐热敷。另外,还可在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和胸骨剑突连线的中点处热敷,有助于胃肠保暖。

4.小腿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阳辅穴足临泣穴位置: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阳辅穴位置:在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

警惕:春捂别“捂”过了头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另外,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中医治疗脾脏血管瘤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可以导致严重的胆道并发症,应尽量避免。中医治疗方法对肝血管瘤病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脾脏血管瘤的并发症1、术后腹腔内出血多数发生在24h以内,是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格外重视。

中医怎么治疗脾脏肿大

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当出现脾脏肿大的情况以后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脾脏肿大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治疗脾脏肿大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有着起效快以及副作用小的有点。另一方面,脾气主升,也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位置的重要因素。中医怎么治疗脾脏肿大中药处方脾脏肿大方。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众多,每种疾病引起脾肿大的机理亦不尽相同。

脾脏肿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今,脾肿大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脾切除、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脾脏轻中度肿大时只作第I线测量。由于引发脾肿大的原因很多,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对症下药。在平时要做好脾肿大的防治工作,要多吃一些蛋白质不仅能提高血浆蛋白含量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脾脏肿大的预防于脾肿大,应治疗引起脾肿大的基础疾病。

Hash:f81dfe57142e1a3bfbebf8f35b1722851f97372e

【声明】本文由用户Ipo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