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23:44:1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肝细胞癌的病因有哪些,什么是肝细胞癌

BY:大叔18岁 2024-10-18 23:44:19 979 ℃

一、肝细胞癌的病因有什么呢

  肝细胞癌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当前在我国HBV感染是最重要的。

  (一)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其它病因:在肝细胞癌多种病因中,当前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其它病因大多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协同因素,但亦有少数肝细胞癌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1.乙型肝炎病毒:当前在我国的肝细胞癌病人中多数可检出HBsAg,HBsAg(一)的肝细胞癌也多能在肝内检出乙型肝炎病毒DNA。在我国,肝细胞癌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其病因关系已在第三十章讨论。

  2.丙型肝炎病毒(HCV):HCV感染引起慢性肝炎(CH),可进展至肝硬变(LC)甚至肝细胞癌。慢性HCV感染在10—30年后可有5%一10%发展至肝细胞癌,在肝硬变病人中HCC的累积发生率超过50%。近年一些国家的调查资料表明,肝细胞癌病人中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为13%一80%。日本在近10年中,HBV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肝细胞癌的病因学的重要性正在转变,HBsAg的检出率已降至25%以下,而在70%以上的病人可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可能当年日本儿童使用未消毒注射器获得HCV感染;而西方常为静脉药癖的成人感染,日本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较长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较高。然而,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的国家,肝细胞癌虽较多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在HBV感染者中的肝细胞癌发生率仍高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我国初步的清学调查表明:肝细胞癌病人中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仅10%一20%,且大部分是丙型肝炎病毒和HBV的双重感染。在肝细胞癌高发地区的调查,发现在肝细胞癌病人中检出HBV标志物可达90%、而抗丙型肝炎病毒仅约5%;抗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在HBsAg(十)、与在HBsAg(一) 肝细胞癌病人中并无显著差别。

  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未检出类似的癌基因,亦不与细胞基因整合。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机制不明,可能的高危因素是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和肝硬变。在癌和癌外组织中检出的负链丙型肝炎病毒 RNA含量接近正链;而血清中负链比正链少1000倍。负链是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中间体,这一发现可能与癌变的机制有关。

  3.真菌毒素:最重要的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B,污染食物如花生和稻谷,贮存在热带地区者尤易发生。不同地区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与HCC的发生率相关。AFB1在肝内的代谢产物可能是一种环氧化物,与DNA分子的鸟嘌呤共价结合,干扰DNA的转录,可能因而引起DNA突变。但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存活者随访5年,未发现有肝硬变或肝细胞癌。可能,黄曲霉毒素主要作为HBV感染的协同致癌原。我国启东、隆安、崇明等肝癌高发地区,既有HBV感染高流行、又是AFB重度污染区。可能,HBVDNA整合入肝细胞基因组,而AFB和核酸可形成加成物(adduct),从而改变肝细胞的基因表达。HBV感染,使肝细胞对致癌化合物的代谢 变,或影响细胞DNA化学损伤的修复过程。

二、什么是肝细胞癌呢

  国际小组定义小肝癌小于2cm,边界清楚,周围可伴有或不伴有包膜,包膜可完整或不完整,包围瘤结节的是真包膜或仅是密集的肝硬变基质。有包膜的小肝癌呈圆形,分化好,生长缓慢、甚至在1—2年中保持大小不变;不规则形状无包膜的小肝癌生长较快,较早出现子结节和卫星结节。

  我国的小肝癌多无包膜或包膜不全。肝细胞癌多以扩张型、较少以浸润型生长。一般多由单一中心起源,分化较好的生长较慢;即使是弥漫型的肝细胞癌,也可是单克隆瘤细胞肝内门脉广泛转移的结果。其实,肝细胞癌的生长并不迅速,自肿瘤发生至出现明显症状可能要几年;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由于生长速率加快,出现症状后则仅能存活几个月。小肝癌与有症状肝癌的发展是不同的。小肝癌是早期的肝细胞癌,有肝细胞癌的固有特征。

  腺样增生可能是癌前病变的再生大结节,有时易与高分化的小肝癌混淆,既须注意鉴别,更须警惕其发展为肝细胞癌。

三、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三、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不同阶段的肝癌,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性别:男;女=4—6:1,与慢性HBV感染多发于男性一致。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国以40一60岁为多。HBV相关者的平均年龄约50岁、HCV相关者约大10岁。可能因HBV感染多在婴幼儿期,而HCV感染多在成年期。

  1、症状: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有典型的、特殊的和转移引起的(表2)。

  表2 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肝区疼痛

  ·肝肿大,表面硬结节

  ·肝硬变征状:黄疽腹水脾肿大

  ·全身征状:发热、衰竭、消瘦

  *特殊表现(伴癌综合症)

  ·低血糖

  ·高血

  ·高胆固醇

  ·红细胞增多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

  *癌肿转移的表现

  ·肺:呼吸困难、右侧胸水

  ·骨:压痛、神经压迫征状

  ·脑:颅内肿瘤的征状

  ·淋巴腺;右锁骨上腺体肿大

  2、典型表现

  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有之,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多在肿瘤的位置,疼痛是由于肿瘤增长快速,拉紧局部肝包膜所致;如生长缓慢,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如侵犯横膈,可放射右肩。如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和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引起腹部剧痛,同时有腹膜刺激症状。

  肝肿大:肝进行性肿大,不仅下向腹腔,且上向胸腔。表面有硬而不规则的结节或巨块,可无压痛或有难以忍受的压痛。肝癌突出在右肋缘下或剑突下时,上腹部呈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肿位于横膈面,有横膈抬高而下缘可大肿大。因肿瘤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有时可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听到风样血管杂音

四、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包括哪些

  慢性肝病(CLD)的病人近期出现明显肝区疼痛、消瘦和进行性衰弱,出现肝脏表面结节,出现肝区血管杂音,出现血性腹水或经积极处理腹不消,都须考虑癌变的可能性。肝细胞癌常须至晚期才出现症状,已出现晚期症状的肝细胞癌病人,预后常十分恶劣。早期诊断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是当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甲胎蛋白是胚胎卵黄囊和肠道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12—16周达最高水平,出生后数周消失。当成人肝细胞恶变后又可重新获得这一功能。由于孕妇新生儿睾丸卵巢的生殖腺胚胎癌亦可出现,人AFP对肝细胞肝癌仅有相对特异的诊断价值。因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提高,在一部份肝炎、肝硬化及少数消化道癌如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转移性肝癌亦可测得低浓度AFP。故AFP检测结果,必须联系临床才有诊断意义。

  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EIA)快速测定法检测血清AFP含量,正常人血清中可没理微量,小于20μg/L水平。肝细胞癌增高者占70~90%。通常AFP浓度与肿瘤大小有相关,但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病理分化接近正常肝细胞或分化程度极低者AFP常较低或测不出。国外公认标准往往偏高,易于漏诊。我国重视中等和低浓度AFP增高的动态观察。临床实践中对AFP低浓度者常须结合影像诊断技术进行随访,有助于及早确立诊断。肝癌常发生在慢性活性肝病基础上故须加以鉴别。慢性肝炎,肝炎后硬化有19.9%~44.6%患者AFP增高,浓度多在25~200μg/L之间,良性肝病活动常先有丙转氨酶明显升高,AFP呈相随或同步关系,先高后低,一般在1~2月内随病情好转,转氨酶下降,AFP随之下降呈“一过性”。有时良好肝病活动AFP亦可呈反复波动、持续低浓度等动态变化,但必须警惕肝病活动的同时可能有早期癌存在。

肝细胞移植的移植方法,肝细胞的移植部位,肝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肝细胞移植存在着哪些问题

改进后采用的联合移植肝细胞与非实质细胞或自体基质,或以胶原包裹或藻酸盐微囊化肝细胞均可延长肝细胞在腹膜腔内的生存时间。脾脏已被认为是HCT的最佳部位。提示新鲜分离的猪肝细胞是首选的异种肝细胞源。目前较为明确的是前者,主要包括肝卵圆细胞;后者包括成体肝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两大类。

肝细胞癌的简介,肝细胞癌的病因,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肝细胞癌的治疗与预后

一、肝细胞癌的简介1.国际小组定义小肝癌小于2cm,边界清楚,周围可伴有或不伴有包膜,包膜可完整或不完整,包围瘤结节的是真包膜或仅是密集的肝硬变基质。有包膜的小肝癌呈圆形,分化好,生长缓慢、甚至在1—2年中保持大小不变;不规则形状无包膜的小肝癌生长较快,较早出现子结节和卫星结节。2.我国

肝细胞究竟是什么,肝细胞癌的病因有哪些,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什么是肝细胞移植呢

一、肝细胞究竟是什么肝细胞在线粒体嵴的表面和内界膜的基质面上附有密集排列的、火柴头状的亚单位,称为基粒。其粒由约10nm的球形头部与宽约3.5nm、长约5nm的短柄构成。头部伸入基质,相当于ATP合成酶所在处,是氧化磷酸化最终合成ATP酶的一部分。柄的一端与嵴的界膜相连,是一联接蛋白,脂

Hash:bbf06634868ff3f55ef9d04238d632de1cd972e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