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44:3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养生小常识-中医养生的一些知识-中医养生的方法-冬季养生保健三招-中医针灸

BY:Kitty 2024-06-03 00:44:32 1712 ℃

一、中医养生的一些知识

1、衣不过暖:穿衣服、戴帽子千万不要过于温暖,但是也不能太过单薄,因为如果过暖容易引起感冒,而过冷则会容易引起受寒。

戴帽子千万不要过于温暖

2、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3、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4、行不过富:因为身体健康的允许,大家以后出门在外进行以步代车,多走路,少骑车。如果你出门必须要乘车,那么时间一久,腿脚就会容易失去灵活性。

5、劳不过累: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遛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6、逸不过安: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7、喜不过欢: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拍手:早晚各一次

许多人会用拍手表示欢迎,表达喜悦,却往往不知道与拍手相关的另一个好东西——保健。“拍手保健自古就有,尤其适合老年人。”

中医理论认为,所有疾病都是气失调造成的,气的顺畅与否会影响生理机能、机体平衡、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长期坚持拍手,可促进气血通畅,增加机体热度,从而增强体质,预防多种慢性病,对预防老年痴呆也很有效。

拍手一般早晚各一次,刚开始拍,别太猛烈,要循序渐进。另外,吃得太饱或刚吃完饭,以及两餐中间应避免使用这种疗法,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天清晨拍5分钟,就可激发全天活力。孕妇不宜发出太大声响,可以将两手隆起,成拱形,用空掌心拍。老人体弱,拍手时,最好一边走路、踏步,一边拍,否则,气血会过多灌注于两手,双脚会感到无力

松肩:练出酸胀感

久坐的办公一族来说,松肩算得上一门“必修课”。这个群体每天的运动量有限,平日肩胛周围的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肌肉紧缩变硬,压迫血管,阻碍血液循环流通,就会出现肩膀酸痛等症状。“松松肩,可以活血、活跃关节,同时增强肌肉活力,减少肩关节炎、肌肉痉挛颈椎病,甚至缓解胸痛、心闷症状。”

三、冬季养生保健三招

起居调养

中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也会耗阳气。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适当添加衣物。

中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饮食调养

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牛羊肉乌鸡鲫鱼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还可多饮豆浆牛奶。另外,糯米性温,有暖胃等功效,故在南北方都有讲究冬天多吃糯米饭的习俗。

冬季进行食补可得因人而异的,这是因为我们吃的东西有谷肉果菜之分,而人也有男女老幼之别,个人的体质也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中医养生的原则,强调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因此,冬天进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动养生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开始冬眠,不少人也深重脑倦,只想待在家中,根本不想走到户外,更不用提参加体育锻炼了。事实上,这样对健康有害无利,在立冬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冬天仍坚持锻炼的人很少患病,正如俗话所言:“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温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后新陈代谢的 速度会放缓,因此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适得其反。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均是立冬锻炼的不错选择。

四、中医针灸

1.

体针法

取穴:阳白、鱼腰、太阳、印堂、睛明、童子髎、承泣、四白、丝竹空。脾气不足加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肾虚泛加肾俞三焦俞、关元曲泉、三阴交、太溪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涌泉、太冲、行间;瘀血内停加肝俞、脾俞、血海、三阴交、太冲(见图1)。选用32-34号0.5寸毫针,阳白平透鱼腰,承泣平刺进针,针身与睑缘平行,针尖向内或向外,每次交替改变,其他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出针时面部穴位多按压针孔。隔日1次,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左右。

2.

电针法

取穴:眼袋局部、太阳、四白透眼内、外眦(见图1)。将电针仪的两个接触电极板,分别放于眼袋局部(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接触),打开电源,选择低频3-50次/秒,疏密波或连续波,中等强度刺激,以眼袋区产生明显颤动为度,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见效后改隔天1次。

3.

艾灸

取穴:三阴交、关元、京门、合谷、太阳、四白、肾俞、合谷(见图3)。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度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冬季健康养生知识,冬季健康养生知识,冬季养生保健必知小常识,冬季养生10个小常识

一、冬季养生几个小常识1.饮食要滋阴润肺秋收冬藏,冬季到来,人们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

健康知识小常识,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冬季养生10个小常识,秋冬季养生5个小常识

一、冬季的养生保健常识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2、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

冬季如何养生_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大全

一、秋冬的季养生4个小常识1、养阴注意多喝水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

Hash:e9bc603a6677022f8cee2f062b45980cef476fce

【声明】本文由用户Kitt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