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46:1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太极拳调节内分泌系统 调整脏腑功能

BY:Laila 2024-07-01 00:46:11 115 ℃

  太极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古装电视剧里面常常能够看见这样的拳法。从古流传至今它的意义发生了些许变化,以前的人作为护身法宝,现在的人用来强身健体

 

  中医学认为清志活动是以脏腑为功能基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人体情志的变化异常能导致气机逆乱,从而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和损伤。太极拳前人曾被称之为“知觉运动”,其原因在于其锻练是与人意念感觉分不开的

  。最初练习者要注意动作是否正确,再者要注意在练习中掌握每一个要领。如是否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等等。然而这只是初步的以意导体,以后渐渐地还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太极拳用意方法是用意控制人体的动作和内外运转,排除杂念,求得虚静。据研究,在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种相对的意静使人在练拳时把一切烦杂思絮抛在脑后,全神贯注于拳中,故而在练拳后不但能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而且长期锻炼更能让人心胸开阔、情志健康

  另一方面太极拳对神经功能调节,也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以上所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认为,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通过练太级拳,不仅能改善阳痿遗精、腰腿酸软,也能改善体虚肾亏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拳的练习,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

  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因此,通过练拳养神,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可见,睡前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种疾病,是中老年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妙方

内分泌失调令很多女性烦恼不堪。莫名其妙的发怒加之体重的增加等等种种现象于是着内分泌出现问题。这里中医女性保健专家推荐小妙方帮你调节内分泌失调现象。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妙方杜绝熬夜提高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经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

太极拳调节内分泌系统 调整脏腑功能

太极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古装电视剧里面常常能够看见这样的拳法。人体情志的变化异常能导致气机逆乱,从而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和损伤。太极拳用意方法是用意控制人体的动作和内外运转,排除杂念,求得虚静。中医认为,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可见,睡前练太极拳,既能有效地改善睡眠,又能防治多种疾病,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上乘方法。

内分泌失调致肥胖症 内分泌系统的那些事儿

其实肥胖和内分泌互为因果关系。单纯性的肥胖,是因为饮食和运动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脂肪过多的堆积,最后导致肥胖,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这种肥胖是因,内分泌是果;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均可以导致患者肥胖。

Hash:48830dfce36b01df5e777ed2f069bb0ab69106d3

【声明】本文由用户Lail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