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8:30:4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麻疯病

BY:大叔18岁 2024-07-17 08:30:42 1475 ℃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那么,引起麻风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麻风病的产生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

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途径是怎样的

一、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二、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三、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

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粘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

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虫为媒介可能造成麻风的传染。然而,对这些看法尚有争论。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得了麻风病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

要系统全面,在自然光线下检查全身皮肤、神经和淋巴结等。

2.检查神经时

既要注意周围神经干的变化,又要注意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变化。周围神经干检查:一般注意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其他如眶上神经、颈前神经、锁骨上神经、中神经、桡神经、腓浅神经、胫后神经和皮损周围及其下面的皮神经。检查时应注意其硬度、粗细、结节、有无脓疡以及压痛等。神经功能检查,是测定神经未稍受累的情况,分为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法。

(1)觉检查法 肤感觉障碍的顺序,一般先失温觉(冷热觉),次失痛觉,最后失触觉。检查时应先将检查方法告诉病人,进行示教性检查,然后依次检查:冷热觉检查,可用两个大小相同试管,分装冷和热水(50℃)。分别先在健康皮肤上试验,然后在皮损处两管交替,无一定顺序接触皮肤,让病人回答冷热是否正确。

痛觉检查可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先在健康皮肤上扎刺,然后再刺皮损,测试痛觉消失或迟钝;触觉检查可用毛或棉签的棉毛轻轻划触皮肤,让病人立即用手指出划触的部位,测试触觉丧失或迟钝。

(2)测验方法

组胺试验 用1/1000的组胺水溶液0.1毫升,分别注入健康皮肤和皮损处皮内,经过20秒钟左右,正常是局部先出现一个直径10毫米的红斑,再经40秒钟,又在原红斑的周围出现一个直径30~40 毫米的红斑,红斑的边缘弥漫不整,称为继发性红斑,最后在红斑的中央形成一个风团,如不出现继发性红斑即为异常,此法用于浅色斑和白色斑的检查。

②毛果芸香碱试验(出汗试验) 选择正常皮肤和皮损,分别涂上酒,待干后,在两处皮内注射1/1000毛果芸香碱液0.1毫升,立即在上面撒上薄层淀粉,经3~5分钟后,正常皮肤出汗,淀粉立即变为蓝紫色,如不出汗,淀粉不变色。

③立毛肌功能试验 用1:100000的苦味酸菸碱液0.1毫升,分别注射于皮损及健康皮肤的皮内,如神经末梢正常,则立毛肌收缩出现鸡皮现象,否则,不出现鸡皮现象。

3.运动功能障碍检查

检查时让病人抬额、皱眉、鼓腮、吹哨、露齿等动作,观察面部神经是否麻痹。让病人作屈伸手腕,内外展指、对指、握掌等动作,观察上肢的神经功能。让病人作足的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等动作。观察腓神经是否麻痹

4.麻风杆菌检查

主要从皮肤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时可作淋巴结穿刺查菌。皮肤查菌取材:选择有活动性,皮肤损害,消毒皮肤。检查时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患者皮肤捏紧提起,使局部皮肤变白,然后右手持脱刀切开一个5毫米长,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组织液,涂在载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镜检。切口棉球贴压,取材部位的多少视需要而定。

5.组织病理检查

对麻风的诊断、分型和疗效判定都有重要意义。取材应选择活动性损害,宜深达脂肪层,如损害不同,取材时需要同时切取两处送检,这对界线类麻风诊断是 有价值的。

6.麻风菌素试验

是一种简易的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有无。麻风菌素的种类有粗制麻风菌素、纯杆菌麻风菌素和纯蛋白麻风菌素,目前通用者为粗制麻风菌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 0.1毫升,形成一个直径6~8毫米的白色隆起,以后观察反应结果。

早期反应:注射后48小时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有浸润性红斑直径大于20毫米者为强阳性(卅),15~20毫米者为中等阳性(廿),10~15毫米者为弱阳性(+),5~10毫米者为可疑(±),5毫米以下或无反应者为阴性(-);

晚期反应:注射21天观察判断结果,注射处发生红色浸润性结节并有破溃者为强阳性(卅),结节浸润直径大于5毫米者为中等阳性,结节浸润直径3~5毫米者为弱阳性(+),轻度结节浸润或在3毫米以下者为可疑(±),局部无反应者为阴性(-)。

得了麻风病应该怎么办呢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1.化学药物

(1)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

2.免疫疗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麻风反应的治疗

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药物等。

4.并发症的处理

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牛皮癣和麻风病该怎么区分

皮癣的初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不太了解牛皮癣的朋友而言,可能会误以为是其它种类的疾病,因而耽误治疗。那么牛皮癣和麻风病怎样才能有效区分呢?

牛皮癣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没有传染性,该病与自身免疫力和神经障碍有关,临床表现为:皮损呈白色、乳白色斑点或斑片,逐渐扩大,边界清楚,边缘正常皮肤色素加深呈深褐色。有的皮损中心可出现色素 岛状褐色斑点。

患处毛发亦可变白;泛发全身者,仅存有少许正常皮肤;患处皮肤光滑,无萎缩脱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日光照射后局部可有灼热感。

而麻风病是一种慢性甲级传染病。麻风患者是本病的唯亦传染源,临床表现有结核性与瘤型之分,其中瘤型麻风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麻风杆菌进入人体的途径是破损的皮肤、鼻咽或口腔的黏膜。

主要传播方式是与麻风病人的皮肤或黏膜损害直接接触,特别是与瘤型麻风患者密切接触而传染,其次是接触麻风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器具而间接传染。本病潜伏期长,发病于不知不觉中。主要是麻风杆菌侵犯皮肤、外周神经、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少数病例可累及深部组织及内脏。本病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疾和畸形。

麻疯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哪些原因容易导致麻风病的产生病原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病的传染途径是怎样的一、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麻风病是什么,麻风病的病因介绍,麻风病的发病机理

一、关于麻风病的基本定义麻风病(Leorsy,Lepra)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

麻风病是什么,治疗麻风病的方法是什么麻风病是什么麻风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一、麻风病是什么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上世纪末全球消灭麻风的宏伟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至今麻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麻风在世界上流行已近3000年,印度、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