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2:28:4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BY:Rochelle 2024-06-28 22:28:40 7263 ℃

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有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的搏动消失以及听诊心音消失,患者出现循环功能的障碍,最终导致了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缺缺氧表现。那么,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心脏骤停

2、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3、心脏骤停有哪些并发症

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能及时救治,病人可以存活,否则将导致生物学死亡,自发逆转者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呼吸断续,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瞳孔散大。心脏骤停常为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骤停的生存率极低。

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损伤或者影响心肌电活动所致,如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严重创伤导致低血容引起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均可引发心搏骤停。药物中毒、电击等。 

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心病是导致成人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有器质性心脏病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搏骤停。也可见于心肌疾病,比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性心肌病、暴发性心肌炎、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

心脏泵血消失后出现全身各循环障碍,酸性产物堆积,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心脏骤停后可导致大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昏迷抽搐,肌阵挛,不同程度的神经感知和运动功能障碍昏迷脑死亡

心脏骤停后,可导致循环障碍,可导致肾、肝脏等各重要脏器供血中断,从而出现缺血< a href='/tag/25266' target=_blank>性功能障碍,可以出现多脏器损伤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心脏骤停的原因,如何预防心脏骤停

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30%左右。

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骤停常为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心病是导致成人心搏骤停的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治疗注意问题

在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50%心脏骤停的患者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Hash:e8d1b2a25e3ef2894e66a5810fe3b369e035efe8

【声明】本文由用户Rochell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