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04:34:1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8-12 04:34:13 1690 ℃

母乳喂养婴儿在出生4到7天出现黄疸,表现一般为贫血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新生儿不久后出现的黄疸现象,一般是在足月的婴儿常见,一旦停止喂母乳3天左右之后,黄疸会逐渐消减,如果再开始用母乳喂养,大多数的黄疸症状不会再出现,但少数婴儿黄疸现象又会重新出现,随着婴儿月数的增长,黄疸可以逐渐消退,一般情况好,婴儿除了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良好,肝功能正常。

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很多新妈妈在当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时候,就会想着既然是因为母乳引起的,那么就应该要给宝宝停止母乳喂养。其实,这样是想法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我们要知道,母乳中所富含有的营养是其他太乳品都不能替代的,所以针对症状比较轻的宝宝来说,是可以继续吃母乳的,只是要注意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最好是要采取多次少量的方法。

但是,针对症状比较严重的宝宝,是必须要暂停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的。此外,为了能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除之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小编建议新妈妈在暂停母乳喂养的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

此外,小编还要说的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是会逐渐消退的,而且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所以父母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当然也是没有必要给宝宝吃药的。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有哪些

1一般来说治疗母乳性黄疸症有中西医两种方法,西医的治疗方法是不主张因为治疗而停止婴儿喝母乳,而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以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婴儿,喂奶的次数保持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婴儿的黄疸症状和吃奶情况。

2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金钱草栀子甘草,用煎药给婴儿口服,同时冬瓜皮玉米叶用水熬煮后的水也可以给新生儿口服,对治疗新生儿黄疸很有帮助,病情轻的时候可以继续吃母乳,重的时候应该停喂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

3对于早期预防新生儿黄疸也很重要,尤其是对生产后2-3周即将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必须要建立必要的联系与检查,以便早防止新生儿脑部的损害,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必要的时候可以查胸片,B超等。

注意事项:

母亲在喂养新生儿的这段时间,要多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合理搭配膳食,适当的增加运动,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多吃一些水果,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喂母乳期间避免添加糖水。

新生儿黄疸消退慢怎么办

1、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药以酶诱导素或糖皮质激素为主,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茵陈蒿汤为主。

2、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上升都可以进行光疗,尤其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适合使用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卧放在光疗箱中。记住双眼要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蓝光或双面蓝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等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减轻贫血。不过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且也会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用时要严格注意掌握指证。

新生儿黄疸多久消失

大多数新生宝宝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现象,对于新生儿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治疗。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新生儿因为某些疾病出现了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以危害宝宝的大脑(核黄疸),受累终身,甚至死亡

因此关键是需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以免贻误或扩大诊断和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生理性黄疸: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4—5天达到高峰,轻者可见颜面部和颈部出现黄疸,重者躯干、四肢出现黄疸,大便色黄,尿不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偶尔可有轻度嗜睡和食欲差,正常新生儿7—10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以延迟2—4周。

病理性黄疸:但是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桔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或者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都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确实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让宝 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和会阴需要遮蔽),然后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 171~513umol/l(10~30mg/d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和症状,母乳性黄疸的类型,母乳性黄疸的检查和诊断

一、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和症状病因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形成的,母乳性黄疸的致病原因母乳性黄疸的致病原因

一、母乳性黄疸的致病原因肠-肝循环增加(30%):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

母乳性黄疸一定要停母乳吗?母乳性黄疸症状有哪些?

医生则可能多推断为“母乳性黄疸”。也许妈妈认为母乳性黄疸必须给宝宝停掉母乳,从此宣告母乳喂养的失败。母乳性黄疸的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

Hash:d4c2ad5aebf418e8d50d1fae0e907e8f45ba07c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