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10:10:2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舌下络脉诊断价值,中医解析舌下脉络

BY:大叔18岁 2024-07-01 10:10:23 1123 ℃

一、舌下络脉的临床应用

  一、检查舌下络脉的方法:

  让病人静坐而对光亮处,将舌体向上腭翘起约45度,但勿用力太过,务使舌体保持自然松驰,以免造成假象。"舌下络脉"即可显露于外。用目察或借助于放大镜,观察"舌下络脉"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首先检查舌下纵行的位于舌系带两旁的大络脉,一般左右各一支,也有两支或多支者,观察其颜色的改变和形态的粗细长短有否怒张弯曲和紧束细小等。然后再检查周围小络脉的颜色改变和形态粗细有否怒张结节等。同时与舌下肌肉的胖瘦、色泽和舌质的变化互相参考综全观察之。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标准。

  正常的舌下络脉颜色和形态。

  1、舌下的大络脉有三种形态:(1)单支者,(2)双支者,(3)多支者。长短度以整个舌体纵行两段分之,不及1/2者为短,超过1/2者为长。粗细:大络脉管径约2毫米以内,超过者为粗,不足者为细。其根部略隆起,上端呈平坦状。正常脉形不见粗长怒张或细短紧束,其颜色多呈暗红偏蓝色,正常颜色不见青紫、淡紫、紫红、淡红等色。

  2、舌下小络脉(即大络脉周围的分支)多为粉红色的网状致密的小络脉支,一些正常者不显露于外面。

二、异常的舌下络脉及其主症

  从"舌下络脉"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与正常的"舌下络脉"加以区别,再结合临床脉症互相参考作出判断。

  1、"舌下络脉"青紫色者,脉形粗长怒张或细短紧束,小络脉青紫或暗红色怒张或有不结节者,均为气滞血瘀或夹痰瘀阴之证(常见于癥积、臌胀、厥心痛、痰阻瘀喘急、咳血吐衄下血、脘腹胀痛、妇科月经不调血瘀痛经及痰核等病)。

  2、"舌下络脉"淡紫或蓝色者,脉形粗长怒张或细短紧束。小络脉淡紫或暗红色怒张或有小结节者。均为寒凝或阳虚不运,气虚血滞之证(常见于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不仁、水肿、臌胀、脘腹冷痛及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

  3、"舌下络脉",紫红色者,脉形粗长怒张或细短紧束。小络脉暗红或浅蓝色怒张或有小结节者,均为热壅血瘀或湿阻血瘀之证(常见于温病热入营血、外科肿瘀腐、湿热黄疸、湿瘀互阻之肿膨胀、脘腹胀痛及血瘀头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痹证等病)。

  4、"舌下络脉"淡红或浅蓝色者,脉形细小而短,小络脉多无变化,属气虚血弱,阴阳两虚之证,或兼有夹瘀滞者,脉形必见紧束或怒张(常见慢性消耗性疾病、气虚血亏、虚损劳症、消化不良、久泻久痢、脘腹隐痛及妇科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病)。

三、舌下络脉与脏腑经络气血及其病机的关系

  "舌下络脉"分布在舌体下面,通过经络与脏腑气血有直接联系。"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手太阴肺经虽无经脉所系,但肺系上通咽喉连于舌本,可见脏腑气血通过经络皆上通于舌。因此脏腑 气血一有寒热虚产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人体上部的"苗窍"舌诊方面,而"舌下络脉"又是脏腑气血通于舌体的直接络脉,脏腑气血病变首先在"舌下络脉"可表现出形色的变化,尤其对瘀血症更为明显。至于"舌下络脉"的形色改变与病机的关系。其病理与脏腑之寒热、气血之虚实有密切关系。其形色变化大致是虚则淡红细小而短;瘀则青紫刀张而长,寒则淡紫而紧束;热则紫红面粗长。其中尤与心肝脾三脏的关系更为密切。

  总之,"舌下络脉的颜色变化,"瘀则色深,虚则色淡"。形态的变化,粗长怒张者,多因气滞血瘀、壅滞不行之象,细短紧束者,多由寒凝或阳虚导致血行不畅之候。至于舌下的大络脉分布走行,有单枝或多枝者,属生理之正常现象非病态也.

四、舌下络脉形色变化的因素

  "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基本上与临床诊断是一致的。个别不致者,与个体差异、病程分阶段不同以及季节转换等因素有关。如中风半身不遂症初期,"舌下络脉"多表现淡紫或青紫粗胀而长;久病之后则多现淡红而短;痛经在发作前,"舌下络脉"多有变化,缓解后则不典型。又如"心肺瘀阻痰饮喘咳症"常在冬春季节转换时,"舌下络脉"变化明显;而夏秋季节则不明显。此外,年龄老幼、气温冷热亦略有不同。

  "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

  "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与舌质的变化,临床所见多数是一致的。如舌质有紫气瘀点或暗红色,而"舌下络脉"则多表现青紫、淡紫或紫红色,脉形则多粗长怒张,呈现一派瘀滞之象。但临床也有不一致的,如舌质淡红胖嫩之虚症,而"舌下络脉"反见青紫粗长怒张之实症。此外,有的舌质有紫气瘀点或暗赤色之气滞血瘀症,而"舌下络脉"反见淡红细短之气虚血亏症。这些现象多在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时出现。因此,在临床辨证方面,就需要结合病因、脉症、病程阶段等各方面作详细的分析,从中辨别真假,分清主次。

独特诊法中医脉诊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而采用的一项独特诊法,是中医“四诊”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脉诊又称切脉、号脉、诊脉、把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现在最常用的脉诊的方法是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

下肢动脉血栓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比较发达,对于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或者是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又包括西医治疗和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肢动脉血栓中医诊断方法。下肢动脉血栓中医

诊脉能验孕?中医VS西医摆擂台

诊脉能验孕?中医VS西医摆擂台阿宝发出挑战不久,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应战。双方正在商量挑战的具体方案,初定由32名育龄妇女协助参与测试,杨桢与参试者之间用布帘遮挡,仅根据诊脉结果来判断参试者怀孕情况。13日成都老中医吕即来也通过微博报名参加。挑战:随机盲测准确率超80%就算胜

Hash:f4ed9bc95cb1365b20526a9b34f7cb78d18ea03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